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蒙氏教育之人类需求与人类倾向
人类需求:
一什么是需求
需求就是想要做什么,如饿的时候想要去吃饭,困的时候想要去睡觉,事情做好后想要得到别人的认同和肯定等等,都是人们的需求,而人还有很多的需求。指的就是人在某种状态下极度缺乏某一东西的时候,就会产生需求。人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就包括人的吃喝拉撒睡。
需求的定义:
生物学定义: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人头脑中的反映。
二.什么是人类需求
人类需求的定义:人类最为自然、最为原始的属性,是人类作为一个物种无法回避,无法消除的特质,违背了人类需求,人类甚至连存活都无法实现,人类需求不仅是人类生活中需要满足的部分,也是促进人类生活与思维方式不断改进的原动力。
人和动物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动物拥有对环境满足的需求以确保生存的本能。而人类天生就有与环境保持正向互动的倾向人,如以前的时候人们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没有电灯的,人类因为需求不断的去发现,有了煤油灯,人们发现这样的灯不亮,于是后来有了电灯的发明,由此可见是人类的需求促使改变和进步。还有人的沟通方式的转变,最
早的是写信,后来是发电报,现在就是我们的电话,而且是越来越先进,功能也越来越多。
还有罐头食品的发现:军队打仗必须要有充足的食品供应。但是过去没有科学的保藏方法,军队携带的肉类、蔬菜和水果常常大批发臭、腐烂,造成短缺1795仑悬赏一万二千法朗征求军用食品的新鲜保 存法。直到九年后,亚培尔才找出了食品的密封贮藏法。亚培尔把已加热的食物放在坛子里封紧,再放到沸水中加热,从而达到了杀菌久贮的目的。后来,英国的朱兰将坛子换成了白铁盒,使这种保存食品的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和推广。 亚培尔不仅得到了奖金,为拿破仑解决了大难题,还使世人都能尝到新鲜、美味的各种罐头食品。
从这一些的案例中可见是人类的需求推动了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可见人类需求的重要性,人有了需求之后才会去进行研究。
三.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
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 。
按马斯洛的理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所组成,各种需要之间,有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之分;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将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境界或程度。 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它们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的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一) 生理需求(动物需求)
1.人类需要中最基本、最强烈、最明显的需求—生存(食物、水、吃、睡)
生理的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空气、水、吃饭、穿衣、住宅、医疗等等。若不满足,则有生命危险。这就是说,它是最强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层需要,也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强大动力。
2.一个缺少食物、自尊和爱的人会首先要求食物
食物是人生存的根本,我们经常会看到父母总是把食物让给孩子来吃,如果人连最基本的食物都不能够得到满足的话,其他的东西就无可言的。
3.只要这一需求还未得到满足,他就会无视或者掩盖其他的需求。
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而到了此时,这些已相对满足的需要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但是如果未得到满足的话就不会有后面的需要的出现。
4.包括:食物、水、睡眠、氧气等维持生命要素的正常运转的要素。
如果缺少了这一些的东西,人类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因此要保障这些因素的存在。
(二)安全需要
1.在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之后
当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后,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所以就要保障下一层次安全的需要。
2.避免危险和生活有保障,引申的含义包括职业的稳定、一定的积蓄、社会的稳定和国际的和平等等。
安全的需要要求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希望未来有保障等。安全需要比生理需要较高一级。
3.未能获得相应的满足时,会对个体的行为起支配作用,使行为的目标统统的指向安全。
这方面的需要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会影响孩子的任何的行为和目标。
(三)归属和爱的需求
1,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都获得了满足以后出现
在上面的两种需要得到了满足以后,这方面的需求就会出现。
2.倾向于维持稳定的人际关系:友情、爱情、亲情、同事之情
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
3.无法满足者会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异化感、疏离感及其痛苦的的体验。
社交的需要比生理和安全需要更细微、更难捉摸。它与个人性格、经历、生活区域、民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都有关系,这种需要是难以察悟,无法度量的。在这方面无法满足的话,就会不愿意与别人进行交往,会出现一些不好的心理,自己就会感到很痛苦。
4.有这种需要的人会开始追求与他人建立友情,即在自己的团体中求得一席之地。
有了这种需要就会很愿意与别人交往,想要在团体中得到别人的认同和肯定。
(四)尊重需求
1.在前三个需求满足后出现并支配人的生活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在前两个需要满足后就会想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
2.包括自尊和来自他人的尊重、功成名就
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总之,内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
3.自尊包括对获得信心、能力、本领、独立和自由的愿望;来自他人的尊重包括威望、承认、接受、关心、地位、名誉和赏识。
4.尊重需求的满足,将产生自信、有价值、有能力等等的感受,反之这一需要一旦受到挫折,就会产生自卑、弱小以及无能的感觉。
(五)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等级的需要。
1.当上述所有需求都获得满足之后出现。
2.对于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也就是一种使用自我的潜能得以实现的倾向。
3.人想要变得越来越像人的本来模样,实现人的全部潜能的欲望。
,如刚入园的新生幼儿来说,生理需要是人从一出生就开始的,首先的是要满足他的安全的需求,带领他去适应环境、熟悉环境、熟悉老师,让他知道老师是可以被依赖的,等到这一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会出现爱和归属的需要,这个环节会过渡的很快,因为他知道父母和老师都很爱他,如果是有一些的家庭环境的负面影响出来,如果是父母经常的陪伴幼儿的问题就不会出现,但是如果父母经常的吵架,幼儿的需求就会有问题,会出现孤独、不合群、会去干扰别人的一些倾向。面狂对这样的情况就要去做一些的家长工作,让家长知道这样的不好之处,进而去改变家长、改变孩子。这一需求满足后就是尊重需求,比如大带小、肯定、认同幼儿,帮助幼儿达到尊重,认为我是可以的,这些都满足后不经意间就会达到自我实现的需求。孩子为了做好会不断的去做。
四.蒙特梭利对于人类需求的分类:
人类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和精神需求。
生理需求:
1.对水、食物的需求
2.对温暖环境、安全环境的需求
3.通过满足生理需求,人类得以维持身体上的生理机能正常运转。
精神需求:
1、 对尊重的需求
2、 对自由的需求
3、 对信仰、宗教的需求
4、 对美的需求
5、 终极的、最高阶段的——对爱的需求(父母、朋友、爱人)
人类倾向:
一. 人类倾向的定义:
是一种驱使我们自发性的满足人类需求的情绪力量,这种力量使得我们对更高质量生活的追求变的容易,其力量可以引发自我发展的可能性,并且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赋潜能。
与本能不同
人类倾向有可能会被掩盖掉,但是本能却不能。
由玛利亚。蒙特梭利发现,玛利亚。马里奥逐步完善、澄清与解释。
了解人类的倾向是了解蒙特梭利教育的基础。人的发展倾向是与生俱来的,它和动物的发展倾向是完全不同的。动物的发展倾向很单一、很纯粹就只是为了活下去,为了生存。而人类的发展倾向是多元的,因为人类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除了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还要积极的发展自己。
二. 人类倾向的特质
1.可遗传并恒久不变.
只要是人就会有人来倾向,只是有些没有被引发出去,这种情形让人就算是好久没有去碰触他,但是还是能够去理解的,如钢琴你学会了,但是很长的时间没有去用,是不可能忘掉的还是会记起来,只是这需要慢慢的收取熟练。
2,自人类历史早期便存在
从原始时代、到部落时代、再到皇帝的时代,一直都是存在着的。
3.通过满足人类需求得以发展
满足人的需求就会诱发他的发展的倾向。
4.在儿童身上更加的明显。(在孩子长大后仍然存在)
如孩子在很小的时候还不认识数就有分辨量的特质,如手里有两把糖,一手有两块、一手有很多,如果把两块糖给幼儿,他就会盯着你手你的那一把糖一直的看。
5.每种人类倾向是互相关联的。
人的每种的倾向是互相联系的,而不是单独的而存在的。前一倾向的发展为后一倾向做着准备。
6.是推动人类和世界变的更好的动力。
三.人类倾向与人类发展的联系
1.人类需求是根植于人类的特质
人类的需求是人类发展的需要,只有人有了需求之后才可能进行发展。
2.人类倾向帮助我们更有效的、更好的满足我们的需要
需求是动力,倾向就是满足动力的一个方法。
四.人类需求的两大分类
过程导向型人类倾向:
创造导向型人类倾向:过程导向型人类倾向
指的是人只要存在某种行为,做某事的时候就必须有人来倾向。过程取向是一种日积月累,越来越好,是显性的行为。是一种内在的能量,是基础逻辑性的行为形成过程。过程倾向每次做的过程都在积累逻辑性的经验。
1.工作(活动)
这里指的不是挣钱养家、教具的操作,而是参与到哪件事情,这件事情的规模可大可小,人数可多可少,但是一定得参与,0-6岁的时候很明显,孩子会想要去参与,就算是不合群的人也有想要参与的东西。
良好的工作习惯和行为,成人帮助儿童,环境塑造儿童,儿童利用动作来扩展期望,动作帮助儿童心智发展。
1. 专注力
专注不是一种能力是一种状态,专注力在工作活动中形成,是需要一个过程。人类天生就有一种感兴趣的能力,人只要进到工作中就会全神贯注进入专注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将经验转化成自己的但过量的给予生活元素。大脑就像跑马灯,就形成不了专注力。
专注力的过程产生是感兴趣——好奇心——专注。
孩子感兴趣曾经听到的,曾经做过的。也就是孩子对已有的经验感兴趣,旧的经验让孩子有安全感,有熟悉感。就像正在哭闹的孩子,如果听到妈妈的声音就会停止哭声。这点在处理新生入园前的分离性焦虑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3岁左右的孩子,对于新的环境会产生害怕和恐惧。对于这种恐惧的处理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是无济于事的。我们经常会看到有的老师用歌声,游戏暂时性的消灭了孩子的哭声。但是当歌声、游戏停止,孩子又会再次的哭闹,而且这次的哭闹比上次还要凶。如果我们让孩子“既来之,则安之”。那么这种焦虑的处理就是让孩子重新建构经验的过程,并使得孩子习惯性的定点满足。对于哭闹的孩子,在蒙特梭利教室里一般是这么处理:
专注力是天生使然的,小孩从小就会观察环境,倾听环境。有可能会很短,当在环境中有准备的引导和培养加上外界的刺激,专注的时间就会加长。但有时儿童天生的专注会被抹杀和砍掉。环境中不利因素,以及家中常做一些使得不必专注的事情。就像有的孩子从来不会听大人讲话一样。他不会听成人讲话是因为他认为自己没有必要听。因为成人一切都给他安排妥当,都会替他完成。家长的过渡操心就会使得孩子变懒,就会失去主动做的积极性。对于这种孩子,要家园步调一致,共同找回他专注的形态。家长要放手并鼓励孩子自己去做,言语上的包办代替也要减少。家长和教师达成教育共识,帮助孩子自己去发展自己。有些老师也在无形中破坏孩子的专注力,像唠叨型的老师,给与孩子的语言提示过多,就会影响孩子主动的思考,就会失去专注力。无目的唠叨,会使得孩子对于任何事情都抱有无所谓的态度。有目的唠叨是不给孩子成就感“不可以这么做。”孩子就会没有自信,主动做的积极性也会消失。因此,外界的刺激,加上成人的准备就成为诱发专注力的重要点。
2. 重复
挑战对孩子是一种不同的想象。孩子面对挑战,专注力就会形成。但必须重复的动作才能掌握技巧。有秩序,有系统的完成工作。在不断看,不断做和重复的过程中,孩子手眼协调得到发展,对事物内在更加了解。
重复的过程是幼年期儿童所特有的心理行为。成人要让幼儿喜爱重复,而不是一味的固执或一成不变。如走线的训练是专注训练的基础活动。让幼儿瞬间集中,教师在指导过程中,鼓励、赞美肯定让孩子有自信。让孩子拥有成就感,给孩子赋予有挑战性的走线目标,让孩子喜爱走线,就会愿意去重复,重复行为就起到作用。
在敏感期的时候幼儿也会去重复的去做,因为敏感期的驱使,如洗手的这个工作孩子就很愿意去反复的去做,在班上的时候就会发现有的孩子洗手的时候就会反复的打肥皂、洗干净,在不断的重复着这样的过程。这个工作中让幼儿获得了重复感,敏感期驱使孩子去达到自我满足。
3. 精准
孩子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因不断重复达到精准为止。这是许多对儿童行为研究者的共同看法。在不断的重复的儿童行为里,大部分的时间是儿童在心里进行着环境与生活经验的比较和总结。这个过程让儿童的行为能力不断增强,扩大。所需要的就是精准和准确的能力。
他是与重复同时发生、同时出现的。 儿童精准、准确的能力是来自五觉对环境的判断和吸收的能力。这是透过儿童生命内在驱力的作用。驱使儿童对外进行探索和发展的过程。儿童从藉由在生活中不断的练习和肢体的动作来建构对外在世界的认识。
5.自我完美
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自我寻求完美的意识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性。当儿童掌握了基本的环境生活能力后,追求更好的,完善的人的目标同人内心的自我完美心理就开始对人自身行为的发展起作用。这个心理行为的发展就同美国马斯洛所说的人类的需要层次理论所说的一样:这就如同幼儿入幼儿园的需要层次。刚入园是急需满足的是生理的需求,就像吃饭和入厕。通过自己尝试去做心理得到满足,对环境有了安全感。慢慢熟悉后他开始寻求玩伴,成为群体的小领导者。这是他社交的需要满足。然后是和老师、同伴间的尊重到自我完美的实现。 从生理的需要到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不断积累的过程。生理、心理发展的不同,自我完美的程度也不同。自我完美是阶段性的,受学习和心理特质的制约。
4. 模仿
大人也会这样的行为,只是幼儿学的很快一学就会,如教师进行教具的演示有的幼儿能够学会,但是有的幼儿就不能够学会,那是因为时候幼儿的心智、动作的成熟度都还不够,让幼儿进行学习还有些的早,教师可以根据这一些的表现进行判断,幼儿的课程可否进行下去。教师要演示工作给幼儿看,让幼儿通过模仿进行学习,他的行为倾向也出来了
如,在班上的时候会发现如果是幼儿集体的坐在一起,如果是有一位幼儿做了一件事情,其它的幼儿就很容易去进行学习,所以幼儿期的模仿也是一种不加区辨的模仿,成人要对幼儿模仿的行为的好坏及时的进行告知幼儿,不正确的行为要及时的进行制止,以免不好的行为的延续。一个孩子可能做错了某件事或大吵大闹,比如,躺在地板上又 是笑又是叫,其他孩子可能会学着他的样子,甚至会更进一步。这 种行为会在儿童群体中传染开来,甚至可能传到班级之外。这种 “群体本能”可能会使大量儿童表现反常,做出违反社会常规的行 为。这种模仿行为会使个体的缺陷传播给其他人,最终导致整体退 化。这种
退化越严重我们就越难以把儿童拉回到正轨上来。但是, 一旦我们把他们拉回正轨,所有的不良表征都会随之消失。
5. 好奇心
他是人最为明显的行为倾向, 成人的好奇心不会那么的明显,体现在对某种熟悉的领域有新的东西出来的时候会有好奇心,孩子由于经验的欠缺,对于任何的事情都是很有好奇的,兴趣是一个有经验的过程,但是好奇心可以没有任何的经验,只要他对这件事情产生好奇就可以了。好奇心驱使幼儿建构安全感、熟悉感的一个过程,但是如果好奇心给幼儿带来无聊和恐怖的话,幼儿就不会再有好奇。
如教师在对幼儿进行示范教具操作的时候,第一次的示范一定要是有趣的、表情丰富、语言生动,不要过于的平淡,引不起幼儿的好奇的话,幼儿就不会有好奇心,就不会愿意去做这件事情,如果教师的第二次的演示还是没有引起幼儿的兴趣的时候,下次的示范就要换一位老师来示范,让幼儿对另外一位老师引起好奇,进而引起对教具的好奇,愿意去进行这个工作去做。
6. 自我保护
人类需求中的一种,这种需求就算是不经意引发也会呈现出来的。就像蒙特梭利教室里的新生,他们来到这里首先要学会在教室里生存,在这个过程中会保护自己,熟悉教室的环境后才会有安全感,才会有主动探索行为的出现。
(二)创造性导向型人类倾向
满足人类创造需求的时候,但是不明显,有别于别人的想法,有别于别人的做法
1.方向感(次序、逻辑、定位)
指的是环境中定位和存在,是做事的流程、逻辑和顺序的一个发展。方向感也是本能的,它是学习的第一件重要的事情,必须要辨认,标识事物必须知道从何处开始,继续往何处及结束于何处。人类自出生开始就开启了方向感,是与其母亲的联结。在以后的生活中无不离不开方向感。日常生活的种种本能的联系自然规律生活经验的归属性。
如在生活中的一日流程、各区的每个工作的演示流程,都会按照秩序做,满足幼儿做的要求从而把方向感引发出来。
2.探索(对未知发现的过程)
蒙特梭利将探索视为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探索是人类活动中主要的力量。儿童从出生的那一刻,便开始了探索环境。就如出生时的第一声啼哭就是孩子从母体的环境和外界环境比较后的结果,这其实就是一种探索后的行为。
探索就是从未知领域中寻找未知的,孩子如果没有感受探索的欲望,他就不会有欲望。
儿童在探索方面有两层目标:透过探索环境发展脑部并锻炼体魄。适应生下来的所属的团体。所以没有人能为我们学习,我们也是不能教小孩,小孩不是跟成人学习的。小孩在环境中探索并发现知识,将其取回备用,以便找到满足需求的种种资源。
4岁前的孩子并未社会化,探索的行为活动很明显。教具就放在那里,孩子想试试看,自己动手做,就有了创造性的探索。当他有了经验后就出现了想象。刚出生的婴儿,对声
音、光线、味道探索就已经开始,在不断的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自然而然的就会获得经验。透过经验,环境和自然的比较过程熟悉对应的过程,内在发展的倾向学习的冲动性就会暴漏,接下来就是主动性探索行为的出现。
如教师再进行教具的演示的时候一定要表情丰富,要有让幼儿发现新大陆的感觉,引发孩子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但是如果没有引发的话,孩子就不会有探索的倾向。
3.秩序感
秩序感就是物有定位,秩序在孩子生命中有极大的影响力,孩子透过活动循序渐进的发展出逻辑和条例思考的能力。在预备的环境中加强了孩子秩序与变为他的自然倾向,使孩子能信心十足。目的在帮助孩子运用人类能量解决生活中遭遇到的失败与失望。就像小孩在以前固有的地方找不到饮水机就会表现出哇哇大哭,这不代表他不去做,而是他没有经验不知怎么做。对于这种情况的解决就是要重建小孩的经验。同样的道理,对于小孩来说,教室的环境不能随意的变动。因为变动的环境会给孩子带了不稳定感,孩子会感到焦虑。以前固有的环境改变,孩子大脑中的秩序也改变了,孩子就会乱了方寸不断重复的找安全。这样子的话,孩子就失去了创造的动力之源。
在解决新生入园问题,初次的印象相当重要。当孩子认为这个新环境与家中的感觉差不多,旧经验的反雏就会使孩子有安全感。接下就是鼓励他自己做照顾自己的事情,去探索环境中的秩序,然后建立对环境的认同。继而找到环境中稳定的可遵循的东西。从而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这样孩子对环境的稳定性就会很高。
4.沟通
透过沟通,人类才得以互助合作,解决共同的问题。透过书面及口头的语言沟通,才可以将累积的智慧传给下一代。语言的发展是一种神秘的现象。
孩子会主动与人沟通,沟通是要有经验,沟通能够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了才会出现创造性的倾向。当然,与孩子的沟通应该是平等的,真正的人与人沟通。就拿孩子完成纸上作业这个后续指导来说,纸上作业填写指导者的过程就是创造教师和孩子沟通的过程。如果教师在这里只是机械性的、单项的命令,那么孩子就不会与你交流和沟通,同时也挫败了孩子想表达的积极性和勇气。所以,在与孩子交流和沟通时,教师要注意细节,先肯定孩子的努力,然后给孩子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也就是说给孩子提出下一步的发展目标。
因此,沟通需要有满足,要有成就的工作的赞美和肯定。当然还要局部性的肯定。用肯定带动孩子沟通的主动性。
5.运动(大肌肉、小肌肉)
我们尤其错误理解了运动在孩子童年时期的作用。一系列的错误的观点 使我们忽视了运动的真正作用。在学校里,我们更注重智力教育, 却忽视了运动的作用。我们仅仅冠之以“练习”、“身体教育”或“游 戏”等名称,却忽视了运动与心理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
实际上,人只有通过肢体运 动才能表达自己的意愿。如果我们对动物进行观察就会惊异地发现,它们只能通过运 动来表达自己。人忽视运动似乎有点不大合乎逻辑。
孩子很愿意去跑、去动,尤其是小年龄阶段的幼儿,他也很愿意去做,如在进行环境照顾的时候就会发现3-4岁小一些的孩子就会主动的去做,但是5岁以上大一些的孩子就不会主动的去做,可能在老师的引导下或是有某种奖励的措施的时候他才愿意去做。但是
如果幼儿有的时候会不愿意去动是因为需求得不到满足,孩子就不会有倾向,也可能是孩子累了不愿去做了,一方面老师可以利用威逼利诱的方法,还可以用奖励的方法,再去调动起孩子,让他愿意去做。
6.抽象
抽象是指把实际的物品理解成具体的体质转化为抽象的精髓。这个过程是不用带实体的。如果,孩子看到鸟巢,便联想到家, 联想到一个庇护所。看见动物的毛皮便联想到保暖,抽象的能力必须坚持从具体的实际的物品。
指见过某样东西会在脑海中浮现出来,抽象是来源于现实的,抽象是形成一个概念,是需要语言协助进行建立的。
8.想象
有抽象的能力才会有想象。抽象元素集合在一起,应用到另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就形成想象利用抽象元素形成想象。这必须与真实的经验相结合。想象会创造出现实中不存在的事,也需要借助语言的部分。
7. 独立
包括心理独立:就是我那个自己做决定
生理独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成人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让孩子自己去做,如果什么事情都不让幼儿去做的话,
他就不会有独立的倾向。
8. 社会性
例如:狼孩的事例,他具有的是狼的社会性,因为他和狼是生活在一起的,在敏感期的时候要通过社会没回去进行诱发,没有诱发就不会出现。
9. 数学性心智
人生来就具有,具体的表现在数数的方面,这是人特有的虽然所投经过训练也能够进行数数,但是够数不出量的概念,人会数出量的数概念如10个1就是10等。
结语:
“……我也反对自己被推崇为本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家,事实上我所做的不过时研究儿童,搜集并发表他们所给我的,这就是蒙特梭利教学法,充其量我只是孩子的代言人。
——玛利亚.蒙特梭利
《新世纪的教育》第一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