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国有银行是否被贱卖的争论题答案

2020-09-02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国有银行是否被贱卖的争论题答案
关于国有银行是否被贱卖的争论

进入21世纪,中国为了应对入世承诺,以引入外资战略合作者的方式对银行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却因此引发了“国有银行是否被贱卖”的争议。

我国银行改革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

①、有助于完善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推进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就是要建立多种股权互相制约的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使银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金融主体,完善金融运行与金融发展的微观机制,从另一个角度看,银行的经营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大量专业知识和经验,而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大多缺乏这方面的知识;②、是以开放促改革的需要,境外战略投资者在投资前通过尽职调查,充分了解了国有银行的经营状况、投资价值及潜在的投资风险,提高了国有银行的信息披露程度和公信力,增进了市场对国有银行的了解,有助于国有银行在公开募股过程中的股票营销。由于引进的境外战略投资者具有很高的市场声誉,其入股增强了其他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和信心,客观上对国有银行起到了信用增级的作用,提升了国有银行的市场形象,这为国有银行获得较理想的新股发行定价并顺利实现境外上市,创造了有利条件;③、不会威胁国家金融安全,有人担心“外引”会威胁国家金融安全,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在金融开放的条件下,一国的金融安全取决于金融体系的稳健性,取决于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管理和控制,取决于金融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水平,而与银行的股权结构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全部由国家出资的国有银行,如因不良资产比率过高或其他原因出现流动性严重不足,在国家信用无力补充或国家信用失去信任的时候,也会出现金融危机。境外投资者入股的国有银行在国内办理业务,主要为国内客户服务,要接受国内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督。从持股比例看,外资也不会超过中资;④、也不能过分夸大“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的作用,银行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从多方面入手,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不过是改革的路径之一,不能奢望这种引进会解决国有银行的所有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主要存在两大方面的差距。 一、国有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竞争的劣势

(一)、国有商业银行在内部控制及管理方面的劣势

1.国有商业银行体制灵活性较差。 2.国有商业银行的管理模式及经营方式存在局限性。 3.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员工数庞大(每家银行最少15万人,最多60万人)。成本支出庞大,效率低,人均创造价值少,常常人浮于事。外资银行有很完善的激励措施及管理措施。4.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服务手段相对落后,科技化程度较低,各种软硬件设施配备不够,自动化水平较低,柜面压力依然较大,银行卡、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的功能比较单一,创收能力不足,深层次的服务项目远远没有得到有效开发。5.从资本充足率来看,截至2005年12月31日,建设银行资本充足率达到13.57%,较上年提高2.28个百分点,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也都超过8%。资本充足率的高低代表着商业银行应付金融风险能力的高低。资本金的多少,决定了银行的实力和支付、清偿能力,它不仅可以保证银行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而且可以应付偶发性的资金短缺,从而维护存款人的正当利益和公众对银行的信任。

(二)、国有商业银行在经营能力及投资收益方面的劣势

1.在不良资产方面,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率远远高于外资银行。2.从银行的规模实力和经营业务来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的差距明显。3.从投资收益来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大部分收入依然来源于风险性很高的存贷业务,而风险少、收益高的中间业务所占比例很小,投资收益率很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收益率只有3%左右。

二、国有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竞争的优势

虽然国有商业银行在内部控制及管理、经营能力和投资收益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劣势,但是,国有商业银行在资产比率、市场占有率及客户群等方面却具备外资银行所没有的良好基础。

1.国有商业银行资产比率远远高于外资银行。

从2005年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分布来看,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仍然占较大比例,资产比率达到55%,而外资银行仅为2%。国有商业银行雄厚的资金是外资行不能比拟的。 2.国有商业银行市场占有率具有相当优势。 3.国有商业银行有庞大稳定的客户群。

改革国有商业银行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水平

改革国有商业银行按照现代商业银行模式运作,基本上不受政府干预,十分适应灵活多变的市场经济,银行在长期的竞争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服务理念和企业文化,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服务管理规范,明晰产权,创造条件,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能够解决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在产权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解决了国有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的属性与产权制度设置不当的问题。二是解决了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界定模糊和结构单一造成的风险载体不明的问题。三是解决了风险资本不足和补充资本的问题。促进国有商业银行结构调整和经营机制的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在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过程中,要按照“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要求,合理调整因历史原因所造成的不合理布局,以及各级机构的设置、职能、相互关系、人员素质结构等。实行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建立健全符合现代商业银行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健全合理、公平、有效的绩效考评体系,实现能上能下、优胜劣汰的管理人员任用制度。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运作环境。周密计划,创造条件,做好未来混业经营的各项准备工作。

所谓“贱卖” 之争,问题的实质是金融改革的路线之争。国有银行如果不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者,那么将会走上其他国有企业改革的老路,怎么改革都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产权问题。而目前我国的金融改革,已到了时不我待的关键时刻。我们只有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者,才能彻底摒弃旧体制下的那一套管理模式,国有银行才有可能走出困境。针对近期存在的国有银行改革“贱卖”和“肥水外流”的观点,央行行长周小川曾经表示,从过去的经验看,国有工业企业特别是一些战略行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曾经历过疑问和争论,所以国有商业银行在改革中引发一些争议,也是正常现象。他认为,进行财务分析的时候要讲求科学,每项成本各不相同,不能简单叠加,更不能重复计算。以建设银行的财务重组期间为例分析说,在走出亚洲金融风暴之前,银行业存在并不断暴露出大量的不良资产,主要是因由于经济中的旧体制成分及其转轨过程所产生的,也包括银行经营失败和自身体制的失败。当时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实际净资产均为负值,即所谓的“技术上已破产”,不管账面上是否还有遮掩,事实上资本金已经没有了。这些早已发生的财务事实,不是这一轮财务重组的成本。建设银行1997年代国家托管中农信,不属于商业行为,不宜纳入未来商业化运作的股份公司,故将此类资产及损失交回国家并由专门机构继续处理,不应算做建行自身财务重组的成本。建设银行本次财务重组期间,用自身收入进一步核销掉损失类资产并提足拨备,是自身努力并符合会计原理的,不是国家付出的成本。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上市引资更是激发了这一争论,成为“银行贱卖论”的主要导火索:2004年交通银行引进汇丰银行,获得86%的资产溢价;2005年建行股权转让却仅获得17%的净资产溢价,中行获得的溢价更低,只有10%,而对工行的股权转让也只有15%的溢价预期。在首次公开发行之前,建行以每股1.15元左右的价格售予美国银行和淡马锡,仅建行公众招股价每股2.35元的一半;苏格兰皇家银行和淡马锡控股分别出资31亿美元各购得了中国银行10%

的股份, 美国银行和亚洲金融控股私人有限公司分别以25亿美元和14.66亿美元持有建设银行9%和5.1%的股份;高盛、安联和运通三家战略投资者组成的财团将以36亿美元左右的价格购入工行10%的股份。。对于汇金公司投入建设银行的1863亿元资本金,这属于国家的投资行为,是要有回报的,不能用来填窟窿。而且目前这些投资已产生了良好的回报,也不能算是改革付出的成本。有人说,外国战略投资者进来了,无可非议,但持股价格那么低,这不是明摆着贱卖了吗?易宪容指出,国有银行改革中,大举对外转让股权、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主要动机在于“可以完善国内金融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水平,控制和减少不良资产”。至于股价问题,不能单方面来估算。要知道,高价格意味着高风险,而风险与利润如果不对称,人家肯定也不会参与进来。以建行上市股价为例,指其在香港上市是“较为成功的”。他说,无论是交行、建行的海外上市,还是工行股份制改造的完成,都说明银行业改革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引进战略投资者,对于国有银行或被引进的银行来说,应该是一个双赢的结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