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分析了财务管理理论的构成要素,归纳了知识 经济 时代财务管理的内容,探讨了构建 中国 特色的 企业 财务管理目标理论的特征和评价,以期加强领导及企业员工对财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促使企业不断 发展 壮大。 一、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系统要素 构成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系统要素主要包括:什么是财务与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如何产生的;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什么;财务管理管什么;如何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这五类问题可以由财务管理的本质、假设、目标、要素、程序和方法这五个基本理论要素来回答。 (一)财务包括财务活动的组织与财务关系的处理,其本质是对本金投入产出活动的组织及其所形成财务关系的处理,财务关系以财务活动为载体。财务管理是企业为实现既定目标,对生产过程中所需资金的筹集、使用、分配,以及贯穿于全过程的预测、决策、计划、分析、控制进行全面管理的活动,其核心是对资金及其运动进行有效管理,其本质是一种理性行为。 (二)财务管理假设说明财务管理的发展基础和产生原因,它是联系财务管理的本质、目标、要素、程序和方法等理论要素的中介。财务管理假设是由若干独立假设共同组成的连贯一致的体系。它可按财务管理的空间、时间、环境、行为来构建,包括财务管理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有效市场假设和理性理财假设,是一个有机的财务假设体系。 (三)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它的目标从属于企业管理的目标。企业管理的基本目标是提高经济效益,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因此财务管理目标应是提高经济效益或使经济效益最大化。但是,提高经济效益或使经济效益最大化,作为一种定性要求,缺乏可操作性,不能对其进行计量,需要借助一定的经济指标加以表现。在财务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中,先后出现的有代表性的具体指标有,利润最大化、每股收益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 (四)财务管理要素是回答财务管理管什么的问题,也就是解决财务管理工作内容的问题。财务管理要素是对财务管理对象按经济性质和内容进行的 科学 分类,财务管理的对象是企业的资金运动,划分为融资、投资和分配三大要素。 (五)财务管理的程序和方法,是解决如何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问题,是指在财务管理实践中为了实现财务管理目标、规范财务管理活动、履行财务管理职能而应具备的程序和运用的方法技术。财务管理的程序是财务管理过程中相互配合、紧密联系、有序的管理环节,包括预测、决策、计划、分析、控制五个环节。 二、知识经济时代的财务管理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必须追求财务目标和关系的创新、做好企业筹资和投资的管理、企业的收益分配和财务指标的分析工作。 (一)做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创新 在科技创新和其成果转化过程中产生了两种后果,使得财务管理目标的重新定位成为必要和可能。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由企业价值最大化调整为,在保证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时获取优秀人才,形成最佳的良性结构知识流。企业已充分认识到拥有高素质的人才和员工队伍是获得更多知识和巨大财富的源泉。获得优秀人才、形成最佳知识结构及良好的知识流动秩序,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目标。 (二)做好企业财务关系的创新 企业财务关系由内外协调转向侧重于企业内部人本化管理。因此,企业决策阶层及财务人员应当从企业奖励制度、人事选拔等方面去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这将决定企业能否生存,因此成为企业财务关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做好企业筹资管理 企业在筹资决策时,在筹资渠道与方式的选择上,可能把视野放在国际资本大市场上,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资源和融资方式。更重要的一点是知识、技术创新和具有专业技术的人力资源已成为加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企业价值最大化已从过去以资本筹资为主转向以无形资产筹资为主。 (四)做好企业投资管理 人力资源、无形资产和风险投资将成为企业投资决策的重点。在新的资产结构中,以知识为基础的专利权、商标权、商誉、 计算 机软件等无形资产和以人才引进和开发为主的人力资产的比例将大大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人力资源、无形资产和风险投资必然成为财务管理的新领域。 (五)做好企业收益分配 财务资本与知识资本共享资本收益。其中,物质资本的提供者提供财务资本,凭借资本所有权分配企业
收益;直接生产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直接赚取工资收入;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组织指挥生产,经营企业,不仅获得工资收入,而且也凭借管理知识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技术创新者一方面获得工资收入,另一方面也要凭借技术知识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 (六)做好财务指标的分析 反映知识价值的指标将成为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反映知识资本价值的指标必然将成为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企业的管理者,还是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等相关利益主体,都必将十分关心和重视反映企业知识资本价值的指标。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理论的特征和对主要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理论的评价 近些年来,有关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理论众说不一,各执一词,未能形成共识。这种对目标理论认识上的不统一,很难对实际财务管理工作予以正确地指导,甚至还有可能把企业带入歧途。为了防止这种不良后果的产生,有必要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理论和现实目标的选择作深入探讨。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应具备的基本特征 要想使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理论达成共识,就必须寻求一个能够客观评价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优劣的科学评价标准。对企业财务活动实行目标管理是一种先进而科学的财务管理方法和 现代 激励制度。它的核心是企业财务主管以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作为管理企业整个财务活动的基本出发点,使企业的一切财务管理行为和活动都以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作为行动指南,企业财务管理活动开始于确定财务管理目标,实施以目标作为指针,工作完成以目标来评价考核。对企业财务活动实施目标管理的目的主要有三个:一是在企业中建立一个目标激励机制,以此来调动组成企业的各经济利益主体参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建立一个目标约束机制,以此完善企业的经济责任制,对企业内部各经济利益主体的经济行为予以约束;三是在企业的内部实行民主理财,完善企业的监督机制、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既能够适应财务目标管理的基本要求,又能够达到财务目标管理的三个目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应具备如下五个特征: 1.符合社会主义基本经济 规律 性。在经济社会中,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主要是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但这种规律在不同性质的社会中的具体表现却有很大的差异。例如: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等剥削横行的社会中,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主要目的被强制为追求统治阶级的最大经济利益,而在社会主义国家则强调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从物质利益上强调共同富裕。在这二者存在很大差异的情况下,作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我国企业,当然应使它的财务管理目标符合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只有这样,目标才能有现实意义,才能得以顺利实现;也只有这样,目标才具有中国特色。 2.统一性。所谓统一性是指作为社会主义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应该能使制约企业发展的、与目标有关的几个主要矛盾达到高度的统一。该特征要求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必须框定在企业范围内。在企业范围内制约企业发展而又与目标密切关联的主要矛盾有如下三个:组成企业的各经济利益主体的各自经济目标之间的矛盾、收益和风险的矛盾以及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矛盾。企业是由所有者(股东)、经营者和广大职工群众三个经济利益主体组合而成的经济联合体,他们又各自带着不同的经济利益目标来创办企业。既然如此,在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中,这三个不同利益主体的经济目标必须予以体现,并且应使这三个相互矛盾的目标达到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