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风(脑梗死)中医护理方案分析报告

2020-11-26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中风(脑梗死)中医护理方案分析报告
北京中医药大学枣庄医院骨伤、针三科

2018年第一季度腰痛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

一、基本情况

脑梗死是指脑部血液供应不足,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局部脑组织发生软化坏死,是缺血性卒中的总称,“13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中的病种之一,自2018年1月至2018年3月,北京中医药大学枣庄医院重症医学科应用“中风(急性脑梗)中医护理方案”护理住院患者共4例,患者平均住院日16.5天。

辨证分型统计如下:收治病人证型与《诊疗方案》一致为血瘀气滞证17例、寒湿痹阻证16例。

应用的主要症状及辨证施护方法:意识障碍、半身不遂、眩晕、痰多息促、高热、二便失禁、便秘、言语謇涩、吞咽困难,体位护理、生活起居、饮食指导、情志护理及功能锻炼指导等。

应用的主要中医护理技术 耳穴压贴、穴位贴敷、中药封包、穴位按摩等。

二、护理方案应用情况分析

(一)主要中医护理措施应用情况 1.主要辨证施护方法应用情况 主要症状 病例数 辨证施护方法 障碍程度评估 体位护理 意识障碍 1 放松疗法 健康指导 评估肌力 半身不遂 2 活动肢体增加舒适度 健康指导 健康教育 眩晕 1 功能锻炼指导 痰多息促 2 1 100% 1 1 2 2 2 1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实施人次 1 1 百分比 100% 100%

2.中医护理技术应用情况 主要症状 病例数 中医护理技术 中药封包 贴敷疗法 腰腿疼痛 33 热敏灸 穴位贴敷 耳穴贴压 贴敷疗法 肢体麻木 下肢活动受7 中药封包 5 中药封包 6 85% 实施人次 23 14 9 10 5 百分比 70% 42% 27% 30% 72% 限 贴敷疗法 (1)中医护理技术应用频率高的项目是中药封包、蜡饼贴敷疗法、穴位贴敷,灸法(热敏灸).

分析其原因:

(1)中医护理技术具有经济实用、创伤小、无痛苦、见效快、易接受、疗效确切等特点,为患者节省了大量的医疗费用,缩短了病程。

(2)中医适宜技术的应用体现了以“安全、优质、高效、低耗、创新、发展”为一体的临床中医护理模式,体现了中医药绿色疗法的新思路,患者易于接受。

(3)热敏灸应用较少是因为科室病人周转快,人力资源紧张不能满足病人的需要,耳穴贴压依从性不高,因为疗效不显著,管床医生认可度不高,主动治疗意识性差。

(二)依从性和满意度分析

1.患者对中医护理技术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例数 (人) 23 19 9 10 依从 依从性(%) 部分依从 不依从 0 0 0 0 满意 22(96%) 19(100%) 8(89%) (100%) 满意度(%) 一般 1(4%) 0 1(11%) 0 不满意 0 0 0 0 项目 中药封包 贴敷疗法 热敏灸法 穴位贴敷 耳穴贴压 21(91%) 2(9%) 19(100%) 0 8(89%) 1(11%) 10(100%) 0 (1)依从性好的中医护理技术是中药封包、贴敷疗法、热敏灸法、穴位贴敷、等。

分析其原因:

①操作方法简单,无创伤、无痛苦,患者易于接受。

②疗效确切,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舒适度。 ③国家相关政策,如医保政策的支持,为上述方法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2)护理满意度较高的中医护理技术是中药封包、贴敷疗法、热敏灸和穴位贴敷。分析其原因:

它能明显的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痛疼痛、肢体麻木、下肢活动受限等不适症状,配合其他治疗有较好的效果,因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较高。

2.患者对健康指导的满意度 患者对健康指导的的满意度为98%。 分析其原因:

(1)《方案》中健康指导内容清晰明确,便于护理人员掌握及临床应用。 (2)护理人员在实施《方案》的过程中,加强了护患沟通,观察病情更加及时、细致,健康教育更加专业、统一,使患者感到护理人员具有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素养,从而赢得了患者的信任。

(3)患者相对于我们来说,疾病相关知识缺乏,健康指导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4)个别年轻护士中医知识欠缺,不能提供个体化的中医健康指导。 (三)责任护士对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

责任护士对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分为四个层次: 1.实用性强: 15人(45%); 2.实用性较强:15人(45%); 3.实用性一般:3人(10%); 4.不实用:0人。 分析其原因:

(1)《方案》对于每个疾病的常见症状护理、中医用药护理、健康指导等方面均给予了系统、明确的专业指导,使护理人员明确自己在各疾病中医专科护理中应该做什么、如何做,避免了以往工作的盲目性、随机性。

(2)《方案》中对各疾病常见症状适用的中医护理技术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对关键环节如:选穴、应用时间、观察要点等做了明确说明,使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更加规范、科学。

(3)系统规范的中医专科护理标准,对于提高年轻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中医临床护理服务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中医饮食调护未落实到位

临床中,本医院食堂不能提供特色的中医辨证膳食,具有中医特色的饮食调护局限在健康指导层面。

2.部分中医护理技术的效果判断界定不清

本方案中的中药封包、贴敷疗法,在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中,由于兼治

两个及以上症状,判断护理效果时难以区分。 三、护理效果评价与分析 (一)护理效果评价 1.评价方法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症状腰腿疼痛,次要症状肢体麻木、下肢活动受限等应用中医护理方案效果评价量表评价,依据症状分值变化进行终末效果评价,疼痛患者附加疼痛评价量表。通过主要辨证施护方法及中医护理技术(包括应用次数及天数)后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

2.评价标准

将症状的护理效果分为四个层次:好、较好、一般、差。症状消失或分值减少4分以上为“好”;症状分值减少2分为“较好”; 症状分值没变化效果评价为“一般”, 症状分值加分为“差”。

(二)护理效果分析

采用以上评价方法和标准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主要关键点为:以症状改善及相关健康教育内容的落实为主要评价指标。本护理方案的效果分析如下: 主要症状 腰腿疼痛 肢体麻木 下肢活动受限 合计 病例数(人) 33 7 5 好 30(91%) 6(86%) 5(100%) 护理效果(%) 较好 2(8%) 1(14%) 0 一般 1(%) 0 0 差 0 0 0 通过开展辨证施护、实施中医护理技术和中医个体化健康指导,平均92%以上的患者认为中医护理配合治疗对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不适症状有良好的护理效果。

病例1:女,80岁。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入院。患者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无手术、外伤及输血史。患者自述腰部疼痛,活动不利,劳累后加重,近几天腰部疼痛加重,休息后不减;中医望、闻、问、切诊:患者神志清,精神可,表情略痛苦,面色红润,双目有神,语声有力,气息平稳,动作迟缓,纳可,夜寐安,舌质淡,苔薄白,脉弦。入院诊断:中医诊断:腰痛(气滞血瘀证),西医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纳入护理方案立即给予生活起居指导,体位护理,用药指导,

情志护理,术后遵医嘱给予蜡饼贴敷疗法7天,中药封包7天,每天1次,疼痛症状消失;健脾安神贴穴位贴敷治疗3天。

病例2:男,魏延岭,51岁,左下肢疼痛1月加重行走不利3天,门诊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收入院。入院症见:腰部及左小腿外侧皮肤疼痛,左足趾能背伸,无心慌胸闷、无头晕头痛,纳眠可,二便调。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否认外伤、手术及输血史。中医望、闻、切诊:患者神情痛苦,面色正常、言语清晰,双目有神,气息均匀,体态匀称,行动缓慢,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涩。入院诊断:中医诊断:腰痛(气滞血瘀证),西医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纳入护理方案立即给予生活起居指导,体位护理,用药指导,情志护理,术后遵医嘱给予蜡饼贴敷疗法5天,中药封包5天,每天1次,疼痛症状消失;健脾安神贴穴位贴敷治疗2天。

四、中医护理的作用分析 (一)护理难点分析

自觉改变不良习惯的依从性差

解决思路:1.加强对患者康复保健知识教育,告知患者不良习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响,增强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

2.发放健康教育小册子,使患者掌握正确的生活方式、饮食调理、坐立行的方法、腰部保健、预防不良姿势等相关护理知识。

3.根据患者的情况,做到因人施护,制定可行的康复锻炼方法,积极指导患者康复训练。

4.定期随访,调查患者依从性,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二)护理作用分析

从护理效果分析可以看出,根据医生的辨证施治,责任护士进行临症(证)施护、健康教育等方法,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预防并发症的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有一定作用。

1.减轻疼痛

通过评估疼痛分值,了解患者疼痛程度,告知患者卧床休息、卧硬板床,注意腰部保暖,采用言语开导,转移注意力,或者缓慢呼吸、全身肌肉放松等;遵医嘱穴位贴敷、中药封包、贴敷疗法、热敏灸等技术,33例疼痛患者,护理效

果好或较好共32例。

2.解除肢体麻木,增加患者舒适度。

评估麻木部位、程度以及伴随的症状,并做好记录,协助患者按摩拍打麻木肢体,力度适中,增进患者舒适度,并询问感受。麻木肢体做好保暖,指导患者进行双下肢关节屈伸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遵医嘱局部予中药封包、贴敷疗法、艾灸等治疗,注意防止皮肤烫伤及损伤,观察治疗效果。7例肢体麻木患者,护理效果好或较好共6例,占86% 五、本专科其他中医护理方法应用情况

本科室使用中药封包、贴敷疗法、热敏灸和穴位贴敷,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腿疼痛、肢体麻木疗效较好,病人普遍接受和认同。

病例基本信息见下表:

附:病例基本信息汇总表 序号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病历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联系电话 入院 出院 科室 责护职称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序号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病历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联系电话 入院 科室 责护职称 附:病例基本信息汇总表 出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