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铜川矿务局樱花园1、2楼冬季施工方案

2024-08-21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铜川矿务局樱花园1、2楼冬季施工方案


铜川矿务局樱花园1、2号楼工程

冬季施工方案

编制人: 审 核:

2011年10月12日

一、编制说明:

根据“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的规定,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低于5℃即进入冬期施工;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高于5℃ 时解除冬期施工。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本工程结构施工正处于冬季,为此,特编制本方案。 二、编制依据:

1、樱花园1、2号楼施工图纸;

3、《混凝土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50204-2002) 4、《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JGJ 104-97) 5、《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 (JGJ80-91) 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01) 7、《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02) 8、《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 9、《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08-2003) 10、《陕西省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标准》 三、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铜川新区内,总建筑面积 30180.62 m2。 本工程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建筑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主体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四、冬季施工组织体系:

由项目经理部组织力量,以项目经理为首与项目副经理及技术负责人形成技术支持,对冬期施工的技术性难点进行指导,具

体由各专业工长及各专业班组组长进行实施:对掺外加剂人员、测温保温人员进行专门培训,学习本工作范围内的有关知识,明确职责,确保工程的质量。 安排专人进行气温观测并记录,及时接收天气预报,防止寒流突然袭击。 工地的临时供水管道,及白灰膏等材料做好保温防冻工作。 五、施工准备: (一)、技术准备

1、要熟悉图纸,了解掌握冬季施工工艺,按图纸和项目部的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材料、机具、人员进场施工。 2、按施工方案和技术规程对操作者进行技术安全交底并,下达具有可操作性、可实施的技术交底书。

3、认真做好材料进场验收检验工作,复查材料材质证明及材料进场存储工作。

4、根据冬期施工技术要求,掌握资源供应情况。 (二)、材料准备

1、各类材料、工具、劳动防护用具在冬季施工前提前到位。 2、根据冬季施工期间的工程量,施工进度,确定材料的数量及进场时间,由专人负责,确保材料按时进场,并妥善保管。 3、原材料进场后,堆放整齐,上部覆盖严密,下部垫起架空。 4、外加剂用量计划。根据外加剂的使用工程部位,工程量,计算出需用量计划,报材料供应部门。

5、外加剂的复试。对于市场上销售外加剂,应事先做好复试

工作,确保其性能达到技术要求。对单一成分的外加剂,测定其有效成分的含量。

6、混凝土表面覆盖保温:选用隔气性能好的塑料薄膜、保温性能好的岩棉毡、稻草编制的草帘等。(草帘由于易燃、且容易散开,应用玻璃丝布包装后使用)

7、基槽、基坑的保温:选用价格便宜的保温材料如草帘子等。 8、风档、暖棚保温:一般选用芦苇、帆布蓬。 9、门窗洞口封闭保温:选用塑料布、棉帘子等。 六、主要施工方法和工艺: 1、钢筋负温焊接

在钢筋工程焊接施工中,当环境温度低于-5℃的条件下进行钢筋对焊或电弧焊时为钢筋负温焊接从事钢筋焊接生产的焊工必须持有钢筋焊工考试合格证。应制定和执行安全技术措施,加强焊工的劳动保护,防止发生烧伤、触电及火灾等事故。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施焊:焊工应对施焊后的全部接头的外观质量进行自检,并剔除不合格。负温焊接时应调整焊接工艺参数,使焊缝和热影响区缓慢冷却。风力超过四级时,应采取挡风措施。焊后未冷却的接头应避免碰到冰雪。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不得进行施焊。

(一)、 钢筋负温电渣压力焊

(1)适用范围:框架柱钢筋直径≤32时采用电渣压力焊

(2) 质量验收

抽样:外观检查每批抽样10%的接头,并不少于10个。机械性能试验,应从每批成品(经外观检查合格品)中切取6个试件,3个进行拉伸试验,3个进行弯曲试验。 在同一班内,由同一焊工,按同一焊接参数完成的300个同类型接头,作为一批;在房屋结构中,应在不超过二楼层中300 个同牌号钢筋接头作为一批;当不足300 个接头时,仍应作为一批。 外观检查:外观检查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接头处不得有横向裂纹。与钢筋接触处的钢筋表面,对于Ⅱ、Ⅲ级钢筋,均不得有烧伤。接头处的弯折,不得大于3°。接头处的钢筋轴线偏移,不得大于0.1倍钢筋直径,同时不得大于2cm。当有一个接头不符合要求时,应对全部接头进行检查,剔出不合格品。不合格的接头经切除重焊后,可提交二次验收。 (3) 注意事项:

每天正式生产前应试焊两个接头,经外观检查合格后,方可按选定的焊接工进行生产。 焊接前,必须清除钢筋焊接部位及电极与钢筋接触部位的铁锈、污物等;钢筋端部的扭曲、弯折应予以矫直或切除。 焊接操作过程的各个环节应密切配合,以保证焊接质量,若出现异常现象或焊接缺陷时,及时清除。 (二)、 钢筋负温电弧焊

(1) 适用范围:框架梁钢筋直径≤22mm时采用搭接焊 (2) 焊条选择:Ⅱ级钢筋E43;Ⅲ级钢筋E50

(3) 焊前准备

焊接前必须清除钢筋、钢板焊接部位的铁锈、熔渣、油污等;钢筋端部的扭曲、弯折应予以矫直或切除。

钢筋搭接焊宜采用双面焊,不能进行双面焊也可采用单面焊。 (4) 焊接工艺

根据钢筋级别、直径、接头型式和焊接位置,选择适宜的焊条直径和焊接电流,焊接时,宜采用多层控温施焊工艺,既要防止焊后冷却速度过快,也要防止接头过热。焊接工艺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搭焊接时,用两点固定。定位焊缝应离搭接端部20mm以上。 ②焊接时,引弧应在搭接钢筋的一端开始,收弧应在搭接钢筋端头上,弧坑应填满。

③进行搭接平焊时,第一层焊缝先从中间引弧,再向两端运弧。第一层行贩应有足够的熔深,主焊缝与定位焊缝,特别是在定位焊缝的始端与终端,应熔合良好。在以后各层焊缝的焊接时,采取分层控温施焊。层间温度控制在150℃-350℃之间,以起到缓冷的作用。

④搭接接头的焊缝厚度S应不小于0.3钢筋直径;焊缝宽度B不小于0.8钢筋直径。

⑤Ⅱ、Ⅲ级钢筋搭接焊缝接头进行多层施焊时,采用“回火焊道施焊法”,即:最后回火焊道的长度比前层焊道在两端各缩短4-6mm。

(5) 质量验收

抽样:外观检查,应在接头清渣后逐个进行目测或量测。拉伸试验,从外观检查合格的成品中每批切取三个试件进行拉伸试验。在现场安装条件下,每个楼层中以300个同类接头(同钢筋级别、同接头形式、同焊接位置)作为一批,不足300个时,仍作为一批。

外观检查:外观检查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焊缝表面平整,不得有较大的凹陷、焊瘤。接头处不得有裂纹。咬边深度、气孔、夹渣的数量和大小以及接头尺寸偏差,不得超过规定的值。外观检查不合格的接头,经修整或补强后,可提交二次验收。 (6) 接头注意事项

钢筋采用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焊接接头应相互错开。在受力钢筋直径30倍的区段范围内(不小于500mm),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构件全长钢筋应尽量少设焊接接头)。

(三)、 钢筋负温闪光对焊

(1) 适用范围:框架梁钢筋直径≤22mm时采用闪光对焊 (2) 焊前准备

闪光对焊焊接操作棚应进行封闭,起到挡风防雪作用。 焊接前,必须清除钢筋焊接部位的铁锈、污物、雪霜等;钢筋端部的扭曲、弯折应予以矫直或切除。 (3) 施工要点

负温闪光对焊时应增加10%-20%的调伸长度,以增加加热面积,增加预热留量、预热次数、预热间歇时间和预热接触压力,降低冷却速度,改善接头性能;控制热影响区长度,热影响区的长度随钢筋级别、直径的增加而适当增加;变压器级数应降低1-2级,以能保证闪光顺利为准;在闪光过程开始前,可将钢筋接触几次,使钢筋温度上升,在烧化过程中期的速度适当减慢;负温闪光对焊宜采用预热闪光焊或闪光---预热---闪光焊工艺,钢筋端面比较平整时采用预热闪光焊,端面不平整时,采用闪光---预热---闪光焊。 (4) 质量验收

在同一台班内,由同一焊工完成的300 个同牌号、同直径钢筋焊接接头应作为一批。当同一台班内焊接的接头数量较少,可在一周之内累计计算;累计仍不足300 个接头时,应按一批计算; 力学性能检验时,应从每批接头中随机切取6个接头,其中3个做拉伸试验,3个做弯曲试验; 外观:

接头处不得有横向裂纹;

与电极接触处的钢筋表面不得有明显烧伤; 接头处的弯折角不得大于3°;

接头处的轴线偏移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0.1倍,且不得大于2mm 。 2、混凝土工程

(一)、 混凝土的浇筑 (1) 一般要求

混凝土浇筑时要保证砼的均匀性和密实性,要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尺寸准确,钢筋、预埋件位置,拆模后砼表面平整、光洁。 在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和钢筋上的冰雪和污垢。浇筑时,拌合物由拌板、料斗、漏斗或各类运行会工具中卸除砂浆容易与容器冻结,故在浇筑前应采取防风、冻结保护措施,一旦发现砼遭冻应进行二次加热搅拌,使搅拌物具有适应的施工和易性再浇筑。

施工缝的位置宜留在结构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墙应留垂直缝。柱子应留在基础顶面,高的梁应留在板底面以下20-30mm处,平板楼板应留在平行于板短边的任何位置。楼梯应留在楼梯长度中间1/3长度范围内。

在施工缝处接着浇筑砼时,应先除掉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湿润冲洗干净,并使接缝处原混凝土的温度高于2℃,然后铺抹水泥浆或与砼砂浆成分相同的砂浆一层,待以浇筑的砼强度高于1.2mpa时,允许继续浇筑。 (2) 砼浇筑

砼拌和物入模浇筑,必须经过振捣,使其内部密实,并能充分填满模板各个角落,制成符合设计要求的构件。冬期振捣砼采用机械振捣,振捣要快速,浇筑前应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如模板、钢筋和预埋件检查、清除冰雪冻块、浇筑使所用脚手架、马道的搭设和防滑措施检查、振捣机械和工具的准备等。 梁和板一般同时浇筑,从一端开始向前推进。只有当梁高大于1m时才允许单独浇筑梁,此时的施工缝应留在楼板面下2-3cm处,梁底与梁侧面要注意捣实,振捣器不要直接接触及钢筋或预埋件。楼板砼底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后,振捣后用长底木抹子抹平,然后铺塑料膜,其上及时铺盖保护层。 6、 混凝土的养护

宜选用蓄热法养护:一层塑料薄膜和二层草袋保温。 7、 混凝土拆模

(1) 砼模板拆除的时间,应按结构特点、自然气温和砼所达到的强度来确定,一般以缓拆为宜。 (2) 拆除模板,砼强度亦必须满足要求。

(3) 冬期拆除模板时,砼表面温度和自然气温之不应超过20℃。

(4) 在拆除模板过程中,如发现砼有冻害现象,应暂停拆卸,经处理后方可继续拆卸。

(5) 对已拆除模板的砼,应采取保温材料予以保护。结构砼达到规定强度后才允许承受荷载。施工中不得超载使用,严禁在其上堆放过量的建筑材料或机具、 8、 混凝土温度的测定

气温、原材料和砼温度的测量工作应按如下规定执行:

(1) 气温的测量,每昼夜8、12、14、20点共测4次。 (2) 对拌和材料和防冻剂温度的测量,每工作班不少于3次。

(3) 对灌筑前和振捣完毕的温度,至少每2h测量一次。 (4) 对养护期间砼温度的测量:在终凝前,前三天每2h测一次,以后每昼夜指数应进行2次。

(5) 在超过养护期后,砼温度可以在气温发生大变化时抽测。 (6) 为了测量砼内部的温度,应在浇灌砼时预埋一些一端封闭温管中,并立即加以覆盖,以免受外界气温影响,温度计在管中指数停留5分钟,然后取出,迅速记下温度。 (7) 测温孔应设在砼温度较低和有代表性的地方。 (8) 所有测温孔应编号,应绘制测温孔布置图。测温人员应同时检查覆盖保温情况,并了解结构的灌筑日期、养护期限,以及砼的允许最低温度。如发现问题,应立即通知有关人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加强保温或局部进行短时加热。 9、 混凝土试件和强度检验

试件的取样率或一组试块最多能代表的砼容量,应《钢筋砼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 (1) 每一工作班不少于一组。 (2) 每浇筑100m3砼不少于一组。 (3) 现浇楼层,每层不少于一组。

(4)同条件试块的组数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不少于3组。针

对冬期施工,增设两组同条件试块,一组用于检查受冻前的砼强度;另一组用于测定冬转常温养护28天的砼试块强度。 3、回填土工程

基坑、基槽等施工完毕后,允许用含有冻土块的土回填时,冻土颗粒直径不得大于5cm,而且含量不得超过填土总体积的15%。

(1)房屋内部不允许用冻土回填。

(2) 回填地下管道的沟槽时,管顶上50cm厚范围内不得用冻土回填,50cm以下部分冻土体积不得超过15%。 (3) 所有回填地方,均必须排除积水,清除冰块等杂物。其每层填铺厚度,应比夏季小为宜,一般不超过20cm,用蛙式打夯机夯实。

七、冬季施工安全教育:

1、 须对全体职工定期进行技术安全教育。结合工程任务在冬施前做好安全技术交底,配备好安全防护用品。

2、 对工人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和操作规程的教育:对变换工种及临时参加生产劳动的人员,也要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 3、 特殊工种(包括:电气、架子、起重、焊接、机械、车辆等工种)须经有关部门专业培训,考核发证后方可操作。每年进行一次复审。

4、采用新设备、新机具。新工艺应对操作人员进行机械性能、操作方法等安全技术交底。

八、冬季电气安全管理:

1、 在冬期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时间中,必须有现场电器线路及位置平面图。现场应设电工负责安装、维护和管理用电设备,严禁非电工人员随意拆改。

2、 施工现场严禁使用裸线。电线铺设要防砸、防碾压,防止电线冻结在冰雪之中。大风雪后,应对供电线路进行检查,防止断线造成触电事故。

3、用电设备采用专用电闸箱,强电源与弱电源的插销要区分开,防止误操作造成事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