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问方法研究

2024-05-09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问方法研究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问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20-09-29T10:41:08.23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18期 作者: 袁丹晔[导读] 台州市黄岩中学 浙江省台州市 邮编:318020 袁丹晔

台州市黄岩中学 浙江省台州市 邮编:318020

摘要:在当前教育领域中,课堂提问为开展教学工作的一项常用手段,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课堂提问的作用非常显著,且具备着教育意义。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利于强化学生理解与运用地理知识,提高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热情与积极性,同时也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落实开展核心素质教育,让学生能够在高中地理课堂的学习中,获得综合素质的进步。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问方法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地理;课堂提问引言

课堂提问是高中地理教学最为常用的教学方式,也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提问开展教学,可以使学生强化知识运用能力,更好地理解知识。因此,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问方法进行研究,已经非常有必要。一、地理核心素养简述

高中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是要求学生在学习阶段能够获得地理知识,形成地理意识,以及提高地理技能等诸多方面,并善于将这些方面运用至生活实际之中,以便解决生活中所存在的实际问题,以此来满足高中生的身心发展需求以及生活需求等。主要涵盖地理实践能力,地理协调观念,以及地理区域认知等诸多方面,他们彼此之间联系为一个有机总体,这也为现阶段高中学生所必须具备的品质与能力。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所具备的特征,主要包括终身性、实践性以及全面性特征,其中终身性特征为一项具体的特征,该特征也为应存在于高中生身上的一种内化品质,高中生若一旦形成这种品质,那么则会影响到高中生的一生,高中生也会因此而受益良多。实践性主要指的是高中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之中,利用自身所学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全面性主要指的是高中地理学科为一门全面性学科,涵盖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等诸多层面的知识内容,而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也为以地理学科为基础所完善而成的一种素养,所以说也涵盖了高中地理学科的主要特征。二、地理课堂提问现状

在很多地理课堂上,教师并没有使课堂提问发挥出最大效果,课堂提问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不能使地理核心素养很好地渗透到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目标落实不到位。第一,很多地理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提问次数过多,出现“满堂问”的现象,但提问缺乏启发性和趣味性,不能激发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兴趣。第二,教师按照自己的提问方式随意提问,提问内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第三,问题设计杂乱无序,不考虑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第四,问题难度设计与学生的层次水平不匹配。第五,在地理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的氛围很浓,但却不敢提问、不敢质疑,学生的问题意识不强。三、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问方法 (一)明确教学目标,设计提问问题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得以开展的关键,科学、规范的进行问题设计,可以使提问发挥重要的作用。对此,高中地理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必须对地理教材与地理改革内容有清晰的了解,设计三维教学目标。以教学目标作为提问设计的主要依据。例如,在进行《行星地球》内容教学时,教师需要以教学目标为基础设计针对性的问题。例如,地球在宇宙的位置?地球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地球存在需要哪些条件等?通过设置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索和分析,使学生可以对地球有更加清晰的了解,提升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热爱。

(二)课堂提问必须联系实际生活

只有将理论知识将与实际生活进行紧密的融合,才能进一步拓展地理知识范围。与此同时,通过生活知识,可以提出与生活相关的地理问题,使学生可以对知识有进一步的了解,提高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效率。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时,必须联系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出教学内容。例如,在讲解“昼夜长短”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对所处地区的昼夜变化进行分析,并提出“本地区昼夜变化的产生原因是什么”的问题,让学生针对在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进一步探究问题的答案。 (三)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有效提问

新课改的具体目标中提出,要改变教学内容偏旧繁难和脱离学生实际生活的缺点,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具体的实际生活相结合。生活经验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熟悉的,通过生活经验,学生可以学习到终身受用的地理知识。教师要善于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有效提问,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和思考,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意识。如在讲述“城市的功能分区”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绘制家乡城市功能分区的地图,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在讲述“大气逆辐射”知识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设置问题:“为什么阴雨天的昼夜温差小于晴天?”以此引发学生的思考,鼓励学生寻找原因。教师还可根据学生常见的生活经验设置问题,如用“下雨时,雨水在柏油路下渗快还是在草坪下渗快”这一问题来解释下垫面对下渗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水循环的知识。

(四)因材进行有效提问

同一个班级里,有的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强、地理成绩好,有些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差、地理成绩差,教师在进行提问时,要考虑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因材提问,使设置的提问发挥最大效用。例如,有些对地理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教师应该注意到这个群体,在提问比较简单的地理问题时应该针对这类学生,一步步在教学过程中帮助他们树立学习地理的信心,使他们真心喜欢上地理,从而达到共赢的局面。在面对地理成绩好的学生时,教师应该提问难度比较大的问题,使他们深入思考问题,增长知识。除此之外,地理教师千万不要忽视地理成绩中等水平的学生,要根据他们的客观实际情况巧妙地设置提问。 (五)准确把握提问时机

在进行课堂提问教学时,提问时间把握非常关键。只有在合适的时间提出问题,才能引导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更加愿意参与课堂活

动,对知识形成更加深刻的印象,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例如,在讲述“洋流”相关知识,教师则须精准把握课堂提问时机。教师可通过讲述小河马的故事来营造出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而后向高中生提出问题:小河马为何会出现在远离原地点的千里之外呢,若小河马掉入到大西洋中,那么在多少年后会出现在哪里?通过提出这样的问题,利于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实现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六)善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地理课堂上不缺乏积极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而缺少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问题的学生。教师在进行有效提问时,不仅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还应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不害怕回答问题,更不害怕答错问题。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提问、敢于质疑。在每堂课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这节课的收获,向教师提出1~2个问题,并以作业的形式交给教师,这样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养成敢于提问、敢于质疑标准答案的习惯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理核心素养可以为地理教学活动开展提供指导,使教学活动开展更加科学。因此,在地理核心素养基础上,高中地理教学需要结合教学目标与学生学习需要,设置针对性的问题,以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实现教学目标。参考文献

[1]贾小云.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问探究[J].学周刊,2019(36):60. [2]蔡玮.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问的分析[J].名师在线,2019(27):24-25. [3]王建国.浅谈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问[J].课程教育研究,2019(35):166. [4]王瑞峰.高中地理课堂提问设计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17):132-133. [5]杨洁美.深度学习视角下高中地理课堂提问的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9.

【作者简介】姓名:袁丹晔,1983年12月,性别:女,籍贯:浙江省台州市

,学历:本科,职称:中学一级教师,从事的研究方向或工作领域:从事高中地理教学15年,曾获台州市大比武一等奖,台州市教坛新秀荣誉称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