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智佳
来源:《成才之路》 2019年第1期
情绪劳动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霍希查尔德(Arlie Russell Hochschild)于1983年提出来的,她把情绪劳动定义为“一种情绪的管理,以呈现出面向公众的可视的脸部表情或身体动作”。其实,许多行业的工作都和情绪劳动息息相关。在领导面前、同事面前、顾客面前,人们都要主动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幼儿教师的工作不仅是负责传授知识与生活技能,更是一种情绪劳动。幼儿教师每天要与很多人直接互动,如要与孩子交流,要与同事和领导沟通,还要与家长交谈,因此,要调节好自己内心的情感与情感表现。本文对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现状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情绪劳动的影响因素
(1)个人因素。1)首先,性别差异。男性与女性天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幼师这一行业,女性的自然表现显著高于男性,遇到问题时更容易发生情感的波动,而男性的表层表现高于女性,不易受情绪因素影响。2)职位薪资。情绪劳动是一种爱的付出。江文慈教授指出:“服务业中的情绪劳动多为了金钱交易的商业考量,然而教师情绪心力的付出,多是为了教导学生、感化学生。”不同的职位需要考虑不同的事情,职位高的相对薪资也高,付出多一些也不会影响心理平衡感。3)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行为能力及行为能否产生预期结果所抱的信念。自我效能感较高的人比自我效能感较低的人,更少受压力困扰。(2)组织因素。1)工作自主性。自主性的工作越多,不光工作效率会提升,教师本身的幸福感也会提升。2)伙伴支持性。幼儿教师每天需要耐心细致地面对幼儿,对园内的其他工作任务容易产生消极情绪。但如果能得到同事或上级的支持,则个人的工作状态也许会有很大的改变。
二、当前幼儿教师情绪劳动存在的问题
(1)幼儿教师的主观问题。1)有时不能稳定情绪。部分幼儿教师不擅长管理自己的情绪,有时会将生活和工作混在一起。可能一件很小的事情,就能影响她们一整天的情绪。不好的情绪不仅会让自己身心受损,也会影响身边的同事。2)缺乏良好的社交圈。坏情绪偏多,一放下工作,除了回去照顾家庭之外就很少有自己独立的别的社交圈,缺乏沟通交流的对象,没有分散注意力的兴趣和爱好,则容易感觉到生活暗淡无味。(2)幼儿园的客观问题。1)幼儿园管理缺乏人性化。部分幼儿园的管理制度过于细则化、标准化,缺乏人文关怀,没有做到以人为本,很少考虑幼儿教师的内心需求,只是一味地提出工作要求。2)同事关系不融洽。幼儿教师在工作中会受到同事的影响,一旦消极成分多了,则教师之间的关系也很难融洽,各有各的想法和情绪,共同工作的时候就可能暗暗产生分歧和矛盾。
三、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的干预措施
(1)幼儿教师自身干预措施。1)正确定位职业性质。幼儿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肩负着为祖国培养下一代的历史重任。学龄前儿童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自我意识十分强烈,因此,幼儿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爱心和耐心。要积极培养自己的兴趣,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开阔自己的眼界。2)合理驾驭自身情绪。合理驾驭自身的情绪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要善于用理智来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情绪的稳定,避免大起大落。要努力培养健康的爱好,选择不同的方法如聆听音乐、读书、与朋友聊天、参加体育运动来对自己的不良情绪进行排遣。(2)幼儿园管理者干预措施。1)首先,完善以人为本的管理体制。幼儿园管理者应时刻牢记以人为本,尊重每位教师的人格和个人价值,通过公平、民主的方式来进行管理。要给教师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给教师适当的自主权,让教师能够体会到一个适当的自由度。2)通过多种方式帮
助幼儿教师保持良好的情绪。管理者可以定期进行情绪调查,方式可以是多样化的,如座谈式、问卷式等,以便第一时间掌握幼儿教师的情绪特点。要通过多种形式帮助幼儿教师保持良好的情绪,如大家坐在一起互相倾诉近期遇到的一些压力,通过倾诉、沟通来缓解不良情绪。要引导教师做情绪的主人,以健康阳光的心态面对人生。
总之,幼儿教师是幼儿发展的重要影响者,应该与幼儿保持一种“疏离式的依恋关系”。这种特殊关系,决定幼儿教师与家长的职责有所不同。幼儿教师虽然不必天天像幼儿父母一样全情付出,很大程度上可以减轻其情感负担,但幼儿教师的情绪表现对每个幼儿来说仍然是十分重要的。幼儿教师要有无私的爱与崇高的责任意识,真诚地热爱每一个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肖丽君.幼儿教师情绪劳动、情绪智力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2]尹弘飚.教师情绪:课程改革中亟待正视的一个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7(03).
[3]周波,陈晓敏.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5(05).
[4]孙阳,张向葵.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策略与情绪耗竭的关系:心理资本的调节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0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