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常规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自己独立就餐的好习惯。 2、让幼儿知道愉快就餐有益于身体健康。 教学准备: 餐具若干。 教学过程:
一、看幼儿读物,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1、教师:小朋友,请你们仔细的看看,这些小朋友都在做什么呢?(吃饭)请你们看看这些小朋友进餐的时候有没有不对的地方呢?
2、教师:贝贝是怎么样吃饭的呢?这样好不好呢?(教师引导幼儿根据画面说一说。)
小结:贝贝没有自己养成自己吃饭的习惯,还需要妈妈来喂,这样是不对的哦,小朋友应该要养成自己独立进餐的好习惯。
3、教师:亮亮吃饭的时候是怎么样的呢?这样做对吗?
小结:亮亮吃饭的时候拿小勺和小碗的姿势不对,所以桌上总会洒出饭菜来。
4、教师:小朋友,你们看看红红是怎样吃饭的呢?她吃饭的时候对不对呢?
小结:红红坐得很端正,会拿勺子和小碗。做得很好。
5、教师:小朋友,你们看看这三位小朋友地,谁吃饭的.习惯最好呢?谁做得最好,你们喜欢哪个小朋友呢?为什么?(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好的进餐习惯,并教育幼儿应该向红红学习,自己吃饭,并且能够坐得端正、吃得干净。)
二、教幼儿学习正确的进餐方法,会使用勺子和小碗。
1、教师:小朋友,你们在吃饭的时候是会和谁一样呢?你们自己有没有一个好的进餐习惯呢?
2、教师:我们吃饭的时候应该要坐姿端正,左手扶碗,右手拿勺,
一口饭,一口菜,细嚼慢咽,安安静静,不把饭菜洒在桌上、地上,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
教师进行示范,请个别幼儿进行练习操作。
三、教育幼儿在幼儿园或在家里都要自己吃饭,吃饭时不能大声说话,不吵闹,要高高兴兴地吃饭,只有这样,我们的身体才能长得壮,长得好!
四、学念儿歌《吃饭》
坐在小桌边,宝宝学吃饭,右手拿小勺,左手碗扶牢,一口饭,一口菜,干干净净全吃完。 幼儿园小班常规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教育幼儿小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要学会使用礼貌用语。 2.要求幼儿懂的课堂上的常规要求,上课会听老师的话。 3.幼儿练习起立、坐下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懂礼貌、守纪律的习惯。 教学难点:使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坐在小椅子上,跟老师听音乐做拍手点头的律动。 2.引出:“新学期开始了,小朋友们一起来上幼儿园,我们是小班,大家真高兴,咱们一起互相认识一下吧!”激发孩子的`兴趣。
二 基本部分:
1.教师弹琴,教幼儿会听琴声起立、坐下。
可以反复练习,让幼儿仔细听,跟老师学。要求幼儿能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做一个守纪律的孩子。
2.教师弹琴,教幼儿听琴声,学习问好。 2/4 1=C
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 师:小 朋 友 们 好! 生:老 师 您 好!
3.音乐磁带幼儿和老师一起唱歌,找朋友。鼓励幼儿大胆、主动去找朋友、认识一下小朋友问问他叫什么名字。教育幼儿与小朋友友好相处,培养幼儿大方、主动的个性,感受幼儿园的快乐生活。
三 结束部分:
1.教师小结本节教学的效果,以表扬鼓励为主。 2.教学结束。组织幼儿到室外去玩,熟悉幼儿园的环境。 幼儿园小班常规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能够跟随音乐节奏,尝试双人划船和多人划船。 2、体验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幼儿观看过划船表演 (材料准备)音乐、课件、四条长即时贴 重点: 体验划船的快乐 难点:
多人划船时的动作一致 教学过程: 一、观看划船
提问:图片上的人们在干嘛?(在划船) 他们划船的动作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他们有的是双手在中间,前后划船的`,有的是双手在身体的一侧左右划船的。
二、欣赏划船
1、欣赏歌曲、动作练习(重点)
提问:歌曲里的人们要怎样划船才能划得快又好?(要跟着节奏用力划)
“让我们一起听着歌曲,做一名划船运动员练习一下吧。”(幼儿在椅子上第一段前后划,第二段左右划)
2、两两面对面划(重点)
“一个人划船的力量太小了,我们来找一个好朋友一起划好吗?”(幼儿面对面坐地上,手拉手划)
3、列队左右划(难点)
提问:我们要去参加划船比赛了,船还不够大,怎样才能造出一艘长长的大船呢?
小结:大家前后连起来,一个接着一个就能变出一艘大船。 “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重点引导幼儿按照地面即时贴提示排成四队,较为小跑步,手为划桨动作。
在此基础上可以加入四艘大船的首尾相接,联合穿行队形。 三、表演划船
第一段双人划,第二段变成四艘大船划。 幼儿园小班常规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让幼儿学习用各种感官感知橘子的特征。 2、在教学中学会品尝,并让幼儿知道不能乱扔果皮。 教学准备:
幼儿每人自带桔子一个,干净的毛巾,放桔子的盆子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
1、你们的桌子上放着什么水果?是哪里的'?叫什么呢? 2、你们想不想拿出来仔细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呢? 二、探索、观察
1、请幼儿各自拿出自己带来的桔子,看看是什么形状的? 2、玩一玩,还可以与旁边的幼儿比一比,然后再告诉大家,你的桔子是怎样的?
3、你发现了什么?桔子的颜色是什么的呢?形状再仔细看一看是不是皮球一样的?(和皮球比)是扁圆的。
4、摸一摸,发现了什么?闻一闻发现了什么?幼儿自由探索后告诉大家。
三、品尝桔子
1、老师也闻到了香香的味道,真想吃一口,怎么吃呢? 2、幼儿自由讨论,结论:剥了皮才能吃。
3、请幼儿剥桔子皮后吃桔子,桔子皮剥掉后,里面是什么?是怎样的。
4、尝桔子,吃后说说味道怎样的?(又甜又酸),桔子时还发现了什么?让幼儿观察,并告诉幼儿有桔子有核,有的无核。
5、那桔子皮和核放在哪里呢?知道不乱扔果皮。 教学延伸:
让幼儿回家再去和爸爸妈妈一起寻找有关的资料,明天,大家来学画桔子。
幼儿园小班常规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儿歌ABA结构、发准字音\"zi、ji\"(自己)。丰富动词:走、飞、跳、游。
2、通过形象、动作的对比、匹配,理解、感知并初步仿编儿歌。 3、知道自己长大了,不要大人抱。
4、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5、喜欢并尝试创编故事结尾,并乐意和同伴一起学编。 教学准备:
1、一张大的背景图上面有天空、草地、池塘和小路2、贴绒教具:小鸟与鸟妈妈、小兔与兔妈妈、小鱼与鱼妈妈、娃娃与妈妈3、其它动物图片若干。
4、图文诗歌。 教学过程:
一、逐一在背景图上出示小动物和它的妈妈,提问引导幼儿理解儿歌。
1、这是谁?启发幼儿用\"··与它的妈妈\"进行完整的表述。 2、小鸟(小兔、小鱼)是怎么飞(跳、游)的?用不用妈妈抱? 3、请幼儿模仿小鸟(小兔、小鱼)自己飞(跳、游)得动作。丰
富动词。
4、小朋友看见小动物们自己走,他会对妈妈说什么?(幼儿自由讨论)二、出示图夹文诗歌学习儿歌。
1、师:\"我们刚刚说的.每一句话合在一起就是一首好听的儿歌。\"2、教师出示图文诗歌并完整的朗诵一遍。
3、引导幼儿集体、分组进行动作表演朗诵儿歌。 三、初步尝试用替换动物的方式仿编儿歌。
1、教师出示其它动物图片替换鸟、鱼、兔,自然地引导幼儿仿编儿歌。
2、幼儿有感情的朗诵仿编好的儿歌。
四、品德教育:长大的要自己走,做一个能干本领大的好宝宝。 教学延伸与建议1、将图文诗歌贴到语言区,并提供各种小动物的图片。帮助幼儿继续仿编。
2、结合体育教学,巩固:飞、挑、游、跑等动词。 课后反思: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幼儿对于我所创设的情景都很感兴趣,大部分能跟着教师进行良好的互动,积极性都很高,大致达到了我预期的目标。但也有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开动脑筋,调动起幼儿的兴趣,如主动邀请他参与到角色扮演中来,多鼓励,多赞扬他等。
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状况,如在让幼儿集体扮演兔宝宝时,幼儿出现了乱窜的现象,我费劲将他们拉了回来,这提醒我以后,在设计教学时,我要考虑得更周到些,将一些意外状况都要考虑在内;我未交代清楚动物的家与幼儿园的位置等。
教学结束后,更加觉得我要特别注重教学中的细节,如我在与幼儿互动,我扮演兔妈妈,幼儿扮演兔宝宝时,在走到兔宝宝家时,可以与幼儿一起跳着去,不要一本正经的走过去;在与幼儿进行对话时,可以灵活机动,加上“天亮了,宝宝起床上幼儿园喽”,更能吸引幼儿的兴趣;个别与集体的互动要合理分配等。 幼儿园小班常规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好动,爱模伤真欢小动物是他们的年龄特点。生活中我班幼儿对于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比较感兴趣,比如,小动物们喜欢吃什么、它们怎样叫,但孩子们对于常见小动物走路的方式并不了解,所以此次教学我选择了这节敢唱教学《走路)、《3 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艺术领域3—4岁目标中指出\"小班幼儿能模仿学唱短小的歌售。能随熟悉的音乐做身体动作\"。通过学习小动物走路吸引幼儿大胆的参与音乐教学,并通过创编动作东周动他们的积极性,引起他们的教学兴趣。最后通过表演的形式让他们体验音乐教学带来的'成就和满足感。
教学目标:
1、积极参与音乐教学《走路》。 2、学习随音乐和图谱演唱歌曲《走路》 3、尝试用动作表现歌曲中小动物的走路方式。 教学难备:
1、物质材料准备:围请,小动物围片及头饰。
2、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初步了解小兔,小鸭小鸟龟,小花猫的特征,生活习性,有演唱的经验。教师,熟悉走路歌曲。
3、环境准备,森林环境。
教学过程一、练声导入,童发幼儿兴趣。 二、熟悉歌曲旋律。
1、第次完整欣贯歌,提问你听到了哪些小动物? 2、第二次完整欣费敢售提间:它们是怎样走路的? 3根据幼儿回答词的内容找出对应的图请。 4、教师跟随钢琴演唱歌曲,检验图谱是否正确。 三、幼儿练习演唱欲曲。 1、幼儿跟随图谱分段演唱歌曲。 2、幼儿跟随图谱完整演唱歌曲。 3、幼儿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四、幼儿创编动作模伤小动物走路。
五、小动物舞会:幼儿自由扮成四种小动物参加森林舞会,教学结束。
教学延伸:
1、鼓励幼儿在生活中模仿更多小动物的走路方式。 2、将头饰投放到区角供幼儿自由表演。 幼儿园小班常规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适当晒太阳对人身体健康有好处。 2、学会在太阳直射下保护自己不受紫外线伤害, 【教学准备】
1、受日照伤害的皮肤照片。
2、帽子、防晒霜、太阳镜、遮阳伞等。 【教学过程】
1、带幼儿到阳光下面晒太阳,说一说太阳晒在身上的感觉。 2、回到室内讨论:“晒太阳对身体有什么好处?你见过什么人晒太阳?”
引导幼儿回忆老人、小朋友、病人都需要晒太阳,有的人还会在沙滩上进行日光浴(晒太阳能使人体力充沛,还能减少忧郁症、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帮助人体合成维生素D,经常接受日光浴可以防止缺钙,增强免疫系统功能。)
3、出示受日晒伤害的皮肤照片:“这么人的皮肤怎么了?”引导幼儿猜一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4、向幼儿解释在强烈的阳光下要注意防护,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对人体有伤害(紫外线照射皮肤时,可引起血管扩张,出现红斑,过量照射可产生弥漫性红斑,并形成小水泡和水肿,长期照射可使皮肤干燥、失去弹性和老化。紫外线照射眼睛时可引起角膜炎。)
5、请幼儿找出可遮阳的有效物品:帽子、防晒霜、太阳镜、遮阳伞等,说说他们分别有什么用。
【教学延伸】
请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协助老师、妈妈晒衣、晒被,感受阳光有杀
菌的作用。
幼儿园小班常规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在圆柱体上绕线。
根据缠绕的圈数判断线段的长短。 【教学准备】
幼儿每人一块圆柱体积木,上面有一段彩色线(线的一头固定在圆柱体上,各圆柱体上的线长短一)。
粗细相同的圆柱体五个,上面缠绕彩色线2—6圈,l一5的.数字标签。
幼儿教学材料第三册第25页,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绕线圈。
幼儿操作小教具(圆柱体积木),将线段整齐地缠绕在圆柱体积木上,然后用手按住线头,数一数自己绕了几圈。
将线段放开,与同伴比一比线段的长度。
与同伴交换圆柱体积木,再次缠绕比较,感知圈数与线段长短的关系。
按线段的长短给五个圆柱体排序,并依照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贴上1—5的数字标签。
出示已缠绕线圈的五个圆柱体积木。比一比哪个圆柱体上绕的线最长,哪个圆柱体上的线最短。
二、比长短。
请幼儿翻开教学材料,指导幼儿观察画面内容,理解操作要求。 数一数不同颜色的绳子分别绕了几个圈,找到相应的长短标记后连线。
观察、比较各种颜色彩条的长度,给相同长度彩条下的灯笼涂上相同的颜色。
请几名幼儿展示操作结果,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教学建议】
采用幼儿操作在前、教师演示验证在后的做法,可以让幼儿自主积累有关的直接经验,这是探索圈数与长度之间关系的必经过程。如果幼儿在操作中有不同想法,可让他们再次操作验证,获得正确的结论。
用于缠绕的线段不宜太长,以方便幼儿比较。 【教学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幼儿园小班常规教案 篇9
设计意图
虽然幼儿已经比较熟悉水果了,但是水果里面的样子形状却很少有人去关注了解,苹果的横切面竖切面是怎么样的?梨的横切面又是怎么样的?所以开展了这堂科学教学,让幼儿自己剖开水果,去发现水果身体里的秘密,了解水果内在的轮廓和花纹。一方面培养幼儿的细心观察力与比较,敢于探索;另一方面,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幼儿在生活中得到启发和教育。
教学目标:
1、认识不同水果直面、横切面的不同图形,建立水果与其切面的联系。
2、欣赏不同水果切面图形的`轮廓和花纹。 教学准备:
苹果、杨桃、桔子、梨、猕猴桃、桃子等常见水果,挂图 教学过程:
一、欣赏水果切面,初步尝试将其与水果匹配。
1.出示几种常见的水果切面图,初步尝试将其与水果匹配。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图片吗?这些都是水果切出来的图形,你们喜欢哪一个?
2.请幼儿大胆发言,讲述自己心中的想法。
师:我请你来猜一猜,这些漂亮的图案是什么水果切出来的? 二、观察水果切面
师:我发现孩子们的一件有些不一致了,有的说我胖的这张图片
是这个水果的切面,有的说是哪个水果的切面,那到底是哪种水果呢?我们来动手做一做吧,相信答案就会出来了!
1.教师取出苹果、梨和猕猴桃等水果,切出横切面,验证幼儿的猜测。
师:你找到答案了吗?这些水果的横切面是这样的,那我如果把这个水果竖着来切的话,会不会和刚刚切猪来的是一样的呢?也来一起试试看吧!
2.教师切出水果的直切面,将横切面与直切面放在幼儿面前,引导幼儿进行比较。
师:你们觉得这个横切面切出来的水果像什么呢?直切面切出来的水果又像什么呢?
三、使用书籍
使用第16页“水果切切切”,观看页面的水果切面图,并将水果与相应的水果切面连线。
四、找水果
教师请幼儿坐回到自己的位置,将位置上事先布置好的其他水果的图片,和这些说过的图片,请幼儿进行比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