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完整word版)锯齿波发生器课程设计实验报告2

2021-08-05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完整word版)锯齿波发生器课程设计实验报告2
(完整word版)锯齿波发生器课程设计实验报告2

锯齿波发生器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一、设计条件

1.可选元件(或自备元件):

运放:

若干 若干 若干

三极管:

电阻、电容、电位器:

2.可用仪器:万用表,示波器,毫伏表,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源 二、设计任务及要求

1.设计任务

根据技术要求和已知条件,完成对锯齿波发生器的设计、装配与调试。

控制

旋钮

锯齿波 发生电路 可调 放大 2.设计要求

(1)频率范围: 2000Hz 幅值范围: ±6V

上升边占总周期的3/4;下降边占总周期的1/4

(2)选择电路方案,完成对确定方案电路的设计。计算电路元件参数,选择元件,

画出总体电路原理图,阐述基本原理。(用Proteus完成仿真)

(3)安装调试并按规定格式写出课程设计报告书。

三、实验目的

(1)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使用方法。

(2)掌握用运算放大器构成锯齿波发生器的设计方法。 四、设计原理

(完整word版)锯齿波发生器课程设计实验报告2

锯齿波发生器

主要有迟滞比较器和RC充放电电路组成。比较器属于信号处理的一种,他的作用是将输入信号的电平进行比较,然后把比较的结果输出。实验采用的迟滞比较器的特点是:单输入增大及减少时,两种情况下的门限电压不相等,传输特性呈现出“滞回”曲线的形状。

根据交流电变成直流电的原理,该设计问题按先后顺序可分为锯齿波发生器(比较器、积分器)、可调放大电路、直流偏置(同向求和)电路,其流程图如图1所示。

输出uo 可调放大电路 偏置电路 积分器 由运放N1组成的电路是滞回特性比较器,输出矩形波,运放N2组成一个积分器,输出锯齿波。工作原理分析:运放N1组成的滞回特性比较器输出u01不是+UZ就是-UZ。比较器是在运算放大器同相输入端的电压0时翻转的,同相输入端的电压比0略大就输出+UZ,否则就输出-UZ。比较器的输入电压就是积分器的输出电压u02,设比较器初始时输出电压为+UZ,积分器在输入正电压作用下,二极管V2导通,积分器通过电阻R4对电容充电,运放N2输出线性下降的负电压,待输出电压u02达到翻转电压U’’时,比较器输出翻转,u01输出负电压-UZ。此时积分器的输出电压u02上升,二极管V2截止,积分器只有通过电阻R5才能使电容放电。由于电阻R5比R4大得多,电路的积分时间常数大大增大,输出电压

(完整word版)锯齿波发生器课程设计实验报告2

u02的上升速度就大大减慢。待电压上升到了翻转电压U’时,比较器输出再次翻转,u01输出正电压+UZ,积分器输出电压u02又会以较快的速度下降,达到U’’时又一次翻转,如此震荡产生。

(完整word版)锯齿波发生器课程设计实验报告2

五、锯齿波发生器电阻、电容的计算

锯齿波发生器电路如下:

(完整word版)锯齿波发生器课程设计实验报告2

设二极管导通的等效电阻可忽略不计,电位器的滑动端移到最上端。当U01=+时,D1导通,D2截止,输出电压的表达式为:

uO1UZ(t1t0)u0(t0)R3C

u0随时间线性下降。当u01UZ时,D2导通,D1截止,输出电压的表达式为:

u0(R31UZ(t2t1)u0(t1)RW)C

u0随时间线性上升。由于RW远大于

R3,u01和u0的波形如图(b)所示。

根据三角波发生电路震荡周期的计算方法,可以得出下降时间和上升时间分别为:

Ttt2R1101R2•R3C;

T2t2t12R1•(R3RW)CR2所以震荡周期为:

T2R1(2R3RW)CR2

将R1和R2设为电位器,则调整R1和R2、RW的阻值以及C的容量,可以改震荡周

期。调整RW的值可以改变的输出波形的占空比,以及锯齿波上升和下降斜率。

(完整word版)锯齿波发生器课程设计实验报告2

根据积分器的特点,锯齿波的转换须将时间常数设置的尽量小一点,可以选择C为0.01uf和0.1uf,稳压管稳压值为5V,电位器R1取20K,R2取10K,RW取5K,R3取100,R4取100,R5取10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