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语文周练九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愆期(qiān) 风靡(mǐ) 嫉妒(jí) 嗤之以鼻(chī) ....B、规矩(jù) 腼腆(diǎn) 鸷鸟(zhì) 溘然长逝(kè) ....C、惩罚(chěng) 匹配(pǐ) 哽咽 (yē) 方枘圆凿(ruì) ....
D、伶俜(pīn) 荫庇(yìn) 拙劣(zhuō) 岌岌可危(jí)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垝垣 慷慨激扬 踯躅 欲盖弥章 C、窈窕 越陌度阡 羁泮 日薄夕山 B、威蕤 凭心而论 青衿 兼听则名 D、拊掌 泣涕涟涟 拾掇 意气用事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对高三的学生来说,再大的困难都不以为意,他们都一定会以顽强的毅力克服的。 ....B.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要依据自身实际情况,不能削足适履,一味照搬别国经验。 ....C.黄昏时分,暮色苍茫,站在假日海滩朝琼州海峡方向望去,只见海雾迷茫,像三春烟雨中的景色一样扑朔迷离。 ....D.西南大旱,牵动着我校师生的心,学校领导带头捐款,上行下效,教职工也纷纷捐款,....表达对西南灾民的爱心。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上网的诱惑无法令现代人拒绝,而昂贵的网上消费使网迷们心痛不已。
B.贪官黄利发在任财政局长的半年时间里,利用正当或不正当的手段,贪污了20万元。 C.在中央领导视察广州火车站的时候,承诺将在三天内开通北上的列车,让老百姓尽早回家过年。
D.在教育问题上,网民的留言多集中在农村教育上,包括办学经费严重不足、教师待遇太低、人才流失严重、地方政府不执行中央编制政策等。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沿着主校道缓缓前行, , , ; , , ,正是这平淡的桂花奉献给人们诱人的芬芳。
①桂树如同一把撑起的伞,在细细绿叶中隐藏着一簇簇米黄色的小桂花 ②沿着鹅卵石铺成的甬道踏入桂园,香味更加浓烈
③校道两边的法国梧桐像欢迎首长的士兵一样挺立着,高大雄伟 ④迎面扑鼻而来的是一股浓郁的奇香,循香寻找其源,方知有桂园 ⑤树干粗壮,孔武有力,树叶迎风起舞 ⑥树冠像一把巨大的伞,遮天蔽日 A.④①②③⑤⑥ B.③④②①⑤⑥ C.③⑤⑥④②① D.④②③①⑥⑤
6.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最早的一篇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木兰辞》被誉为“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是民歌常用的比兴手法。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诗歌305篇,按照内容可以分为风(民间歌谣)、雅(祭祀乐歌)、颂(宫廷乐歌),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C.《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楚
试题试卷
........
辞与《诗经》分别开创了中国文学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大流派。 D.《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集,最早见于南朝萧统的《文选》。 二、(9分,每小题3分)
谈吟诵 陈向春
吟诵是什么?或者,今天我们所理解的吟诵是什么?吟诵是传统文化、古典诗词不可或缺的一种美的表现形式,有着独特的文化和艺术内涵。
初次接触到吟诵的人们,新奇之后,往往会问:古人是这么“吟”的么?这是原汁原味的古调子么?事实上,现在所有古典诗词的吟调,包括出自那些已经八九十岁、曾经接受过私塾教育的老人之口的吟调,都非古调。理由很简单,一是数千年语音变迁,所谓的“正宗”古音并不存在。其次,古人吟诵皆口耳相授,声音实况没有记载。古调绝响,无从谈起。但是,语音变迁之中,仍有不变的因素。比如“入声”被认为是一种“原生态”,华东、华南、西南以及台湾地区的方言就有入声,还保留了某些中古语音的特征,当地一些八九十岁老人还能以此为我们传递唐诗宋词微妙的声情韵味。
吟诵这个词,其意既可指吟,也可指诵;或者两者兼有,泛指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诵读。吟诵合称,表明至少有两种方式,即吟和诵。从有利于传承的角度说,概念或者叫法还是统一为好。台湾统一叫吟唱,大陆统一叫吟诵。吟诵的叫法,好在把吟和诵组合在一起,提醒人们:吟是从诵之中来的。吟唱的“唱”也并非一般的歌唱,是从吟读之中自然生发出来的,且不受固定乐谱束缚的自由唱。或许,比较方便简单的分类有三:诵、吟、唱。这当中,“诵”为基础,“吟”是结果,“唱”是升华。一个现代人,要想达到古人那种自由吟诵的境界,一是要吟出自己的调,二是要随“调”随出,想吟就吟,三是音情并茂,韵味十足。
其实吟诵的根并不是一般说的古诗词文,而是传统蒙学【注】经典。传统蒙学的本意在于“播种于心,求其日后自己发芽”,用“经典”打底,扎根在童心之内,故所读所诵必为精挑细选出来的好书好文好诗。中华文明,日积月累,不断生发,产生了众多的人文经典。多且文字繁难的经典,须经过“中介”的智慧,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这个转化的结果,便是各种蒙学教材的诞生。于是,中华“经典”的核心思想化作朗朗上口的韵读文字,随着熟诵、吟诵渗入人心。X Kb1 .Co m
古人把作诗称之为“吟咏情性”,诗在性情里,把诗从情性里吟咏出来,即为诗。而诗的鉴赏,则是从相反方向进行,靠吟咏作出来的诗,还须回到声音里体会。所以,“吟咏”的作用,不单是所谓“语言的艺术”问题,或艺术的审美问题,最根本的是它内涵着传统的“性情”。
(选自2012.3.29《人民日报》,有删改) 【注】蒙学,即蒙馆,启蒙的学塾,相当于现在的幼儿园或小学。 7.关于“吟诵”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吟诵是传统文化、古典诗词不可或缺的一种美的表现形式,有其独特内涵。 B.吟诵,其意既可指吟,也可指诵,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诵读。 C.大陆“吟诵”的叫法,把吟和诵组合在一起,提醒人们吟是从诵之中来的。 D.台湾地区“吟唱”的“唱”,是从吟读中随意生发出的不受固定乐谱约束的自由唱。 8.对于吟诵具有“独特的文化和艺术内涵”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语音变迁中有不变的因素,我国一些方言中还保留了某些中古语音的特征。 B.儿童吟诵精选出来的好书好文好诗,播种“经典”以“求其日后自己发芽”。 C.中华“经典”的核心思想凭借蒙学教材化作韵读文字,通过吟诵渗入人心。
试题试卷
........
D.鉴赏诗歌要反向而行,通过吟咏(诵)在声音中体会其情感美和艺术美。 9.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我们不能吟诵出原汁原味古调的原因是数千年的语音变迁使“正宗”古音已不存在。 B.吟诵比较简便的分类为诵、唱和吟,这三类可以分别看做基础、结果和升华。 C.今人学吟诵,一要吟出自己的调,二要想吟就吟,三要有声有情,韵味十足。 D.吟咏(诵)不是语言的艺术,也不是审美的艺术,而是内涵着传统性情的艺术。 三、(9分,每小题3分)
剑侠 王士祯
某中丞巡抚上江。一日,遣使赍金数千赴京师。途宿古庙中,扃钥甚固。晨起,已失金所在,而门钥宛然。怪之。归以告中丞,中丞大怒,亟责偿官。吏告曰:“偿固不敢辞,但事甚疑怪,请予假一月,往踪迹之。愿以妻子为质。”中丞许之。
比至失金处,询访久之,无所见。将归矣,忽于市中遇瞽叟,胸悬一牌云:“善决大疑。”漫问之。叟忽曰:“君失金多少?”曰:“若干。”叟曰:“我稍知踪迹,可觅露车乘我。君第.随往,冀可得也。”如其言。
初行一日,有人烟村落。次日,入深山,行不知几百里,无复村庄,至三日,亭午抵一大市镇。叟曰:“至矣。君但入,当自得消息。”不得已,第从其言,比入市,则肩摩毂击【注】,万瓦鳞次。忽一人来讯曰:“君非此间人,奚至此?”告以故,与俱至市口,觅瞽叟,已失所在。乃与曲折行数街,抵一大宅,如王公之居。历阶及堂,寂无人。戒令少待。顷之,传呼令入。至后堂,堂中惟设一榻,有伟男子科跣坐其上,发长及骭。童子数人,执扇拂左右侍。拜跪讫,男子讯来意,具对。男子颐指,语童子曰:“可将来。”即有少年数辈,扛金至,封识宛然。曰:“宁欲得金乎?”吏叩头曰:“幸甚,不敢请也。”男子曰:“乍来此,且好安息。”即有人引至一院,扃门而去。馈之食,极丰腆。 .
是夜,月明如昼。启后户视之,见粉壁上累累有物。审视之,皆人耳鼻也。大惊,然无隙可逸去。彷徨达晓,前人忽来传呼。复至后堂,男子科跣坐如初。谓曰:“金不可得矣。然当予汝一纸书。”辄据案作书,掷之,挥出。前人复导至市口,惝恍疑梦中,急觅路归。
见中丞,历述前事。叱其妄。出书呈之。中丞启缄,忽色变而入。移时,传令吏归舍,释妻子,豁其赔偿。久之,乃知书中大略斥中丞贪纵,谓勿责吏偿金,否则,某月日夫人夜
三更睡觉,发截三寸,宁忘之乎?问之夫人,良然。始知其剑侠也。 ..
(选自《虞初新志》卷九,原文出自《池北偶谈》卷二十三) 【注】肩摩毂击:人同人相碰,车轮同车轮相撞。形容行人车马来往之多。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即有人引至一院,扃门而去 扃:关闭 .B.君第随往,冀可得也 第:次第 .C.发截三寸,宁忘之乎 宁:难道 .D.问之夫人,良然。始知其剑侠也 良:的确 .
11.这篇故事充满着传奇色彩,下列选项中都能表现故事传奇色彩的一项是 ( ) ①途宿古庙中,扃钥甚固。晨起,已失金所在,而门钥宛然。 ②与俱至市口,觅瞽叟,已失所在。
③不得已,第从其言,比入市,则肩摩毂击,万瓦鳞次。 ④某月日夫人夜三更睡觉,发截三寸,宁忘之乎? ⑤某中丞巡抚上江。一日,遣使赍金数千赴京师。 ⑥见粉壁上累累有物。审视之,皆人耳鼻也。
试题试卷
........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⑤⑥ D. ②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
A.有一个巡抚,曾派遣专差送几千两银子到京城去。途中,差官住在古庙里,门户、箱子都锁得严严实实。早晨起来,银子不翼而飞,门上的锁仍然锁得好好的。
B.差官在一所如王公之居的大宅中见到了一位伟男子,伟男子了解到差官来意后说,将来可以把黄金交还给差官。可是后来伟男子又出尔反尔。
C.差官被瞎老头带到一个大户人家后,受到了拘禁,关押差官的地方是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方,那里的粉墙上堆迭了很多人的耳朵鼻子。差官惊恐极了,然而没有机会可以逃得出去。
D.剑侠托差官给巡抚捎上一封书信,斥责巡抚贪婪无度,告诫他不要责罚差官赔偿银子,如若不然,就要在某月某日半夜三更睡觉时,将巡抚夫人的头发截断三寸。
班级: 姓名: 得分: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偿固不敢辞,但事甚疑怪,请予假一月,往踪迹之。(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移时,传令吏归舍,释妻子,豁其赔偿。(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固世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离骚》)(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12分)
(1)淇则有岸,_______________。总角之宴,_______________。
三岁为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靡有朝矣。
(2)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余独好修以为常。
(3)涉江采芙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思在远道。
(4)___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但为君故,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__________________。
周练九参考答案
试题试卷
........
选择题:ADBDC BDACB DA 文言文翻译:
(1)赔偿的事我当然不敢推脱,只是这件事非常奇怪可疑,请给我一个月的假期,我将前往追踪查访这件事。(“固”,本来,当然;“辞”,拒绝,推脱;“但”,只,只是;“踪迹”,用作动词,追踪查访。每点各1分)
(2)过了一会,传出(命令)让差官回家,释放了他的老婆和孩子,免除了他的赔偿。(“移时”,过了一会儿;“归舍”,回家;“妻子”,妻子儿女;“豁”,豁免,免除。每点各1分) (3)世俗本来是适合于投机取巧啊,违背规矩而任意改变;违背准绳而随意歪曲啊,竞相把苟合取悦于人奉为法度。(“工巧”,善于取巧;“偭”,背向,违背;“错”,措施;“绳墨”:准绳,准则。每点各1分) 14、名句默写(略)
1、A(B项:规矩(ju)、腼腆(tiǎn); C项:惩罚(chéng)、哽咽(yè); D项:伶俜(pīng))
2、D( A项:欲盖弥彰; B项:羁绊、日薄西山; C项:葳蕤、平心而论、兼听则明) 3、B(A 项:“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用“无所畏惧”合乎语境; C项:“扑朔迷离”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使用对象不当; D项:“上行下效”,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干。多指不好的事。) 4、D (A项:语序不当,“无法”应修饰“拒绝”; B项:不合逻辑,所有的贪污都是“不正当”的; C项:成分残缺,缺主语,将“中央领导”放在“在”或“承诺”前。)
5、C(根据前后连贯的原则,首句“沿着主干道缓缓前行”后应连接③句,⑤⑥句应连接在一起,从树干、树叶到树冠,并紧跟在③后,成为第一层次;第二层次从④句知有桂园到②句踏入桂园,最后①句“在细叶中隐藏着小桂花”知应紧跟末句) 6、B(略)
7、D(原文讲的是“自然生发”而非“随意生发”。)
8、A (此项答非所问,所谈为语音变迁,与吟诵具有文化和艺术内涵无关。)
9、C (A错误有二,语音变迁,古音不存只是其中之一;B“唱和吟”与“结果和升华”的对应关系错,唱是升华,吟是结果;D从原文最后一句来看,“吟咏(诵)”不单单是语言的艺术和审美的艺术,这也就肯定了吟诵是语言和审美的艺术。) 10、B(第:只管。)
11、D(③讲的是街市上热闹的情景,未体现“传奇色彩”;⑤ 叙述事件的开头,未体现“传奇色彩”。)
12、A(B项对“可将来”理解错误。C差官没有遭到关押。D被截断头发的事发生在先前。)
【参考译文】
有一个巡抚,在安徽上任。一天,他派遣专差送几千两银子到京城去。途中,差官住在古庙里,门户、箱子都锁得很严密。早晨起来,银子不知去向,但门上的锁仍然锁得好好的,差官觉得此事很奇怪,赶回来向巡抚报告。巡抚非常生气,立即责令差官赔偿官府(银子)。差官说:“赔偿的事我自然不敢推托(辞),只是这件事非常奇怪可疑,请给我一个月的假期,我将前往追踪查访这件事。我愿意把妻子和孩子作为人质。”巡抚答应了他。
试题试卷
........
(差官)到了遗失银子的地方,他询问察访了很久,什么也没有发现。快要返回了,突然(他)在街市中遇见一位瞎老头,(瞎老头)胸前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道:“善于判明重大疑难事件。”差官随便问他。老头忽然说:“你丢了多少银子?”差官回答:“有若干两。”老头说:“我稍微知道些行踪疑迹,你可找辆敞篷车给我乘。你只管跟着我一起去,就有希望可以找到银子了。”差官按照他的话去办了。
开始走的第一天,还见到有人烟的村落。第二天,(他们)进入深山,走了不知几百里路,就不再有村庄,到第三天,到了正午,(他们)抵达一个大市镇。老头说:“到了,你只管进去,一定会自己得到消息。”差官不得已,只好听从他的话。等到进了市镇,只见行人车辆熙熙攘攘,很多房屋排列得又密又整齐。突然有一个人前来问道,“你不是这市镇上的人,为什么到这里来?”差官把事情告诉了他,同他一起来到市镇口上,(差官)寻找瞎老头,瞎老头已不知去向了。(差官)于是和那人曲折拐弯走了好几条街,来到了一处高大的住宅。于是差官和那人曲里拐弯走了好几条街,来到了一处高大的住宅,(住宅)像是王公贵族的住所。他们上了台阶进了大堂,(大堂上)静悄悄地没有一个人。那人告诫他稍等片刻。不久,里面传话叫他进去。(差官)到了后堂,堂中只陈设了一张床,有个高大的男人光头赤脚坐在床上,头发长得垂到了小腿。几名童子,拿着扇子拂尘在两边伺候他。差官叩头行礼完毕,那男人问了他的来意,(差官)详细地回答他。那人用脸部表情示意一下,告诉童子说:“可以把它抬来。”立即有几个少年把银子扛来了,封条标记和原来的一模一样。那男的问:“你是不是想得到这银子呢?”差官叩着头说:“非常希望,只是不敢请求啊。”那男的说:“你刚到这儿,暂且好好休息一下。”随即有人把他带到一座院落,把门关好就离开了。送给他食物,非常丰盛。
这天夜里,月光明亮得如同白昼。差官打开后门看了看,只见白色粉墙上堆迭了很多东西。仔细一瞧。都是人的耳朵鼻子啊。差官惊恐极了,然而没有什么机会可以逃得出去。他坐卧不安,一直等到天亮,先前带他进院子的人突然来传呼他。差官又到了后堂,那男子仍然光头赤脚坐在那儿。(那男子)对差官说:“银子不能交给你了,但是我会给你一封信。”说完就靠着桌子写信,写完后扔给了他,挥手叫他出去。前面曾为他带路的人又引着他到了市镇口,差官恍恍惚惚怀疑是在梦中,急忙寻找道路返回。
差官见到巡抚,一五一十地述说了前面经历的事。(巡抚)叱责他胡说。(差官)拿出信呈给他看。巡抚拆开信一看,突然脸色大变跑进内室去了,过了一会,传出命令让差官回家,释放了他的老婆和孩子,免除了他的赔偿。差官十分高兴,想不到有这样好的结果。不久,才知道信中大意是斥责巡抚贪婪无度,告诫他不要责罚差官赔偿银子,如若不然,那么某月某日巡抚夫人半夜三更睡觉时,被截断了三寸头发,这件事难道忘记了吗?巡抚一问夫人,果真如此。巡抚才知道这些事都是剑侠做的。
试题试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