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河北省脱贫产业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

2022-06-27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河北省脱贫产业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
信息版2021.09现代经济河北省脱贫产业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

贾博炜

张紫嘉

杨梦溪

(河北金融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要:在脱贫产业层面,河北省将特色产业、科技创新、新型脱贫产业等项目作为优先监测研究对象。政府主导下助推

新型特色产业脱贫,在后扶贫时代发挥着重要促进作用。基于项目的特殊性,脱贫产业未来可持续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对此,项目通过研究河北省脱贫产业现状,寻找问题,探索未来发展路径。

关键词:河北省;脱贫产业;可持续发展;后治贫时代

课题项目:本文为河北金融学院2020年大学生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项目名称:河北省脱贫产业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编号:DXSKYY2020012。

一、脱贫现状

在产业链支撑层面,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高新技术数据服务、新型企业经营管理方式、主体推动等新项目优先偏向于监测研究对象。对于自主经营能力低或因自然灾害、销售市场等因素引发贫困风险的目标对象,政府和市场通过改善农业生产生活资料供给、特色产业文化培训宣传、农产品与市场接轨和产供销衔接等手段,降低具有贫困风险的对象再次深度贫困风险或提高风险对象产品耐力和市场需求,逐步形成产销两旺的发展趋势,解决生产发展和农产品库存积压等问题。

(一)特色产业

近年来,河北省政府加大特色产品产业的发掘力度和宣传培养力度,持续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不断完善特色产业输送链。重点培育7746个脱贫村的11786个优势品类,使河北省特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且特色产业发展带来的效益与经验可以完美应用到脱贫产业经营质量管理、缩小短板、权益分配、政策精准落实等方面。目前,河北省脱贫地区已经建成并投入发展了菜蔬、特色杂粮、中药材、板栗、优质苹果等多个特色产业带,形成平泉香菇、临城核桃、围场马铃薯、迁西板栗、深州蜜桃等一批乡村特色产业以及张家口张杂谷、阜平香菇、内丘苹果、隆化肉牛、青龙特色林业、魏县构树、涞源光伏等特色产业典型。

(二)新型脱贫产业

河北省的新兴产业主要涵盖高端设备制造、生物制药、信息通信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的生产等。近年来,河北省政府为了强化在生物制药领域的市场竞争力,加大了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扶持力度,支持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开展现代中医药研究与培训;另一方面,在新能源产业建设方面,河北省在当地建立了大量的新能源产业聚集区和产业基地。但是,作为中国目前最大的钢铁生产省份之一,河北省的经济建设发展仍主要依赖于第二产业,尤其是对重工业的依赖,导致了河北省对生产性服务行业重视程度的不足,对产业升级和

新兴产业的投入拉动力度仍然相对较小。

(三)法律宣传推动

在河北省司法机关与省乡村振兴局实施联合治理计划期间,河北省乡村振兴局于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乡村振兴,法治偕行”工作,依托司法机关和省乡村振兴局所特有的法律与行政职能,为农户们提供法律、行政、经济等方面的知识培训与问题顾问,通过提高农户自身法律等战略知识意识,建立强有力的法制建设保障。提供高质量的战略教育,恢复农村公共安全的法律知识和可靠的服务保障。进一步落实“恢复农村治安”计划,履行司法职能,通过法律服务支持农村恢复治安,加强基层服务管理,随着智能化法律服务的快速发展,覆盖农村的各种公共法律服务模式开始出现。

二、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河北省的扶贫特色产业还是会存在一种相当严重的脆弱性和社会的不稳定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脱贫产业结构有待加强,有较强的脆弱性与不稳定性

企业与广大农户共同构建了促进脱贫攻坚战产业发展的双重利益主体,二者之间已经建立起既相互合作又彼此博弈的局面。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最重要的先决条件便是千方百计有效增加了广大农民的接受率,但由于一些产品利润比较低下以及农村特色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信息不平衡,导致两大利润主体的地位不平衡,农业生产经营企业在整个贸易活动中仍然处于绝对的竞争主导地位,农户的核心竞争力和主体地位不断被削弱。从中获利的概率很低。无论是在企业的特色产品生产、企业的经营上还是在特色产品销售上,企业均希望通过自身的特色产品优势取得更多的利润和收益,而且在此相比之下,农户通过这些产品所能取得的收益更少,违反了政府对于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的支持初心。

(二)脱贫产业培育仍处于初级阶段

由于部分贫困地区在产业发展规划、科技行为规范、人

062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现代经济力资本等各个领域的跟进措施做不到及时,导致了部分地区和县、村级产业的发展还不稳定而且产业发展形式简单,仍然还是处于初级阶段,未能建立起完整的产业链条,因此农村地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相对薄弱。由于企业具有规模小、市场占有率低等优势,与其周边市场上的产品相比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又因为各自的经营主体之间难以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融合,没有较为明显的差异性和分工,难以根据自己的地域和特征准确界定生产主体等诸多因素,也间接地影响了脱贫攻坚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贫困户脱贫惰性较强

作为促进广大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最终直接受益者和主体,贫困户不仅是直接推动不断提升其精准脱贫工作成效、摆脱其贫困发展现状、全面融入建设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动力关键,其自我协调发展责任意识无疑更是推动摆脱贫困的重要精神基础和它的内生强大动力。虽然己经初步成功地完成了从“输血式”产业扶贫工作到“造血式”产业扶贫这个工作发展方式的典型转化,但由于“输血”扶贫时期的时间过长,导致许多农村贫困户依然完全继承了以前地方政府对于帮扶脱贫工作的一些传统政策认知和工作模式,脱贫的被动惰性比较强。这些突出问题既严重挤占了2020年河北省各级财政支持扶贫的专项资金,又大大减少了财政扶贫专项经费的管理投入,降低使用管理效率,还在一定程度上直接严重影响了河北省脱贫致富攻坚特色产业的进一步有效开拓。

(四)龙头企业带动脱贫产业发展能力不强

一是部分扶贫企业的宗旨并不是以帮助当地的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作为其企业自身发展的目标,而是以社会帮扶项目为名,旨在通过借助地方政府的扶贫补贴资金和其他低息贷款或者其他优惠税收政策等方式来套取扶贫补贴资金。二是农村精准扶贫项目中的企业大都是沿袭了传统的经营方式和理念,健康、绿色、无公害的安全生产意识相对落后,从而直接导致了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与社会要求的脱节,降低了企业的社会经济效益。三是从财务和管理的层面上角度来看,扶贫企业的整体管理机制不完善、管理技术和人才的相对匮乏、现代化的企业体系尚未形成等诸多原因都抑制了扶贫。四是扶贫项目中企业获得的利润回报有限,这也降低了企业自身发展的积极性。

信息版2021.09员、保洁员等。在公益岗位的政策下,增加了贫困户就业的机会,提高了贫困户的可持续的稳定的收入,从而使贫困户脱贫,促进脱贫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对脱贫产业金融体系的扶持

对各种各样的扶贫金融机构和产业实行不同的监管方式,进一步提高对脱贫产业的不良贷款率的容忍程度,降低农民和脱贫产业的还贷款压力。简化贷款流程,推动农民和脱贫产业进行金融贷款,提高效率是很重要的因素。建立比较完善的免责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形成比较完善的金融免责机制,让农民和产业愿意贷、敢于贷。加强金融保障措施,积极向扶贫产业和贫困地区宣传参保意识,让农民和企业建立参保观念。通过因地制宜、差异化的投保方式,提高对意外风险的防控,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各级政府发挥管理主体的责任,及时催促农民和企业按时还款。地方政府要与金融机构签订完善和可以实行的贷款合同,在贷款协议中明确贷款双方的责任,防范在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金融风险,使脱贫产业形成可持续的稳定的发展态势。

(三)深化基层党组织的桥梁作用

在基层发展的过程中,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人才不足。因此提升基层党组织的人才素养是非常重要的。努力将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人员、乡村能人等一批有知识、有能力的人吸收到基层党组织,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桥梁作用。扩大基层党组织的人才素养,有利于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和执行力,提高和巩固扶贫成果。基层党组织要及时并且全面了解农户的需求、解决农户和脱贫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化解脱贫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把可持续发展放在第一位,激发农户和脱贫产业的发展潜力,吸收更多有能力、有潜力的社会力量加入到脱贫攻坚的道路中来,使脱贫产业形成可持续的稳定的发展态势。

参考文献:

[1]郝登明.振兴畜牧产业发展特色农业[J].农产品加工,2014(02):21.

[2]马榕,丁声俊.大力振兴中国木本油特色产业[J].农业展望,2013,9(10):51-54.

[3]*.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7-09-01(001).

[4]王俊英.宁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研究[D].银川:宁夏大学,2016.

作者简介:

贾博炜(2000.04-),女,汉族,河北保定人,河北金融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在读,专业方向:金融学。

玺(2001.07-),女,汉族,河北邢台人,河北金融学

院国际教育学院在读,专业方向:金融学。

张紫嘉(2000.08-),女,汉族,山东聊城人,河北金融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在读,专业方向:金融学。

杨梦溪(1989.09-),女,汉族,河北保定人,河北金融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教师,专业方向:区域经济。

三、对策

(一)推进各方的利益联结

在明确农民合作组织关系产权方面,合作社的个人产权、普通农户和依托投资主体之间的产权关系不太明确。脱贫产业将贫困户的土地进行大规模收购后,应该首先考虑到让贫困户进行种植和管理。与此同时派遣专业技术指导员进行专业指导,使贫困户掌握其中的技术方法,提高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在农作物成熟之后,保底收购,形成可持续的脱贫模式。

继续实施增加公益岗位的方法和政策,例如:林业管理

063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