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核医学影像医师模拟题2021年(18) (总分97.XX99,考试时间120分钟)
A1/A2题型
1. 阳性显像的影像特征包括( )。
A. 病灶区呈放射性分布稀释或缺损(即“冷区”)
B. 正常脏器和组织细胞显影,病变不显影
C. 能显示出该脏器和组织的形态和大小
D. 病灶显影,而正常脏器或组织不显影
E. 多能反映脏器、组织功能
2. 准直器与脏器的距离对图像的影响包括( )。
A. 距离越近,灵敏度越低
B. 距离越远,分辨率越高
C. 距离越远,灵敏度越高
D. 距离越近,分辨率越低
E. 距离越远,分辨率越低
3. 用正方形探头的旋转γ照相机作一次SPECT,在不采用图像模拟放大的情况下,重建的横断层图像的最大数目是( )。
A. 等于旋转半径的平方根
B. 1
C. 等于投影数的倒数
D. 等于矩阵的行数
E. 是截止频率的2倍
4. 关于图像模式的计数容量,说法正确的是( )。
A. 字模式图像中每个像素的计数容量是65535
B. 像素深度为两个字节的数字图像称为字节模式图像
C. 字节模式图像中每个像素的计数容量是512
D. 字模式图像中每个像素的计数容量是256
E. 像素深度为一个字节的数字图像称为字模式图像
5. 针孔准直器的特点包括( )。
A. 增加准直器与器官的距离,图像大小不变
B. 缩小准直器与器官的距离,图像可放大
C. 增加准直器与器官的距离,图像可放大
D. 缩小准直器与器官的距离,图像可缩小E. 图像大小与准直器距离无关
6. 早期显像和延迟显像的时间分割点是( A. 4小时
B. 2小时
C. 3小时
D. 2.5小时
E. 5小时
)。
7. 将核医学的代谢或血流影像与CT影像进行匹配分析的专用名称是( )。
A. 图像融合
B. 影像比较
C. 功能解剖影像
D. 图像匹配
E. 多功能显像
8. 对图像作平滑滤波可以降低图像的统计噪声,但过度的平滑滤波有副作用,其副作用是( )。
A. 降低γ照相机的灵敏度
B. 使存储图像所需的存储空间变大
C. 产生星状伪影
D. 降低图像的空间分辨率
E. 降低γ照相机的能量分辨率
9. 用计算机采集静态图像时要用大的图像矩阵的原因是( )。
A. 大的图像矩阵处理时间短
B. 大的图像矩阵可节省计算机的存储空间
C. 大的图像矩阵采集速度快
D. 大的图像矩阵可避免图像空间分辨率损失
E. 以上都不是
10. 既能缩小又能放大图像的准直器,是何种准直器?(A. 平行孔准直器
B. 针孔准直器
C. 汇聚孔准直器
D. 发散孔准直器
E. 高能准直器
11. 如出现可疑的冷区,应采取的进一步处理是( )。A. 用铅皮屏蔽冷区后再采集
)
B. 重新注射显像剂后再采集
C. 除去疑有污染的物品或清洗皮肤后再采集
D. 隔日后重做
E. 检查有否引起衰减的物品
12. 从图像滤波的观点看,重建断层时采用的斜坡滤波与窗口函数相乘的方法,是为了实现( )。
A. 时间平滑
B. 低通滤波
C. 恢复滤波
D. 最佳滤波
E. 反滤波
13. 放射性探测器置于体表的一定位置显示某脏器的影像叫做( )。
A. 动态显像
B. 平面显像
C. 断层显像
D. 局部显像
E. 阳性显像
14. 在动态时,选用较小矩阵是为了( )。
A. 使脏器放大
B. 提高的速度
C. 增加放射性活度
D. 提高图像的分辨率
E. 提高检测的敏感性
15. 一般认为,延迟显像是指显像剂注入体内(A. 6小时
B. 1小时
C. 4小时
)以后所进行的显像。
D. 2小时
E. 8小时
16. 肾动态显像时,其动态相采集最佳速度是( )。
A. 每帧2~4分钟
B. 每帧2秒
C. 每帧30~60秒
D. 每帧10~20秒
E. 每帧5分钟
17. 数字图像基本单元的名称是(A. 灰阶
B. 二进制数
C. 八进制数
D. 二叉树
。
)
E. 像素
18. 在将γ照相机的图像数字化的过程中,计算机采集图像的方式是( )。
A. 在γ照相机启辉信号的控制下逐次采集有效的闪烁事件
B. 按从上到下的顺序采集
C. 从图像中心开始采集
D. 按从左到右的顺序采集
E. 以上都不是
19. 下列不是决定平行孔准直器分辨率和灵敏度的参数的是(A. 孔形状
B. 孔径、有效孔深
C. 孔间壁厚度
D. 针孔的大小
E. 放射源与准直器距离
。
)
20. 有关图像的列表模式采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采集时无时标
B. 每次有效的闪烁事件使图像矩阵中的计数增加1
C. 每次有效的闪烁事件在列表中占据单独的存储单元
D. 从列表模式数据中产生图像时还需作模拟—数字转换
E. 在生理信号的控制下开始对位置信号作模拟—数字转换
21. 如果γ照相机视野为正方形,而且视野将数字图像完整填充,粗略计算像素宽度的方法是( )。
A. 视野的宽度除以图像模拟放大倍数的平方
B. 视野的宽度乘以数字图像矩阵的行数
C. 视野的宽度除以图像模拟放大倍数
D. 视野的宽度除以数字图像矩阵的行数
E. 以上都不是
22. 显影范围仅限于身体某一部位或某一脏器的显像叫做( )。
A. 动态显像
B. 阳性显像
C. 断层显像
D. 阴性显像
E. 局部显像
23. 显像装置围绕体表作360°自动旋转连续或间断信息,叫做(A. 全身显像
B. 动态显像
C. 局部显像
D. 断层显像
E. 多方位显像
24. 下列不是引起伪像的原因的是( )。
A. 脏器功能异常导致的影像异常
。 )
B. 采集能量设置错误
C. 衣物或皮肤放射性污染
D. 金属物品引起的图像改变
E. 错误的放射性药物
25. 动态显像时,显像剂在体内运转速度较快者,要求( )。A. 速度减慢
B. 的时间间隔缩短
C. 速度逐渐减慢
D. 的时间间隔延长
E. 时间和速度没有影响
26. 用计算机采集动态图像对要用小的图像矩阵的主要原因是(A. 小的图像矩阵处理时间短
B. 小的图像矩阵可节省计算机的存储空间
。
)
C. 动态图像的空间分辨率不高
D. 小的图像矩阵可避免图像空间分辨率损失
E. 小的图像矩阵计数容量高
27. 显像装置沿体表从头至脚作匀速移动,将的放射性显示成为一帧影像叫做(A. 动态显像
B. 全身显像
C. 介入显像
D. 平衡显像
E. 阴性显像
28. 一般认为,早期显像是指显像剂注入体内后( )以内的显像。
A. 6小时
B. 30分钟
C. 4小时
。 )
D. 2小时
E. 8小时
29. 平行孔准直器与图像质量的关系是( )。
A. 孔径越小,灵敏度越差,而分辨率越差
B. 孔径越大,灵敏度越差,而分辨率越好
C. 孔径越小,灵敏度越好,而分辨率越差
D. 孔径越大,灵敏度越好,而分辨率越差
E. 孔径大小与灵敏度、分辨率无密切关系
30. 显像剂在脏器组织和病变组织内达到分布平衡时所进行的显像叫做(A. 静态显像
B. 平衡显像
C. 介入显像
D. 动态显像
。 )
E. 阴性显像
31. 运动或药物负荷显像是为了( )。
A. 了解脏器或组织的贮备功能
B. 提高图像的分辨率
C. 鉴别病变的良、恶性
D. 了解脏器的血流
E. 加快显像剂的排泄
32. 有关图像的帧模式采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采集时加入时标
B. 每次有效的闪烁事件使图像矩阵中的计数增加
C. 每次有效的闪烁事件在图像矩阵中单独占据一个像素
D. 帧模式采集不能获得静态图像
E. 在生理信号的控制下开始对位置信号作模拟一数字转换
33. 通过药物、运动或生理刺激干预以后,再进行的显像叫做( )。
A. 阴性显像
B. 静态显像
C. 介入显像
D. 平面显像
E. 阳性显像
34. 如果视野将矩阵完全填充,且像素不是正方形,则像素的宽度等于(A. 视野的高度除以矩阵的行数
B. 视野的宽度除以矩阵的行数
C. 视野的宽度除以矩阵的列数
D. 视野的高度除以矩阵的列数
E. 视野的高度乘以矩阵的行数
35. 来自γ照相机的信号经过哪种器件变成计算机的信号?( )
。 )
A. 数字-模拟转换器
B. 电压-电流转换器
C. 变压器
D. 模拟-数字转换器
E. 放大器
36. 动态显像时,显像剂在体内运转速度较慢者,要求(A. 速度逐渐增快
B. 的时间间隔缩短
C. 速度增快
D. 的时间间隔延长
E. 时间和速度没有影响
37. 肝胆动态显像时,其采集的速度应根据情况采集( A. 20~30分钟一帧
)。。
)
B. 30~60秒一帧
C. 5~15分钟一帧
D. 1~2分钟一帧
E. 30~40分钟一帧
38. 脑脊液间隙显像时,注射显像剂后的采集时间最好为(A. 5、15、30、60分钟及3、6、24小时
B. 5、10及60分钟
C. 3、6及24小时
D. 1、3及6小时
E. 1、3及24小时
39. 对于可疑的热区,应如何进行鉴别?( )
A. 用铅皮屏蔽热区后再采集
B. 重新注射显像剂后再采集
。 )
C. 除去疑有污染的物品或清洗皮肤后再采集
D. 隔日后重做
E. 对热区部位进行定量分析
40. 设置采集软件的线性采样率必须保证采样率是所期望图像分辨率的(A. 4倍以上
B. 1倍以上
C. 3倍以上
D. 2倍以上
E. 5倍以上
41. 各器官的血流显像应在注射显像剂后以多长时间间隔采集?( )
A. 每6~8秒采集1帧
B. 每1~2秒采集1帧
C. 每4~6秒采集1帧
。 )
D. 每2~4秒采集1帧
E. 每8~10秒采集1帧
42. 不产生图像失真的准直器是( )。
A. 平行孔准直器
B. 针孔准直器
C. 汇聚孔准直器
D. 发散孔准直器
E. 低能准直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