第38卷・第6期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Journal of Guiyang college of TCM No.6 Vo1.38 November 2016 96・ 2016年11月 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中药研究概况 夏媛媛,万丽 6l1137)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材标准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摘要:近年来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中医药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在发病机理、辩证分型等方 面仍有必要做进一步研究,本文对近年来中医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中药药效 机理的实验研究进行汇总分析,以期望对该疾病机制的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关键词: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中药治疗;病因病机 Doi:10.16588/j.cnki.issnl002一l 108.2016.06.027 中图分类号:R276.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1108(2016)06—0096—04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有色”等范畴,年老体弱,脏器虚衰,随之脏腑精 气衰退以致不能上达于目是引起AMD的主要原 degeneration,AMD)是一种由视网膜色素上皮 (RPE)细胞和视网膜退行性变引起的不可逆性视 因。根据中医临床辨证,其主要与肝、脾、肾三脏 功能失调相关。王莉 认为脾肾功能虚衰,导致 力下降或丧失的难治性眼病,又称老年性黄斑变 性(senile macular degeneration,SMD)…。根据临 气血生化不足,痰瘀相兼为病是引起本病的主要 原因。韦企平教授 认为本病主要为脾虚不足, 床和病理特征,AMD分为干性(萎缩型)和湿性 (渗出型)两种类型,且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 高。我国45岁以上人口的总患病率为5.88%, 65岁以上者约16.83%左右 J,随着老龄化速度 脾肾受损则目失濡养、神衰目暗,形成本虚标实、 虚实夹杂的证候。此外,周季家 还认为AMD 加快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20年全球AMD患病 人口预计达到1.96亿,2040年达到2.88亿 J。 大多数学者认为AMD除了与年龄和遗传有较强 相关性外,也与吸烟、肥胖、氧化应激和心血管疾 病等多因素有关。本文对近年来AMD的发病机 制和药物治疗进行汇总分析,以期望对该疾病机 制的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1病因病机 1.1 病因 的发病与饮食、情志、四时气候、过度使用目力等 密切相关。 1.2:病机 《审视瑶函》中将其病机阐为:神劳、血少、元 气弱、元精亏。目前中医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发病机理认识不一,普遍认同其病机早期为脏腑 精气虚衰,随之肝郁、痰浊、瘀血出现,逐步形成本 虚标实,虚实夹杂的病理变化。此外,肝肾不足、 脾肾亏虚、痰瘀互结、血瘀阻络、精血亏虚、气滞血 瘀、肝失条达也是本病的病机特点。 中医学将AMD归属于“视瞻昏渺”、“视瞻 作者简介:夏媛媛(1992一),女,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药物分析及中药质量标准。 通讯作者:万丽(1965一),女,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药物分析及中药质量标准研究。 第6期 夏媛媛,万丽.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中药研究概况 ・97・ 2临床论治 2.1 中药疗法 提升明显优于对照组。高宇¨ 等采用口服葛芪汤 加减(野葛根、黄芪、黄芩、杞果、丹参、夏枯草等) 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26例(32眼),对照治 疗25例(31眼)采用口服血塞通胶囊,金纳多及 施图伦眼液点眼,结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脾、肝、肾亏虚是本,败络生成是标,痰浊、瘀 血是本虚标实的病理产物。故以益脾、养血、滋 阴,使气血生化有源,运行有序,彻底根除产生瘀 血,败络的致病因素。赵月霞 将AMD分为(1) 肝肾阴虚型:方药用杞菊地黄丸加减以滋养肝肾。 (2)瘀血阻络型:方药用血府逐瘀汤加减以活血化 瘀、行气消滞。(3)痰湿蕴结型:方药用二陈汤加 减以燥湿化痰、软坚散结。(4)气血亏虚型:方药 用人参养荣汤加减以益气补血。雷淑红 8 将 AMD辨证分为脾气虚弱、肝肾阴虚、湿热蕴结、气 滞血瘀四型,分别采用归脾汤加减以补脾益气,化 湿明目;杞菊地黄汤加减以补益肝肾,滋阴明目; 三仁汤合温胆汤加减以运脾化痰,清热利湿;丹桅 逍遥散加减以清热疏肝,行气活血。朱惠安等_9 依据中医辨证将AMD分为肝肾阴虚型、肝经郁热 型、脾虚湿泛型、心脾两虚型、瘀血内滞型五型。 李波等 叫将AMD分为三型。(1)老年体衰、肝肾 亏虚型。治用滋补肝肾,养阴清热。方药:滋阴明 目丸。黄精、熟地、枸杞子、石决明、茯苓、褚实子、 丹参等。(2)肝阳偏亢、心火动血型。治用疏肝养 阴清热。方药:养阴潜阳清心方。生地、熟地、麦 冬、女贞、旱莲、天麻、莲子心、石决明、丹参、牛膝、 三七粉、丹皮。(3)肝脾失调、升降型。治用健脾 益气,疏肝清热。方药:疏肝健脾利湿方。柴胡、 白芍、党参、茯苓、白术、薏苡仁、车前仁、海藻、昆 布、丹参、陈皮、山楂、益母草、葛根。 2.2 中药治疗病例概括 甘露… 采用自拟方益肾明目汤(枸杞子、女 贞子、菟丝子、熟地黄、党参、茯苓等)治疗肝肾不 足型28例;用养阴清热汤(知母、墨旱莲、生地、玄 参、女贞子等)治疗阴虚火旺型30例;用黄斑复明 汤(枸杞、女贞子、菟丝子、黄芪、当归等)治疗痰瘀 互结型24例;用参苓白术散(人参、茯苓、白术、山 药、桔梗、莲子等)治疗脾虚湿困型14例;对照治 疗64例采用口服维生素c片、维生素E软胶囊以 及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点眼,结果治疗组视力 0.05)。王灿 采用三仁汤加减(杏仁、滑石、通 草、白蔻仁、竹叶、厚朴、薏苡仁、半夏)治疗黄斑水 肿20例,对照组20例给予激光治疗,结果视敏度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对照组为60%;还通过 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底情况、 中医症状等,发现在治疗脾虚湿困型AMD时,三 仁汤加减在促进该病眼底黄斑、水肿吸收方面有 良好的效果,且中药三仁汤加减优于单用中成药 治疗。刘婉君 采用口服参苓白术散加减作为 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口服维生素E丸、维生素C 片、肌营片治疗,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虚湿困型AMD 的中医症状疗效为80%,且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周尚昆 将湿性AMD分为早、中、晚三期,唐由 之经验方“明睛颗粒”用以治疗组治疗,光动力疗 (PDT)用以对照组治疗。治疗后眼底明显改善的 患者中治疗组占33.33%,PDT组占13.33%,两 组比较差别显著(P<0.05)。李忠民 采用专 病专方治疗,以治疗前后患者的视力检查情况反 映光明亮睛散治疗AMD的疗效。结果其对AMD 有较好的效果,可显著提高视功能。 2.3 用药规律 蔡峰 通过文本挖掘,总结出治疗AMD使 用频率最高的中成药是丹参注射液,其次是明目 地黄丸、杞菊地黄口服液、杞菊地黄丸、血栓通注 射液等;西药则是曲安奈德,然后依次是:维生素 E、维生素c、丝裂霉素、吲哚菁绿以及胱氨酸等。 中西药联合使用是目前治疗AMD的主要手段,其 中,中成药多为地黄丸类和活血化瘀类,例如最常 用的中成药是三七片,它常与维生素c、维生素E、 维生素B6联合使用;而维生素E是中西药联用最 常用的西药,常与杞菊地黄El服液、三七片等联合 使用。此外,联合使用的还有丹参注射液和碘化 钾、杞菊地黄丸和乙酰唑胺、六味地黄丸和烟酸、 ・98・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第38卷 明目地黄丸和烟酸、血栓通注射液和葡萄糖酸锌、 血塞通胶囊和吲哚菁绿。 3实验研究 Zhuang等_1 研究发现,许多黄酮类药物可 通过增加眼部血流量抑制脉络膜新生血管(cho. 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生成。周尚昆 通过动物实验探讨了“明睛颗粒”抑制BV大鼠实 验性CNV的可能机理,在造膜4周后,FFA测量各 组脉络膜铺片CNV面积及CNV渗漏面积,与模型 组相比,“明睛颗粒”中剂量组的脉络膜铺片CNV 面积与CNV渗漏面积均明显减小,且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故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所诱发CNV的活 性能被“明睛颗粒”有效抑制。Zou等 研究发现 芹黄素可抑制CNV形成,其机理可能与芹黄素能 抑制脉络膜血管内皮细胞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 增殖和迁移有关。黄冰林 等发现枸杞提取物 不仅能抑制小鼠视网膜色素上皮下沉积物的形 成,还能抑制氢醌和高脂饮食引起的大鼠Bruch膜 增厚及RPE下沉积物形成。李景恒等 发现三 七和丹参能阻止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其机制可 能是减少了血管增生性视网膜病变小鼠的血管内 皮生长因子(VEGF)及细胞间黏附分子一1(ICM 一1)的含量。Lin等 通过研究类黄酮水飞蓟宾 对缺氧诱导血管生成的大鼠AMD模型的影响,发 现水飞蓟宾不仅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没有细胞 毒性,且在不影响缺氧诱导的VEGF mRNA表达 的情况下能抑制缺氧诱导的自噬,还能通过抑制 PI一3K/Akt/mTOR/p70S6K信号通路从而抑制 HIF—l(x蛋白积累,进而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的分泌。 4结语 由于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全球AMD患 者日益增多,业已成为防盲治盲的重点课题之一。 虽然近几年AMD已引起更多专家、学者的关注, 就目前治疗而言也表现出适度选择的优点,但是 并不能改变疾病本身发展的过程和预后,究其发 病机制的理解也无统一定论,因此,进一步探索 AMD发病机制及开发AMD治疗药物仍是研究工 作者关注的热点。 参考文献 [1] 姚慧敏.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发病机制及药物治 疗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 (10):370. [2] 武正清,曾金娥,姚秀衡,等.老年黄斑变性的流行 病学调查[J].中华眼科杂志,1992,28(4):246 —247. [3]Wong WL,Su X,Li X,et a1.Global prevalence of age ——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nd disease burden pro-- jection for 2020 and 2040: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 ta—analysis.Lancet Glob Health,2014;2:el06 16. [4] 王莉,梁凤鸣,韦芳宁.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辨证 论治探讨[J].新中医,2011,43(1):9—10. [5] 吴鲁华.韦企平教授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经验 介绍[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8(3):43 —45. [6] 周季家.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文献综述 及健脾活血化湿法治疗AMO(脾虚湿困证)的初步 探讨[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 [7] 赵月霞,白石明,刘志宏.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中西医 结合治疗[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4,24(8) :751. [8]雷淑红.辨证治疗眼黄斑病100例[J].陕西中医, 2003,3(24):222—224. [9]朱惠安,张明亮,喻京生,等.辨证治疗眼底黄斑病 变61例[J].湖南中医杂志,2000,16(1):38. [10] 李波,魏燕萍.李传课教授辨治老年黄斑变性经验 [J].中医药导报,2006,12(1):20—21. [11]甘露.从肝、脾、肾三脏辨证论治年龄相关性黄斑 变性的临床研究[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 学.2015. [12] 高宇.葛芪汤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 床观察[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 [13] 王灿.三仁汤治疗黄斑水肿临床疗效观察[J].中 医中药,2016,10(12):48. [14]刘婉君.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虚湿困型老年性黄斑 变性的临床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 学,2009. [15]周尚昆.“明睛颗粒”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 第6期 夏媛媛,万丽.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中药研究概况 ・99・ (上接第95页) [26]李丽娜,高凌云.半夏厚朴汤加味治疗躯体症状占 优势的抑郁症35例[J].福建中医药,2014,45(2): 24—25. [32] 玄立印,李洁,李亚平.半夏厚朴汤配合氟哌噻吨美 利曲辛片治疗痰气互结型梅核气临床疗效观察 [J].河北医学,2016,22(6):1016—1017. [33] 刘鲜妮,张瑞永,蔺晓玲.半夏厚朴汤治疗分泌性中 [27]周鹏,陈林庆,彭晓明,等.半夏厚朴汤加味联合盐 酸氟西汀治疗青年抑郁症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 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2):247—248. 耳炎的临床观察[J].陕西中医,2016,37(5):598 ~599. [28] 姜博,赵永辰.加味半夏厚朴汤治疗脑卒中后轻中 度抑郁症临床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4,32 (9):104—106. [34] 郭欢.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 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6,25(7):1447—1449. [35] 文铸江.半夏厚朴汤加味治疗咽神经官能症的临床 [29] 陈建荣,田建超,季颖.半夏厚朴汤加味对慢性强迫 游泳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实用中医内科 杂志,2010,24(3):25—26. 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2(12):422. [36] 陈婉兰.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慢性咽喉炎的临床观 察[J].北方药学,2016,13(1):81. [3O] 田建超,陈建荣,季颖.半夏厚朴汤加味对抑郁模型 小鼠碳廓清指数及胸腺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J].吉林中医药杂志,2010,30(1):78—79. [37] 张青川.加减半夏厚朴汤联合葛根芩连汤治疗慢性 咽喉炎75例[J].中国药业,2016,25(10):85—87. [31]洪丽霞,陈麟,张艳.半夏厚朴汤合并西酞普兰对产 后抑郁症疗效的对照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 2012.25(1):45—47. (收稿日期:2016—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