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束理论和实际伸长量计算 一.预应力筋张拉伸长值计算: VL= -(kx+u )-(kL+u )0Pe dx PL(1- e ) AyEg AyEg (kL+u )L θθθ=?
式中:VL------预应力筋理论伸长值,mm L--------预应力筋的长度,mm
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孔道长度,m A y -------预应力筋截面面积,mm 2 E g ------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Mpa , 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
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 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根据实测调整 u---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根据实测调整
从上述计算过程可以看出,理论伸长量跟张拉控制应力有关,与具体每束钢绞线根数无关。二期恒载为100≤q ≤110kN/m 、110≤q ≤120kN/m 、120≤q ≤130kN/m ,三种二期恒载分级预张拉和初张拉的锚下张拉控制应力相同均为800Mpa ,所以三种二期恒载分级下的预初张拉钢束理论伸长量是一样的。 终张拉锚下控制应力汇总表
二期恒载分级 100≤q ≤110kN/m 110≤q ≤120kN/m 120≤q ≤130kN/m 锚下张拉控制应力Mpa 1255 1265 1265 终张拉:二期恒载100≤q ≤110kN/m 的锚下张拉控制应力为1255Mpa;二期恒载1110≤q ≤120kN/m 、120≤q ≤130kN/m 的锚下张拉控制应力均为为1265Mpa,锚下张拉控制应力相同其钢束理论伸长量也相同。
二.钢束实际伸长量及回缩量计算: a.张拉伸长实测值的计算公式:
⊿k=δ油缸k+δ夹片k-δ油缸初-δ夹片初 其中:
⊿k---两段工具锚之间的钢绞线在P=P控-P初荷载作用下的伸长
值(包括千斤顶内钢绞线伸长)
δ油缸k----张拉控制荷载下,油缸伸长长度。 δ夹片k---张拉控制荷载下,工具锚夹片外露长度。 δ油缸初---张拉初始荷载下,油缸伸长长度。 δ夹片初----张拉初始荷载下,工具锚夹片外露长度。
b.钢绞线回缩=油缸长度(控制)-油缸长度(锚固)-工作锚外钢绞线段弹性伸长值。张拉后每端钢绞线回缩量不大于6m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