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缀和子缀作为名词可数标记的探究 以徐州方言为例
高 哲
汉语语言学及语言获得
文学硕士论文
香港中文大学 2013年6月
儿缀和子缀作为名词可数标记的探究
以徐州方言为例
摘要
本文以徐州方言为例,讨论儿缀和子缀是否可以作为名词的语法可数标记。司马翎(Rint Sybesma)(2007)和Jenny Doetjes(1997)都认为,北方方言或普通话中名词的可数标记为子缀;方敏(2007)和石毓智(2005)认为儿缀与名词的数有关。联系到汉语中儿缀和子缀的相似性以及徐州方言为典型的北方方言,我们将两个词缀放在一起考察,提出假设:在徐州方言中,儿缀和子缀是名词的语法可数标记(简称“可数标记”)。研究方法分为两步:首先是词典调查。整理《徐州方言词典》(苏晓青、吕永卫,1996)索引的结果显示,虽然大多数儿缀词子缀词词根可数,但仍有不可忽视的反例。实验调查是一个问卷调查,其中包括真词实验和假词实验。结果显示:被试并无语感,认为儿缀和子缀更应该跟在可数名词后。
两个调查均不能证明先前假设。在徐州方言中,儿缀和子缀并非名词的可数标记。它们的能产性几乎已经丧失,其分布更趋向于固定地出现在一些名词之后,而非作为名词的可数标记。
i
An Analysis of Suffixes “-er” and “-zi” as Countable Markers in the Xuzhou Dialect
Abstract
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suffixes “-er” and “-zi” as morphological countable markers in the Xuzhou dialect. Rint Sybesma (2007) and Jenny Doetjes (1997) argue that “-zi” is a countable marker in northern Chinese dialects while Shi Yuzhi (2005) and Fang Mei (2007) indicate that “-er” is related to noun’s countability. Taking the similarities of “-er” and “-zi” into consideration, this thesis explores the two morphemes’ grammatical functions in the Xuzhou dialect. Therefore, we propose the hypothesis that “-er” and “-zi” are noun’s countable markers in the Xuzhou dialect. To examine the hypothesis, two surveys were conducted, namely, a dictionary survey an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In the dictionary survey, we collected data from the index of the Dictionary of the Xuzhou Dialect (Su Xiaoqing & Lv Yongwei, 1996). It shows that most of the nouns with “-er” or “-zi” are countable. But the counter-examples cannot be ignored.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consists of two parts, a real-word test and a wug-like test. They do not demonstrate that native speakers have the intuition that “-er” and “-zi” should follow countable nouns.
The results of the surveys do not support the hypothesis that “-er” and “-zi” are noun’s countable markers in the Xuzhou dialect. Whether a noun can take these suffixes is highly specific to individual nouns.
ii
致谢
这篇论文从选题到完成历时五个月,这五个月极大地激发了我对语言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在此我真挚感谢所有帮助我成长的人。
首先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张钦良教授,他总是鼓励我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耐心倾听,给出意见。这些意见让我一步步加深对研究题目的认识和理解,让我能够比较顺利地把研究工作做下去。张老师总是性情平和,但看问题总是一针见血。每次我把修改稿给他看,虽然他不忍心打击我的信心、不说让人丧气的话,但眼神已经告诉我:我应该更努力一些,这也渐渐成了我勤奋写论文的动力之一。感谢张老师对我的鼓励和支持,不仅让我完成了论文,也让我对语言学研究的兴趣与日俱增。
也要感谢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的所有老师。是老师们的研究和对语言学基础知识的讲解为我打开了这扇门。让我看到了语言学这个学科严密的逻辑性、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及对人类做出的贡献。从他们的身上,我也看到了对学术的信仰和对理想的坚持。感谢顾阳教授第一次提到了儿缀和子缀的研究,感谢李行德教授、邓慧兰教授、蒋平教授以及傅保宁老师对于语言学各个领域基础知识和理论的讲述和分析。感谢所有的教学助理,邓湘君、李昊泽、Lei Ka Yan Margaret、陈陟……感谢他们总是很耐心地倾听和解答我在学习中的困惑。
感谢我的同学和朋友们。大家在一起讨论所学知识,让我受益匪浅。感谢张卓瑶,她经常和我讨论这篇论文,总能提出很好的建议;感谢林海升和邓三红夫妇,他们的关心、鼓励和榜样作用,让我每每想起如春风般温暖。感谢江苏省丰县中学的同学和老师们,感谢他们不厌其烦地回答我关于徐州方言的问题、做调查问卷。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他们的支持和信任,永远是我前行的动力。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见《诗经·小雅·蓼莪》)。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iii
目录
摘要 ..................................................................... i Abstract ................................................................ ii 致谢 ................................................................... iii 1 引言 ................................................................... 1 2 文献综述 ............................................................... 2
2.1 普通话中的儿缀和子缀 .............................................. 3
2.1.1普通话儿缀和子缀的语义分析 ................................... 3 2.1.2普通话儿缀和子缀的语法功能分析 ............................... 5 2.2徐州方言中的儿缀和子缀 ............................................ 8 3 研究问题 ............................................................... 9 4 词典调查 .............................................................. 11
4.1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的判定 ....................................... 11 4.2调查方法 ......................................................... 13 4.3调查结果及分析 ................................................... 14
4.3.1对于“不可数名词词根+儿”的分析 ............................. 16 4.3.2对于“不可数名词词根+子”的分析 ............................. 18 4.4总结 ............................................................. 19 5 实验调查 .............................................................. 19
5.1 被试背景 ......................................................... 19 5.2 实验一 ........................................................... 20
5.2.1 P. Cheung, P. Li & D. Barner (2008) 的实验 ................. 20 5.2.2实验材料 .................................................... 21 5.2.3 实验步骤 ................................................... 22 5.2.4 实验一统计结果 ............................................. 22 5.3 实验二 ........................................................... 25
5.3.1实验材料 .................................................... 25 5.3.2实验步骤 .................................................... 26 5.3.3实验二统计结果 .............................................. 26 5.4 实验分析 ......................................................... 28 6 结论 .................................................................. 29 参考文献 ................................................................ 31
附录一:词典调查详细词表 ................................................ 33 附录二:调查样卷(儿缀测试) ............................................ 38 附录三:调查样卷(子缀测试) ............................................ 43
iv
表格目录
图1:小称普遍语义结构图 .................................................. 3 表1:Doetjes (1997)中关于小称后缀“-(t)je”的例子 ........................ 5 表2:北京话与徐州话儿缀和子缀分布情况对比(引自李申1983中的例子) ....... 8 表3:徐州方言中的常用个体量词 ........................................... 12 表4:词典词条数目总表 ................................................... 14 表5:词义与名词数的关系统计表 ........................................... 15 表6:实验一儿缀词测试结果 ............................................... 22 表7:实验一子缀词测试结果 ............................................... 23 表8:后可以跟儿缀或子缀的词列表 ......................................... 24 表9:测试一的测试结果 ................................................... 26 表10:测试二的测试结果 .................................................. 27 表11:实验二各场景选择无后缀假词的比例 .................................. 27 图2:实验二各场景选择无后缀假词的比例 .................................. 28
v
引言
汉语中儿缀和子缀是两个应用广泛的后缀,在徐州方言中尤其如此。徐州方言中的儿缀和子缀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与普通话类似:儿缀在语义上有“指小”的含义,儿缀和子缀都是名词化的标记。但徐州方言中儿缀和子缀又比普通话用得灵活,徐州方言中的儿缀可以连用,比如“花生米儿米儿”,也可以用在专有名词之后,例如“宋楼儿(地名)”、“李鑫儿(人名)”。
关于汉语儿缀和子缀的研究很多,各家基本能达成一致,认为儿缀和子缀是名词化标记,其中儿缀还有指小义(赵元任,1979,江敏华,1997,吕叔湘,1999,石毓智,2005,王媛媛,2007等)。学者们对于“名词化标记”的解释是,儿缀和子缀出现在名词、形容词、动词等成分后,构成名词,例如:“桃/桃子/桃儿”、“尖/尖子/尖儿”、“盖/盖子/盖儿”(赵元任1979,吕叔湘1999,刘雪春,2003,王媛媛,2007)。“名词化标记”用来解释动词或形容词发生的这种变化很容易理解,但用来解释名词后的儿缀和子缀就显得有些勉强,那些词已经是名词,为何还要“名词化”?因此,我们猜测儿缀和子缀有其它功能。
本次研究主要针对的是普通名词后儿缀和子缀的语法功能。朱德熙(1982)将名词分为五类:可数名词、不可数名词、抽象名词和专有名词。此处“普通名词”即包括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两类(下文中所提到的名词,若无特别说明,均指普通名词)。 J. Doetjes(1997)认为普通话中的子缀是将不可数名词转化为可数名词,她在文中举了一些例子,如“房子”、“刀子”等,她认为这里的子缀作为词缀,将“房”、“刀”这类不可数名词(她所定义的不可数名词)转化为可数单位;司马翎(Rint Sybesma)(2007)提出“北方方言中子缀是名词的可数标记”的假设。他的论据包括对《倒序现代汉语词典》(1987)中一千多个子缀词的统计,其中只有不到三十个以不可数名词作为词根。
另外,方梅(2007)和石毓智(2005)也认为儿缀与名词的量有关。结合上述学者的观点,我们以徐州方言为研究对象,提出自己的假设:徐州方言中,儿缀和子缀是名词的语法可数性标记,简称为“可数标记”(借用司马翎(2007)的说法,下文皆同)。
为证明该假设,本次研究采用了两种方法——词典调查和实验调查。词典调查以《徐州方言词典》(苏晓青、吕永卫,1996)为研究对象,统计索引中儿缀名词和子缀名词
1
词根可数的比例。实验调查包括真词实验和假词实验,用来检测以徐州方言为母语者是否有语感,认为儿缀和子缀应出现在可数名词之后。
文章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章是文献综述,分别讨论汉语普通话和徐州方言中儿缀和子缀在名词后的语义和语法功能;第三章详细介绍研究问题;第四章为词典调查部分,包括判断可数和不可数名词的标准、调查步骤以及结果分析;第五章是实验调查,主要介绍了两个调查的问卷设计和调查结果;第六章是结论部分。
2 文献综述
本章从语义和语法两个角度,分别探讨普通话和徐州方言中的儿缀和子缀。普通话中,从语义上来说,儿缀的本义指“小孩儿”,是汉语中的小称,有“指小、轻松、诙谐”等含义(吕叔湘,1999,赵元任,1979,江敏华,1997,石毓智,2005,王媛媛,2007等);从语法角度来说,它是一个名词标记。子缀的本义也是指“儿童”,但它现在在语义上几乎没有具体语义内容,只有在一些“形容词+子”组成的名词中,表示贬义,如“胖子”、“疯子”、“瘸子”等等;从语法角度上看,子缀与儿缀类似,都是名词化标记,即不论是名词、动词还是形容词,后面加上子缀或儿缀后都变成名词,例如“盖子/儿”、“尖子/儿”。徐州方言中儿缀和子缀用法与普通话类似,但分布上有所不同,在一些词中,普通话倾向于用儿缀而徐州方言倾向于用子缀(见表2),例如普通话中说“瓶儿”、“眼珠儿”,徐州方言中倾向于用“瓶子”、“眼珠子”。
关于儿缀和子缀的语法功能,如果说它们在动词和形容词后有名词化标记的功能还比较恰当,但当这两个后缀出现在名词后时,它们的语法功能似乎又不止于此。下文将从语义和语法两个角度,回顾前人对名词后儿缀和子缀的语义和语法功能进行的研究,依据前人的研究,提出假设。
2
2.1 普通话中的儿缀和子缀
2.1.1普通话儿缀和子缀的语义分析
儿缀的本义是指小孩儿,后发展成汉语中的小称,语义上有“指小”的含义,多体现“轻松、谐谑、喜爱或亲昵”的口吻(吕叔湘,1999,赵元任,1979,江敏华,1997,石毓智,2005,王媛媛,2007等)。下面我们将着重讨论儿缀的指小义。
虽然儿缀被公认为有指小义,但一直没有人对“指小义”做出确切定义。吕叔湘(1999)、赵元任(1968)虽说儿缀指小,但并未说明何为“小”。Daniel Jurafsky (1996)通过比较多种语言(包括普通话的儿缀)的小称语义,画出下图(如图1所示)。他认为,从历时上说,各种语言中的小称都来自于“儿童”,通过比喻(metaphor)、概括(generalization)、拉姆达抽象(λ-abstract)和推理(inference)四种方法发展出其它含义。从共时上说,一个语言中的小称一旦有了第二甚至第三层的含义,一定也有前一层含义。他没有对“指小”做出定义,也未说明“指小义”应该在哪一层终止,只是用示意图(图1)表明了小称各个含义之间的关系。
图1:小称普遍语义结构图 1
方梅(2007)认为儿缀的“指小义”说的是儿缀用于指称形体较小的物体,即“名词+儿缀”构成的儿缀词,其所指物体的形体或量要比“名词”的小或少,例如,“刀”既
1
为准确起见,保留英文原文。
3
可指大型刀具也可指平常用的小型刀具,而“刀儿”只能指小型刀具如“水果刀”、“铅笔刀”。
我们比较接近方梅的观点,认为同一个名词,加儿缀的时候要比不加的时候形体小或量少,如,上文所说的“刀儿”要比“刀”小。而且,我们也认为,像“麦穗儿”这种情况,儿缀也可能有指小义,因为“麦穗”所指事物本身就很小。但慎重起见,本文的“指小义”采用方梅(2007)的判断,即一个名词加上儿缀后所指事物是同类中较小的一类,例如“大鱼”和“小鱼儿”、“大包”和“包儿”等等。根据吕叔湘(1999)对儿缀的释义,列出“名词+儿”的主要用法(1)。这里要说明的是,儿缀改变词义的功能适用范围较有限,例词较少,但此功能却不可忽视。
(1)a. 指小:小鱼儿|水儿|刀儿|包儿|盒儿
b. 不指小:瓜子儿|米粒儿|花儿|画儿|杏仁儿 c. 改变词义:头儿|嘴儿|针眼儿
子缀也是源自“儿童”的含义,但现代汉语中已经极难发现小称的痕迹,它是自成音节的后缀(赵元任1979,吕叔湘1999)。它除了作为构成名词的后缀以外,还可以是一个“实语素”(赵元任1979),如“孔子”、“电子”。朱德熙(1982)认为,子缀作为名词化的标志时要读轻声,《现代汉语八百词》(吕叔湘1999)直接将子缀条目标做轻声。但王光全(2009)认为“孙子”、“儿子”等词中,“子”仍然有表示“儿童”的含义,没有虚化,虽然轻声,仍不是作为名词化标记的子缀。考虑到“孙”和“儿(名词)”本身就有“儿童”、“后代”的含义,我们很难辨别此时的“子”有没有虚化。所以,我们仍然认为,朱、吕二先生的判定方法可取,子缀是成音节的后缀,构成名词,读轻声。子缀的“指小义”已经很难辨认(吕叔湘1999,赵元任1979),大多数情况下它仅仅是个名词性标识。以下为“名词+子”的例词(2)。
(2)名词+子:句子|橘子|桌子|刀子|新娘子|凳子|车子|筷子|筐子|本子
4
综上所述,儿缀出现在名词后时,在语义上只可能有指小义这一个含义;子缀则没有实在意义,只是一个标记。因此,我们认为,儿缀和子缀在名词后的功能更多的是语法方面的,这也是2.1.2将集中讨论的内容。
2.1.2普通话儿缀和子缀的语法功能分析
上文总结了普通话中儿缀和子缀的语义功能,可以看出,除了儿缀有指小含义外,两个词缀在普通名词后基本没有其它具体含义,由此推测,它们的功能主要还是在于语法上。赵元任(1979)和吕叔湘(1999)认为他们的语法功能为标记名词化成份,但我们猜测,它们的语法功能不止于此。通过回顾Jenny Doetjes(1997)、司马翎(Rint Sybesma)(2007)、方梅(2007)和石毓智(2005)的观点,我们认为,儿缀和子缀可能与名词的数特征有关,它们可能是名词的可数标记。既然有此假设,在系统讨论儿缀和子缀的语法功能之前,我们先说明此假设的前提。
该假设的前提是:汉语名词的指称义中有可数和不可数的区别。该看法为多位学者所赞同(朱德熙,2010,赵元任,1979,Doetjes, 1997,Lisa Cheng & Rint Sybesma, 1998,1999,司马翎,2007)。下面将分别讨论各位学者关于儿缀或子缀在普通名词后的语法功能的论述。
Doetjes (1997) 认为普通话中的子缀与荷兰语小称后缀“-(t)je”相似,都是可数标记。“-(t)je”将不可数名词转化为可数名词,因此带有后缀“-(t)je”的均为可数名词,成为可数标记。下表为Doetjes例举的荷兰语中的例子:
表1:Doetjes (1997)中关于荷兰语小称后缀“-(t)je”的例子 2 hout木头 bier啤酒 boter 黄油 stof 灰尘
2
houtje 一块木头或木棍
biertje 一定量的(如“杯”)啤酒 botertje 一定量的(如“块”)黄油 stofje 一定量的(如“粒”)灰尘
中文翻译为作者添加。
5
Doetjes认为汉语的子缀是个小称后缀,标记可数名词。文中所举例词包括“房子”、“院子”、“刀子”。她还以此为依据之一,证明汉语中的名词有可数和不可数之分。
司马翎(2007)与Doetjes(1997)的观点类似,也参考了Doetjes对荷兰语小称后缀“-(t)je”与子缀的对比。他提出假设:在北方方言中,子缀是名词的可数标记。司马翎推出这个假设的原因有三:其一,从历时上看,他引用王力(1980)的观点,认为“子缀在中古时期已经很发达,小称是‘子’词尾化的基础”。其二,他统计了《倒序现代汉语词典》(1987)中列出的一千多个带有子缀的名词,其中只有不到三十个词的词根为不可数名词,比如“绸子”、“料子”、“呢子”。其三,他认为,粤语没有子缀,使用量词做名词的可数标记;北方方言则用子缀担此功能。
方梅(2007)对北京话儿缀的语法功能做了探讨,她认为:“儿缀用于表现事物具备个体性特征,可以说是体现‘量’意义的一种手段。”方梅总结的儿缀作为“量”的标记,与Jurafsky(1996)图中(见图1)提到的小称表示部分(partitive)的含义类似。方梅从名词的指称功能的角度进行了推导。她发现,类指(generic)名词不用儿缀。例(3)和例(4)中的名词“字”和“猫狗”作为光杆名词,分别指的是“汉字这个概念”和“猫狗等这类动物”,为类指用法,而作者认为类指名词不能有儿缀,所以(3b)和(4b)是不符合语法规范的。
(3)a. 你看那仓颉造字也不是现在那正楷。(原文为例17)
b. *你看那仓颉造字儿也不是现在那正楷。
(4)a. 猫啊狗啊一律不能往车上带。(原文为例21)
b. *猫儿啊狗儿啊一律不能往车上带。
方梅因此总结出,儿缀其实是赋予名词量的特征,儿缀词只能出现在名词表具体事物的后面,如例句(5):
6
(5)a. 他朝我碗里夹了一块肉/肉儿。(定指)(为原文的例句25’)
b. 肉/*肉儿不好消化。(类指) c. 他信佛,不吃肉/*肉儿。(类指)
d. 这人性子太肉/*肉儿。(形容词用法,指人的性子慢)
例句(5)中,只有(5a)可以用儿缀词表示特定的“某块肉”,其它三个句子中的“肉”都表示概念。
石毓智(2005)从语言认知的角度分析了儿缀的语义。其中有一段话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大意是:儿缀作为小称,表示的是物体的大小,即会把相关物体看成一个单一物体。这是他用于解释太田辰夫(1987)的观察,“哥儿(俩个)”、“娘儿(俩个)”等短语中,“哥儿”、“娘儿”不能单用,后面必须跟有数词。
关于子缀的语法功能,司马翎(2007)和Doetjes(1997)已经做出了明确假设和相关论述。但司马翎的论述中将假设的应用范围定为“当代中国北部、东北部使用的北方方言”。我们认为这一范围界定忽视了北方方言内部的差异性,很难说没有反例。另外,他用词典统计的方法论证,一是《倒序现代汉语词典》(1987)中收录的是普通话,且多为书面语,难以涉及到方言词汇中子缀的用法,二是他的统计结果中还存在反例无法解释。这两点是后续研究中需要避免或解释的。
关于儿缀的语法功能,方梅(2007)和石毓智(2005)只是认为儿缀与名词的量有关,并不认为、或者未明确解释儿缀与名词数特性本身的关联。考虑到儿缀与子缀的相似性,包括其本义都是指“儿童”、已经公认的语法功能都是“名词化标记”等等,我们认为,可以将两个词缀结合起来考查。为缩小研究的范围、提高精确度,我们选择徐州方言为研究对象。提出假设:徐州方言中,子缀和儿缀是名词的可数标记。
下面一节将具体讨论选择徐州方言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以及徐州方言中儿缀和子缀的语义及语法。
7
2.2徐州方言中的儿缀和子缀
徐州为江苏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中国偏北部,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徐淮片(贺巍,2005)。选择徐州方言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徐州方言属于北方方言的一种,儿缀和子缀的用法非常丰富(苏晓青、吕永卫,1996);其二,笔者是徐州人,母语为徐州方言,有着可靠的语感可以参考。下文将对徐州方言中儿缀和子缀的用法进行详细描写,并与普通话中的儿缀和子缀相对比。
徐州方言中的儿缀在语义上也有“指小”的含义,也是名词化的标记,但分布更为灵活(李申1983,王媛媛2007)。它除了出现在普通名词后,还可用于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之后,如“李媛儿”(人名)、“张五楼儿”(地名)。它也可以连续使用,如“小巴儿狗儿”、“花生米儿米儿”(儿语词)等。
对徐州方言中子缀用法并无总结性的文献,我们参考对其它中原官话,如皖北方言(侯超,2012)和商丘方言(张世方,2008)中子缀的研究以及笔者自己的经验,认为徐州方言子缀的用法与普通话基本一致,即子缀可以与名词、量词、形容词和动词连用,是名词化的标志,没有指小含义。但徐州方言中的子缀不像普通话那么固定,一些名词的子缀可去可留,如“翅膀(子)”。与普通话相比,徐州方言子缀词特别多,许多名词在普通话中常带儿缀,而在徐州话中加子缀(李申,1983)。例如表2所示:
表2:北京话与徐州话儿缀和子缀分布情况对比3
北京话 坛儿 罐儿 乱儿 扇儿 木头墩儿
由于本文研究针对的是徐州方言中可数名词的可数标记,所以在此仅列出“名词+
3
徐州方言 坛子 罐子 乱子 扇子 木头墩子
北京话 两口儿 扣儿 腮帮儿 眼珠儿 瓶儿
徐州方言 两口子 扣子 腮帮子 眼珠子 瓶子
北京话 燕儿 款儿 梨儿 献勤儿 桌面儿
徐州方言 燕子 款子 梨子 献勤子 桌面子
引自李申 (1983) 中的例子。
8
儿”(6)(参考吕叔湘(1999)以及李申(1983))和“名词+子”(7)(参考吕叔湘(1999)和侯超(2012))的用法。其中儿缀“指小”的判定标准与普通话的相同,都是一个名词加上儿缀之后,其所指事物的形体变小或量变少,此时儿缀就有指小的含义。
(6) a. 指小:风儿|雨儿|石子儿|小船儿|坷垃头儿|小褂儿
b. 不指小:牌儿|辈儿|豆腐皮儿|稻秧儿|麻杆儿|葱白儿
c. 词义改变:子儿(钱)|老师儿(做体力活或手工艺的师傅)
(7) a. 词义不变:石子子|柿子|栗子|盐粒子|褂子|金子|痰盂子|翅膀子|树枝子
b. 词义改变:棒子(棒:木棍;棒子:玉米)|月子|门子|路子| 肝子(肝:人类器官;肝子,动物的器官)|油子(油头滑脑的人)
综上可知,徐州方言中的儿缀和子缀在用法与普通话相同,都是名词化标记,儿缀有时有“指小”的含义。但徐州方言中的子缀和儿缀分布更加灵活多变。
3 研究问题
第二章回顾了名词后儿缀和子缀在普通话中和徐州方言中的语义和语法功能。在普通话和徐州方言中,目前可以认为儿缀有“指小”的含义,是名词化的标记。本文定义的“指小”指的是比无儿缀词形态或量小的情况。子缀也是名词化标记,但已经没有了实际含义。我们也看到,儿缀和子缀多出现在名词后。此时儿缀的指小义可有可无,子缀依然没有任何实体含义,因此若此时仍然认为它们是名词标记,似乎有些不够准确。一个词语让人一看便知是名词,为何还需儿缀或子缀进行标记?
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司马翎(2007)提出的假设:在北方方言中,子缀是名词的可数标记,即它标记的是可数名词。他分别从历时、词典分析和与粤语对比三个角度进行论述,一定程度上也为我们提供了儿缀和子缀研究的思路。类似的观点也分别出现在不同的研究里。Doetjes(1997)早在其博士论文中就说道:普通话中的子缀与荷兰语中的小称“(t)je”相似,将不可数名词转换为可数名词。方梅(2007)谈到了北京话儿缀与名词量之间的关系,她认为儿缀赋予了名词量的概念。但是到目前为止,司马翎的假设尚无
9
太多实证,故此本研究的目的是要通过两个不同的调查验证此假设。
为了深入探究北方方言中儿缀和子缀的语法功能,我们选择徐州方言作为研究对象,因为徐州方言属于北方方言的一种,中原官话徐淮片(贺巍,2005),儿缀和子缀的使用非常丰富(苏晓青,吕东卫1996)。通过文献研究,我们认为徐州方言中的儿缀和子缀在含义上与普通话没有多少差异,但分布上比普通话灵活。如果司马翎等人的假设正确,或许也适用于徐州方言。
我们提出假设:在徐州方言中,儿缀和子缀是名词的可数标记。如果成立,我们可以推出以下具体假设:
(1)徐州方言中大部分儿缀词和子缀词的词根应该都是可数名词;
(2)以徐州方言为母语者在给名词加儿缀或子缀时,应该倾向于在可数名词后加
这两个后缀。
根据以上假设,我们设计了两个调查:词典调查和问卷调查。其中,词典调查主要是回答问题(1):是否绝大多数儿缀词和子缀词的词根为可数名词?而问卷调查分为真词调查和假词调查,回答的是问题(2):以徐州方言为母语者是否倾向于在可数名词后加儿缀或子缀?
在词典调查使用的是《徐州方言词典》(苏晓青、吕永卫1996)。主要是通过统计索引来判断儿缀和子缀与可数名词之间的搭配关系。在词典调查的基础之上,针对儿缀和子缀设计两个调查问卷,来判断说徐州方言的成人对于儿缀和子缀的语感。
在第四章和第五章中,我们分别讨论词典调查和问卷调查的过程以及结果,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我们的资料将证明儿缀和子缀并不能称为名词可数标记,至少在徐州方言中如此。
10
4 词典调查
第三章已经说明:词典调查的主要目的是判断儿缀名词和子缀名词的词根大多数是否为可数名词。但首先应解决的问题是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的判定标准。4.1将就此问题进行讨论。然后4.2至4.4将详细介绍统计《徐州方言词典》的步骤、调查结果以及分析。并且5.4会将此结果与问卷调查的结果相对比。
4.1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的判定
本节只解决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区分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我们认为,此问题的答案在于量词系统。
汉语是一个典型的量词性语言,徐州方言自然不例外。汉语名词前不能直接加数词,光杆名词(bare noun)在一句话中可以有多种解释。比如Hotze Rullmann & Aili You (2006) 的例句:
(8)昨天我买了书。(原文为例句1)
这句话中,名词“书”没有任何修饰成分,所以该句既可以理解成“昨天我买了一本书”,也可以理解为“昨天我买了几本书”。类似的还有:
(9)a. 我种了树。
b. 我想做蛋糕。
这两句(9a、9b)中“树”和“蛋糕”的数均没有标明,在没有语境的情况下,并不能确定句中所指是“几棵树”、“几块蛋糕”。但加上量词后,名词的数就明确了(10):
(10)a. 我种了一棵树。
b. 我想做十块蛋糕。
11
根据以上举例,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汉语中,光杆名词本身并不带有数量的信息,因此必须使用量词来表示名词的数量,到底是单数还是复数。而且,汉语的可数名词与个体量词有对应关系(赵元任,1979,吕叔湘,2002,朱德熙,1982,2010,Doetjes, 1997,Cheng & Sybesma, 1998, 1999,司马翎,2007,Huang Aijun, 2009)。若一个名词可以找到其相对的个体量词,则基本上可判定它是可数名词。所以,判断一个名词是否为可数名词的标准之一就是看它是否有对应的个体量词。此次调查的是徐州方言,依据《徐州方言词典》(苏晓青、吕永卫1996)的索引同时参照《汉语口语语法》(赵元任,1979),我们归纳出徐州方言中的常用个体量词:
表3:徐州方言中的常用个体量词
个|把|枚|本|匹|位|只|件|朵|尊|所|座|家|架|辆|艘|盏|头|口|封|顶|床|面|张|扇|幅|堵|牙(三牙西瓜)|瓣子|根|枝|杆|棵|颗|管|条|道|粒|处|桩|门|部|篇|首|卷|期|出|幕|顿|服(一服药)|帖(两帖膏药)|顶|身|行|页|节|段|片|门|沓|种|台|列|
Cheng & Sybesma (1998) 论述了两种具体的判定个体量词的方法:一是在可数名词和修饰它的量词之间不能加“的”,例如:
(11)a. 一个人(“人”是可数名词)
b. *一个的人
二是一些形容词,包括“大”、“满”、“整”、“长”、“厚”、“薄”(Cheng & Sybesma 引自胡裕树1991和陆俭明1987)可以修饰物质量词,却不能修饰个体量词。
(12)a. 一大碗水(“水”是不可数名词) b. *一大只猫(“猫”是可数名词)
但陆俭明(1987)也认为,“是否能被特定的形容词修饰”作为判断依据存在反例。
12
陆俭明总结道:量词前是否可以跟上文中提到的形容词,与量词前的数词和量词后的名词均有关系;而且标准量词(度量衡单位)也不能被那几个形容词修饰,也就是说不仅仅是个体量词有这个特性(例12)。所以,方法二只能作为参考,而不能作为衡量标准。
(13)a. *一大尺布
b. *一小斤面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判定一个词是否为可数名词,要看这个名词是否有相应的个体量词;若此法不能断定,则用插入“的”的方法确认。
4.2调查方法
抽样统计《徐州方言词典》(苏晓青、吕永卫1996)分类索引中的名词。该索引中的词以词义分为三十类,共69页,其中409-435页中名词占大部分,所以我们此次统计主要集中在这26页上。不记录在内的词有:重复词、带有明显假借字以至于不能判定词根的数的词、生僻词、以及可带可不带儿缀或子缀的情况(即在索引中“-儿”或“-子”出现在括号中的情况)。
将所有样本分为可数名词、不可数名词和其它(包括专有名词、集合名词、抽象名词、时间名词、地点名词等)。判断一个词是否为可数名词的方法依照4.1。又根据“词根加上‘-儿’或‘-子’后词义是否改变”,将带有儿缀或子缀的词分为“词义改变”和“词义没变”两项。带儿缀的词语最后又根据儿缀是否有“指小”义划为两类,“指小”和“不指小”。本文的“词义改变”是指词义范围的扩大、缩小或转移等变化,而非仅仅是“指小”。例如:“老师”和“老师儿”(做体力活或手工艺的师傅)。“指小”的判定标准如2.1.1中所论,一个名词的词根加上儿缀后形成儿缀词,如果这个儿缀词所指的事物比其词根形体小或量少,此时的儿缀就有“指小”的含义。但一个词同时具有这两层含义也是可能的。
在统计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一些名词后既可以加子缀,也可以加儿缀,例如“西瓜瓤儿/子”、“牛犊儿/子”,此类词语我们计算两遍,既算入儿缀词也算入子缀词。
13
4.3调查结果及分析
调查共抽取样本1633个,其中带有儿缀的词语有374个,带有子缀的词语共303个,其余的为不带儿缀或子缀的情况,共956个。词(根)为可数名词的数目为1315个,其中儿缀词词根占了24.41%,子缀词根占了21.67%;词(根)为不可数名词的数目为209,其中儿缀词词根占了19.14%,子缀词占了7.18%;还有89个其它类型的词语。
根据表4和表5的数据显示,“可数名词词根+儿缀”的数目为321,占儿缀词总数的85.83%,“可数名词词根+子缀”的数目为285,占子缀词总数的94.06%;“不可数名词+儿缀”的数目为40,“不可数名词+子缀”的数目为15,分别占不可数名词(词根)总数的19.14%和7.18%,比例相对较低,子缀的情况甚至低于10%。
表4:词典词条数目总表
词(根) 可数
名词+儿 名词+子
321 285
词(根) 不可数 40 15 154 209
词(根)为 总计 其它类名词 13 3 73 89
374 303 956 1633
名词(不带“-儿”或“-子”) 709 总计
14
1315
表5:词义与名词数的关系统计表
词根可数
名词+儿
词根不可数 词根为其它名词 共计 词根可数
名词+子
词根不可数 词根为其它名词 共计
总计
以上所列举的数字似乎符合我们的具体假设(1):徐州方言中大多数儿缀词和子缀词的词根为可数名词。但儿缀词和子缀词中可数名词词根分别占可数名词总量的24.41%和21.67%,只有约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可数名词带后缀,并非大多数,所以我们不能这么快就下定论。我们推测那40个儿缀词词根、15个子缀词词根是有规律可循的,它们的比例虽然较少,却不可忽视。下文将仔细研究这55个词根,以探究它们内部的联系和规律。
另外,表5的数据表明,儿缀的指小义并不影响它承当名词可数标记的功能(假定“儿缀是名词的可数标记”的假设成立)。儿缀的有指小义时既可以跟在可数名词词根后(34个,占可数儿缀词的10.59%),也可以跟在不可数名词词根后(2个,占不可数儿缀词的5%),从比例上说,儿缀词有指小义时更多地出现在可数名词词根后。若指小义对儿缀作为名词可数标记的功能有影响,那么表示指小的儿缀应该多数情况下出现在非可数名词后,而不会出现与可数名词词根结合更紧密的情况。
15
词义不变 指小 31 2 0 33
276 15 2 293 617 不指小 260 20 11 291
词义改变 指小 3 0 0 3
9 0 1 10 60 不指小
27 18 2 47
总计 321 40 13 374 285 15 3 303 677
4.3.1对于“不可数名词词根+儿”的分析
根据表4,儿缀词中共有40个词根为不可数名词。为了更加清晰地分析这一观察结果,再次检索《徐州方言词典》(苏晓青、吕永卫1996)索引,总结出一些“不可数名词词根+儿”的词语结构,现举例如下:
(14)a. 面:小麦磨成的粉。4
修饰成分+面+儿(某种如小麦磨的面粉一样的东西):秫秫面儿|辣椒面儿|胡椒面儿|药面儿;
b. 水:液体名称,化学式为H2O。
修饰成分+水+儿(某种具体的如水一般的液体):啫喱水儿|眼药水儿|墨水儿; c. 食:事物。
修饰成分(多为动物名)+食+儿(具体的某种动物的食物):鱼食儿|鸡食儿|狗食儿|猫食儿; d. 末:碎屑,粉末。
修饰成分+末+儿(某种具体的、碎屑状的事物):肉末儿|锯末儿; e. 糊:稠粥。
修饰成分+糊+儿(具体的某种糊状物):芝麻糊儿|核桃糊儿|杏仁糊儿|面糊儿; f. 味:滋味、气味。
修饰成分(某种味道)+味+儿(具体某种味道):酸味儿|甜味儿| 腥味儿
g. 茬:农作物收割后在土地里留下的根和茎。
修饰成分+茬+儿(具体的某种农作物收割后在土地上留下的根茎、或者类似的事物):麦茬儿|头发 h. 脑:人的器官。
修饰成分+脑+儿(供食用的某种动物的脑组织或白色如大脑的物质):猪脑儿|豆腐脑儿(豆花)|樟脑儿;
4
例(14)中的解释参考了罗竹风(编)(2008)《汉语大辞典》.
16
(14)中所有的词都是“修饰成分+不可数名词+儿”的结构,整个词(即“修饰成分+不可数名词”)是复合结构。不可数名词不能单用,必须加修饰成分和儿缀后才能用在句子中。这些整个词本身均表示具体某种事物,可以说与不可数名词(即“面”、“水”、“食”等)之间是下义词(hyponym)与上义词(hypernym)的关系。所以,儿缀此时标明具体化了的事物、有可能还包括词义的引申。例如,(14f)中,“味”指的是抽象的滋味、味道,“酸味儿”、“甜味儿”等则为某一具体的味道;(14e)的“糊”原是“稠粥”的含义,虽从字形上推测其原料多为谷物,但并未明确说明。而“芝麻糊儿”、“核桃糊儿”等就具体说明了原料分别为芝麻粉和核桃粉。另外,(14a)、(14b)、(14g)、(14h)显示,儿缀除了“标记具体化了的物质”的作用,也有改变词义的作用。比如(14h),“樟脑儿”和“豆腐脑儿”中的“脑”并非人类大脑,而分别指“从某物体中提取的精华”和“形似于大脑的物质”。《徐州方言词典》中还有其它类似例(14)的词语,在此不一一列举。由于这类合成词的前半部分可以换成其它词,例如(14a)中,几乎所有可以研磨成粉状物的物品,或者表示“面”的状态的词都可用此结构,像“高粱面儿”、“干面儿”,所以可以预见此类词的总数并不小,只是《徐州方言词典》篇幅有限,无法全部收录。但确实无法忽视这种“不可数名词词根+儿缀”的情况。
反观词根为可数名词的儿缀词,像“-米儿”、“-鼻儿”、“-嘴儿”等,也有类似现象。例如,“壶嘴儿”就是表示茶壶可以出水的一端,“嘴”的含义在此处延伸为“开口”。这里也不能缺少“壶”的修饰作用。所以,我们也可以说儿缀此时是词根含义具体化的标记。但判断儿缀到底是含义具体化标记还是名词的可数标记,词典调查的资料就难以回答了。
综上所述,儿缀在可数名词或不可数名词后分别有不同功能,并不能用“儿缀是名词的可数标记”一句话概括。本次调查所有条目中有40个儿缀名词词根是不可数名词,其儿缀的功能是名词具体化的标记,有时还标记名词词义的引申。其次,我们也发现,儿缀的指小义与它语法功能的表达并无冲突。
17
4.3.2对于“不可数名词词根+子”的分析
此次调研中共发现15个“不可数名词词根+子”的词,它们是:西瓜瓤子、米嘟子(米象)、手绢擦子(手帕)、金子、银子、麦茬子、麦余子(麦子脱粒、扬场后剩下的带壳秕粒)、香胰子、黑胰子、粗胰子、猪胰子、毛胡子、胡子、臊子。司马翎(2007)在检索《倒序现代汉语词典》(1987)时,也发现了类似词语如“绸子、料子、呢子”,但他没有做出解释。其中,“胰子”5、“胡子”、“臊子”、“金子”、“银子”都是“物质名称+子缀”表示一种具体物质,物质名词前不可加其它修饰成分,词根为粘着词缀(bound morpheme),不能单用。而“麦茬子”、“麦余子”、“洋碱面子”三个词,其中两个词的词根后也可以加儿缀(见(14a)和(14g))。
结合上文对儿缀的分析,可以推测:子缀作为不可数名词的后缀时也有将物质具体化或改变词义的作用。通过检索《徐州方言词典》(苏晓青、吕永卫1996),除了初步调研搜集到的词,这里“不可数名词+子”的词还有:呢子、缎子、料子、绸子、面糊子、茶底子。
总结两次搜集结果,“材料名词+子”的词有:胡子、臊子、尼子、缎子、料子、绸子、金子、银子、胰子(香胰子、黑胰子、粗胰子、猪胰子)。这里的子缀使其词根可以指具体的某种物质。还有一类是“面糊子”、“茶底子”、“麦茬子”、“麦余子”,它们的结构与儿缀用于不可数名词的情况类似(参照(14)),其结构为“修饰成分+不可数名词+子”,这些词与其词根也是下义词(hyponym)和上义词(hypernym)的关系。不可数名词前的修饰成分与子缀都不可省略。从能产性上看,前一类的能产性并不高,更像是固定下来的词语,比如可以说“金子”、“银子”却不能说“铜子”、“铁子”;而后一类的能产性较高,比如“菜底子”、“汤底子”、“饭底子”等等。因此这两种不可数名词词根不可忽视。
所以,与儿缀类似,子缀用于不可数名词后时也是起到具体化标记的作用。
5
“胰”本指猪、羊等动物的胰脏,但“胰子”中的“胰”指的是制作“胰子”的原材料。人们将猪的胰脏加上草木
灰、猪油等制成类似于肥皂的“胰子”,用于洗手。到了近代,现代工业生产的肥皂传入中国,虽然没有了猪胰脏的成分,因其功能相同,人们还是把肥皂叫做“胰子”(参考了罗竹风(2008)主编的《汉语大辞典》对“胰”的注解)。
18
4.4总结
虽然此次词典调查中分别有85.83%的儿缀词和94.06%的子缀词词根为可数名词,但在对《徐州方言词典》进行二次检索后发现,不可数名词词根后跟儿缀或子缀,这种现象有它自己的规律,儿缀和子缀在此都是作为名词具体化或词义引申的标记。而且,由于不可数名词词根多是复合词,有很高的能产性,虽然《徐州方言词典》(苏晓青、吕永卫1996)中未一一列出,也不可能全部列出,但是我们无法忽略不可数名词词根后加儿缀或子缀的现象,所以不能得出统一结论,即“徐州方言中儿缀和子缀是名词的可数标记”。另外,统计结果也告诉我们,儿缀的指小义并不会影响它语法功能的表达,在下面的问卷设计时就可以不考虑儿缀的指小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了。
既然词典调查的统计结果不能证明我们的假设,下文将通过实验调查,检验以徐州方言为母语者是否可以感知“儿缀和子缀是名词的可数标记”这一规则。
5 实验调查
此次调查以问卷的方式进行,目的是测试第三章中所谈到的第二个具体假设:以徐州方言为母语者在给名词加词缀时,应该倾向于在可数名词后加这两个后缀。关于这一话题的实证研究并不多,相关的只有P. Cheung, P. Li & D. Barner (2008) 一例。他们的实验一验证了Sybesma(2007)“名词的可数标记在北方方言中为‘-子’”的假设。5.2.1将对他们的研究方法和结果进行详细介绍。
本次调查分为实验一和实验二,分别用真词检验(real-word test)和假词检验(wug-like test),以便互相验证。为了提高调查效率,我们将两个实验重新组合成儿缀词测试卷和子缀词测试卷,分发给两组被试。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实验过程及结果。
5.1 被试背景
被试为108名来自江苏省丰县中学6的学生,其中男生和女生各54人,年龄为16-18岁,平均年龄17岁,母语均为徐州方言。测试时间是2013年5月上旬。
6
丰县为徐州市的一个下属县,位于徐州市西北部。
19
5.2 实验一
5.2.1 P. Cheung, P. Li & D. Barner (2008) 的实验
由于实验一充分借鉴了Cheung et. al.(2008)的实验步骤,所以在介绍我们自己的实验设计之前,首先来回顾一下他们的具体方法和结果。
Cheung et. al.(2008)以台湾普通话为研究对象,从CHILDES普通话儿向语(child-directed speech)(Sandhofer, Smith & Luo 2000)语料中筛选出256个最常出现的名词,其中有66个是原来就带有子缀的词(他们将“电子”中的“子”也当作子缀)。制成两张词表,将27位台湾大学生分成两组分别做以下两个步骤。一,判断那两张词表中哪些为可数名词(物体),哪些为不可数名词(物质),哪些两者都可以,哪些两者都不是;结果显示,256个名词中,有50.8%的词是可数名词,7.8%的词是不可数名词。二,根据给词表中的词与“-子”结合时被试的接受程度打分(1-7分),接受程度越高,得分越低。总的评分结果显示,步骤一中子缀词的平均得分为1.5,不带子缀可数名词平均得分为2.87,不带子缀的不可数名词平均分为6.03,最高。另外,他们以2分为准,统计名词的平均得分,有57.7%的可数名词得分小于等于2,即有一半稍多的可数名词被试认为可以加子缀。于是Cheung et. al.(2008)得出结论:可数名词有与子缀结合的倾向,从而证明了司马翎(2007)的观点,即“子缀是可数名词的显性可数标记”。
该实验的优点是其两个步骤可以相互验证,但局限性也很明显。首先,在被试和语料的选择上,被试为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学生,测试材料来自于北京话的语料库,台湾普通话与司马翎所指的北方方言还是有差异,比如作者将“电子”中的“-子”也当作子缀。其次,普通话为母语人士的语感与科学的判断并不等同,研究者通过“物体还是物质”的判定实验来确定词汇表中词的可数性,而不是采用一个语言学的判断标准,忽视了汉语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差异,难以保证被试对“物体”、“物质”这两个概念认识的一致性。第三,该实验的统计结果中,只有57.3%的可数名词被试认为可以加子缀,这个比例还是比较低的,以此来说明司马翎(2007)的假设略显乏力。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本次实验调查的设计,其中与Cheung et. al.(2008)的最大不同是我们从此点调查的语料中按照我们自己设立的标准选取可数和不可数名词,而非让
20
被试判断名词的可数性。
5.2.2实验材料
从第二章“词典调查”部分搜集的词语中随机选取74个词语,生成词表A和B。其中词表A包括8个儿缀可数名词和29个不带儿缀或子缀的名词(可数名词14个,不可数名词15个);词表B包括8个子缀可数名词和29个不带儿缀或子缀的名词(可数名词14个,不可数名词15个;下文分别称为“可数名词(无后缀)”和“不可数名词(无后缀)”)。没有后缀的名词在两份词表中不重复出现。为了排除干扰,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后缀的词语、可与儿缀和子缀分别结合的词语以及生僻词都不选。实际操作时,为了避免干扰被试的判断,词表A中所有的词都不加儿缀,词表B中所有的词都不加子缀,随机排序。让被试分别对词表A和词表B中词语的接受程度进行评分(1-7分),接受程度越高得分越高。
我们对于实验一的预期是,儿缀词或子缀词的平均得分最高,即被试对于原本就带有儿缀或子缀的词有明显的语感;可数名词的平均得分居于其次,表明被试认为儿缀或子缀更易于附于可数名词后;分数最低的是不可数名词。
词表A
儿缀词:门牌儿,月牙儿,稻穗儿,正门儿,八哥儿, 炭核儿,巷口儿,村儿;
可数名词(无后缀):水车,石磨,茶瓶,扫帚,壕沟,芝麻,桃,油条,雨衣,草帽,虎头鞋,肉鸡,大腿,娘;
不可数名词(无后缀):风,大雨,肥皂,平原,鸡蛋汤,豆汁,泥,擦桌布,米饭,猪血,豆油,洪水,雪,油茶,蒸菜 词表B
子缀词:秧子,苗子,树枝子,骡子,沙子,筛子,抓钩子,谷子; 可数名词(无后缀):红砖,水车,街,黄瓜,大堤,
21
水渠,小瓦,地瓜,红芋,西红柿,冬笋,萝卜,桂花,黄牛;
不可数名词(无后缀):碱,高岗,垃圾,桌布,油漆,眼泪,水稻田,沙土,生铁,阳光,干丝,豆浆,芝麻盐,甜面酱,杂面。
5.2.3 实验步骤
我们将实验一与实验二的题目结合,分别形成儿缀类和子缀类调查卷(参照附录二和附录三)。此调查是在被试上自习课时进行的,所有被试同时完成调查。被试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每组54人(男生和女生各27人)。第一组做关于儿缀词的测试(下文称儿缀词测试),第二组做关于子缀词的测试(下文称子缀词测试),即一名被试只需做一个测试,这样从根本上杜绝了被试把两个词缀弄混的情况。在做调查卷前的说明中,我们要求被试必须用徐州方言默读调查卷题目和词语。
5.2.4 实验结果
此次调查共回收儿缀词测试有效问卷45份,子缀词测试49份。统计数据表明,儿缀词(可数名词词根)平均得分最高,为4.72,无后缀的可数和不可数名词,得分分别为2.75和2.16,均远低于儿缀词的平均得分。
表6:实验一儿缀词测试结果
儿缀词
(可数名词词根)
平均得分
子缀词(可数名词词根)的平均得分为6.48,无儿缀或子缀的可数名词平均得分为1.80,不可数名词得分略高,为2.03。
22
可数名词 (无后缀) 2.75
不可数名词 (无后缀) 2.16
4.72
表7:实验一子缀词测试结果
子缀词 (可数名词词根)
平均得分
表6和表7的数据对比可知,儿缀词的平均得分比子缀词低了1.74,但儿缀词与不带儿缀的词分差在2左右,子缀词却在4左右。这说明子缀词的粘着性高一些,子缀词中的“-子”一般不能随意省略,原本无子缀的词也不可以随意添加子缀。儿缀词测试中,可数名词(无后缀)的得分比不可数名词略高(2.75>2.16),子缀词测试结果则相反(1.80<2.03)。
实验一的统计结果并不似实验预期那样。我们以为,若被试有语感认为儿缀和子缀是名词的可数标记,那么“可数名词(无后缀)”的平均得分应该更靠近儿缀词或子缀词的得分,与“不可数名词(无后缀)”的平均分拉开距离,但从表6和表7中完全找不出相符结果。因此,实验一并不能证明先前的假设。那么是哪些词语与预期不同呢?又是哪些词语倾向于加儿缀或子缀呢?
我们对每个词的得分进行了统计。对于儿缀词测试,共有44份有效问卷,且评分标准为1-7分,所以一个名词有22个评分在5分或5分以上的,记作可以跟儿缀。对于子缀词测,共有49分有效问卷,评分标准依然为1-7分,所以一个词有25个评分在5分以上的,记作可以跟子缀。结果如表8所示:
23
可数名词 (无后缀)
1.80
不可数名词 (无后缀)
2.03
6.48
表8:可以跟儿缀或子缀的词列表
儿缀 门牌 月牙 豆汁 正门 稻穗
人数
儿缀 37 炭核 34 桃 22 村 32 草帽 33
人数
子缀 27 骡 22 沙 24 筛 29 抓钩 谷
人数
子缀 48 秧 49 苗 49 树枝 48 高岗 48
人数
37 41 40 27
注:表中用斜体字标注的词为非儿缀或子缀词。
可以看到,儿缀测试中,得到5分或5分以上分数的词大多数是儿缀词,只有“桃”、和“豆汁”两个例外。子缀测试中,例外更少,只有“高岗”一词。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儿缀和子缀几乎没有能产性,原本带儿缀和子缀的词与其它词之间的界线很清楚。将实验一的结果与Cheung et. al. (2008) 实验一对比,可看出子缀词测试有显著差异。前者的统计结果中,子缀词平均得分为1.5,可数名词(无子缀)平均得分为2.87,不可数名词(无子缀)平均分为6.03(1分接受程度组稿),可数名词(无子缀)的得分与子缀词较为接近,与我们的统计结果相反。不仅如此,子缀词测试中可数名词(无后缀)的得分比不可数名词还要低一点。
从我们的统计结果可知,被试没有明确的预感认为可数名词后多跟儿缀或子缀,实验一并不能证明先前的假设。我们认为,儿缀和子缀的能产性很低,只是固定出现在一些名词后。Cheung et. al. (2008) 的统计结果中无子缀的可数名词仍然得到较接近子缀词的分数,让人疑惑。考虑到这两个实验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选词方法以及确定词语可数性上,这两点差异或许与此相关。
24
5.3 实验二
5.3.1实验材料
实验二使用假词检验(wug-like test)。Berko (1958)首次采用假词实验研究母语为英语的儿童对于英语复数、过去时和小称后缀的获得情况。她使用假想生物(wug)为主角,让儿童主动产出所需后缀。这个实验很大程度上排除了被试的已知词汇对于实验的干扰,即使测试材料中的词语对儿童来说是生词,只要儿童已经掌握相应的语法规则,也可以做出正确判断。假词实验(wug-like test)也有其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音韵和其它词缀两个方面。如Prideaux(1985)所言,Berko (1958)未能排除英语音韵的干扰。比如“wug”听上去有些像“dog、dug”等词,容易误导儿童。所以此类调查应尽量避免假词的“假音假义”对结果产生影响。
我们认为,假词实验对于测试成人已掌握的语法规则同样适用。只是在本次实验中,假词的意义在于它可以使被试不受那些已掌握的儿缀词或子缀词的影响,仅仅使用自己的语法知识,做出判断。
此次的假词实验调查表中有6个场景,让被试读完句子后根据语感选词填空。6个场景所暗示的词根均为不可数名词,儿缀均无指小义。为了更贴近真实语言,A和E场景的音节和声调可以在徐州方言中找到,其余四个假词的音节或声调是徐州方言中没有的;假词词根有3个单音节,3个双音节。由于此调查测试句暗示的词根都是不可数名词,如果说以徐州方言为母语者果真有语感认为儿缀和子缀是名词的可数标记,那么他们会倾向于选择不带儿缀或子缀的假词。
场景A:可口可乐公司生产了一种新款维生素饮料,如果你给这种饮料起名字,会叫它______。(mié儿,mié子,mié)
场景B: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的可燃气体,科学家们叫它_____。(chā儿,chā子,chā)
场景C:勇气号火星探测车在火星表面发现了远古湖的痕迹,根据它传回的资料,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猜测,这个湖中的液体并非水,而是一种未知液态物,你觉得
25
这种液态物是______。(biáng xū儿,biáng xū子,biáng xū)
场景D:恐龙时代的樟树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是二氧化碳,释放的却是一种微量气体,叫______。(dǐn儿,dǐn子,dǐn)
场景E:埃及古代有种织物,灿若云霞,分外美丽,畅销于地中海地区。这种织物叫______。(jì dùn儿,jì dùn子,jì dùn)
场景F:《新唐书》记载,薛仁贵自己发明了一种火药叫______用来打仗,威力巨大,可惜配方没有传下来的。(qiǎ jiǔ儿,qiǎ jiǔ子,qiǎjiǔ)
实际操作中,将这六个场景做成针对儿缀或子缀的两套测试卷,两套题目的场景重复,样卷请参照附录。
5.3.2实验步骤
由于实验二与实验一的内容重新组合后,分为儿缀词测试卷和子缀词测试卷分发给两组被试完成,因此实验步骤可以参照5.2.3。另外,在做调查卷前的说明中,我们明确提示实验二中的六个选项均为六种物质而非物体的名称。
5.3.3实验二统计结果
实验二假词实验(wug-like test)结果如表9和表10所示。在儿缀词假词测试(记为“测试一”)中,被试选择无儿缀的假词比例略高,为54.38%;在子缀词假词测试(记为“测试二”)中,被试选择有子缀的假词比例略高,为52.70%。无儿缀假词比例略高(54.38%)是否能说明母语为徐州方言者有把儿缀作为可数名词标记的倾向呢?
表9:测试一的测试结果
有儿缀的假词 无儿缀的假词 总计
26
125(45.62%) 149(54.38%) 274(100%)
表10:测试二的测试结果
有子缀的假词 无子缀的假词 总计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统计了每个场景选择无后缀假词的比例,如表11所示,为了使对比更加直观有效,图2为表11对应的折线图。从这一图一表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两个现象:一,测试一也就是儿缀词测试中,被试选择无后缀词的比例总是要低一些,在场景A、B、C、D还不是特别突出,但在场景E和F中就非常明显了,分别低了17.70%。二,如图2所示,两条折线的走势相似。测试一和测试二的都是在C处达到最低值,也就是说在C场景中,被试更倾向于选择带有后缀的假词。两个测试A-D的趋势走向几乎一致,到了E和F才有所分别。E、F数据上的差异也就导致了表9和表10中的区别。这两点告诉我们,被试的选择更多地受到场景或者假词词根本身不同的影响,而非儿缀或子缀。这也就更加说明儿缀和子缀并不能作为名词的可数标记影响被试的选择。至于为何在场景E与场景F出现大的不同,我们目前难以解释。
表11:实验二各场景选择无后缀假词的比例
场景
A
B
C
D
E
F
152(52.70%) 142(48.30%) 294(100%)
测试一 56.82% 56.82% 34.09% 40.91% 36.36% 36.36% 测试二 61.22% 61.22% 38.78% 42.86% 53.06% 53.06%
27
图2:实验二各场景选择无后缀假词的比例 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00%ABCDEF测试一 测试二
综上所述,实验二假词实验的结果进一步肯定,儿缀和子缀与名词的可数性无明显关系。它们的分布更多受到名词自身语义的影响。
5.4 实验分析
本节主要作横向比较,对比总结实验调查和问卷调查的结果。我们的研究假设是在徐州方言中儿缀和子缀为名词可数标记。若该假设成立,以徐州方言为母语者应该有种语感,认为儿缀和子缀更倾向于出现在可数名词后。这种语感便是实验调查力图发现的。但目前来看,我们没有找到有力证据证明这种语感的存在。
首先,实验一和实验二的数据表明,被试没有明显倾向认为儿缀或子缀应出现在可数名词之后。实验一中,可数名词(无后缀)的平均得分并未明显高于不可数名词(无后缀),在子缀词测试的结果中,可数名词(无子缀)的平均得分反而略低于不可数名词(无子缀)。实验二中也出现了类似结果,被试对于是否选择带有后缀的假词并无明显倾向性,比例均在50%左右,并没有太明显的差别。这也是图2中儿缀和子缀两条线走势相似的原因。
第二,从实验一的统计结果看出,儿缀和子缀已经没有多少能产性,他们多是固定出现在某些词的后面。实验一中子缀词的得分相对高一些,我们也可以判定它的能产性
28
低一些。实验二进一步证明了我们的推测:被试是否选择无后缀的假词取决于词根本身的性质而非儿缀或子缀。
下面我们结合词典调查来分析。词典调查试图证明:徐州方言中绝大部分的儿缀词或子缀词的词根都应该可数。但调查结果却无法证明该假设。虽然多数情况下儿缀和子缀出现在可数名词词根后,但“不可数名词词根+儿缀/子缀”的情况也不可忽视。因为此时的不可数名词词根多为复合词,有较高的能产性,可以预见此类名词数量可观。该结论与实验调查结论相呼应:以徐州方言为母语者并无明显语感,认为儿缀和子缀应出现在可数名词词根之后。儿缀和子缀几乎没有能产性,它们所能标记的名词词根大都固定,既出现在可数名词后,也出现在不可数名词后,与名词自身的语义相关,而非名词是否可数。我们的资料并不能支持“徐州方言中,子缀和儿缀是名词的可数标记”的假设,但也无法说明儿缀和子缀在可数名词后的语法功能到底是什么。目前,我们只能说,这两个后缀在不可数名词后是名词具体化或者改变词义的标记。
词典调查和实验调查数据让我们联想到英语中不规则动词(irregular verb),我们认为徐州方言中儿缀和子缀与它们有相似之处。
英语的不规则动词有两个特点,一是没有统一规律,例如“be-was/were-been”、“let-let-let”。二是不规则动词后缀是一个封闭词类(closed list),已无能产性(Pinker, 1999)。Lieberman, Michel, Jackson, Tang & Nowak (2007) 研究测算古英语中177个不规则动词的发展,发现不规则动词使用频率每降低1000次,它们变成规则动词的速度就快10倍。就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徐州方言儿缀和子缀的分布也没有十分统一的规律,可数名词或不可数名词之后皆可附着,它们也几乎是封闭词类,没有能产性。但由于没有相关研究的支持,我们并不知道儿缀和子缀的发展脉络及趋势。
6 结论
本次研究通过词典调查和实验调查,探究了徐州方言中的儿缀和子缀的语法功能。徐州方言中儿缀和子缀广泛使用,为本次研究提供了大量的语料。受前人研究、尤其是司马翎(2007)的启发,我们提出假设:徐州方言中儿缀和子缀是名词的可数标记。但通过词典调查和实验调查两步,我们发现:儿缀和子缀与名词的可数性无太多关联,
29
它们仅仅固定地出现在一些名词之后。文中数据表明,“儿缀和子缀是可数名词标记”这种说法,至少在徐州方言中并不妥当。其一,词典调查中,我们发现,儿缀和子缀在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后均可分布;其二,实验调查中,以徐州方言为母语者也没有明显的倾向,认为儿缀和子缀应该出现在可数名词后。它们在名词后的分布情况更像是受到历时等因素的影响固定出现在一些名词之后。
除了研究问题本身,我们在调查中还得出了两个与研究问题相关的结论在此一并陈述:儿缀的指小义并不影响它语法功能的表达;儿缀和子缀出现在不可数名词之后时,起到的是标记名词具体化或者改变词义的作用。
在未来的研究中,希望可以做历时方面的调查,看看儿缀和子缀的发展轨迹是否的确与英语的不规则动词类似,由于历时原因它们的词根逐渐固定,或者说它们的分布是否曾经有较规律的模式。
鉴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本次研究的实验调查只选择了江苏省丰县中学学生作为被试,年龄在16-18岁,虽然所收集的数据量够大,但被试的背景再丰富一些、再多几个年龄层,我们的论证会更加有力。
30
参考文献
Berko (Gleason), J. (1958) The child’s learning of English morphology. Word, 14, 150-177. Cheng, L. L.-S., and Sybesma, R. P. E. (1998) Yi-wan tang, yi-ge tang: classifiers
andmassifiers. Tsing-Hua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 New Series, 28(3), 385 – 412. Cheng, L. L.-S., and Sybesma, R. P. E. (1999) Bare and not-so-bare nouns and the structure
of NP. Linguistic Inquiry, 30(4), 509-542.
Cheung, P., Li, P., and Barner, D. (2008) Sources of individuation in Mandarin Chinese, a
classifier language.22nd Pacific Asia Conference on Language, Information and Computation, 151-160.
Doetjes, Jenny S. (1997) Quantifiers and selection: on the distribution of quantifying
expression in French, Dutch and English. PhD dissertation, Leiden University.
Huang, Aijun (2009) Count-mass distinction and the acquisition of classifiers in
Mandarin-speaking Children. Mphil thesis,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Lieberman, E., Michel, J.-B., Jackson, J., Tang, T. & Nowak, M. A. (2007) Quantifying the
evolutionary dynamics of language. Nature, 449 (11), 713-716.
Jurafsky, D. (1996) Universal tendencies in the semantics of the diminutive. Language, 72(3),
533-578.
Pinker, S. (1999) Words and Rules. New York: Basic Books, A Member of the Perseus
Books Group (pp. 1-pp. 82).
Prideaux, G. D. (1985) Psycholinguistics: the experimental study of language.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Rullmann, Hotze, and You, Aili (2006) General number and the semantics pragmatics of
indefinite bare nouns in mandarin Chinese. In Klaus Von Heusinger et. al. (eds.). Where Semmantics Meets Pragmatics. Amsterdam: Elsevier.
方梅 (2007) 北京话儿化的形态句法功能. 世界汉语教学, 2, 5-13.
侯超 (2012) 汉语词缀的功能与皖北方言的“子”尾.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3,
177-182.
贺巍 (2005) 中原官话分区(稿). 方言, 2, 136-140.
江敏华 (1997) 浅谈汉语小称形式的多样性. 中央研究院周报,1161期, P4-6.
李申 (1983) 徐州方言的儿化研究. 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 43-54. 刘雪春 (2003). 儿化的语言性质. 语言文字应用, 3, 15-19.
陆俭明 (1987) 数量值中间插入形容词情况考察. 语言教学与研究, 4, 53-72. 吕叔湘 (1999) 现代汉语八百词. 北京: 商务印书馆. 吕叔湘 (2002) 中国文法要略,收录于吕叔湘全集. 沈阳: 辽宁教育出版社. (原著出版于
1942年).
石毓智 (2005) 表现物体大小的语法形式的不对称性——“小称”的来源、形式和功能.
语言科学, 3, P31-41.
司马翎 (Sybesma, R. P. E. ) (2007) 北方方言和粤语中名词的可数标记.语言学论丛, 35,
234-245.
苏晓青、吕永卫 (1996) 徐州方言词典.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王力 (1980) 汉语史稿. 北京: 中华书局.
31
王媛媛 (2007) 汉语“儿化”研究. 博士论文, 暨南大学.
王光全 (2009) 构词域与后缀“-子”的语义问题. 世界汉语教学, 3, 379-390. 罗竹风 (编) (2008) 汉语大辞典.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张世方 (2008) 商丘话的子尾 [tei] 及相关问题. 语言科学, 9, 518-525.
赵元任 (1979) 汉语口语语法. (吕叔湘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原著出版于1968年). 朱德熙 (1982) 语法讲义. 北京: 商务印书馆.
朱德熙 (2010) 语法分析讲稿. 北京: 商务印书馆.
32
附录一:词典调查详细词表 1儿缀词:
可数名词词根、词义不变、指小:山漫坡儿|瓦片儿|筐儿|小篮儿|花瓣儿|牤牛杂儿|小狗儿|哈巴狗儿|小鸡儿|鸡子儿|小鸭儿|燕儿|米虫儿|麻古鱼儿|没娘鱼儿|小鱼儿|鱼篓儿|小洋楼儿|小板凳儿|圆凳儿|条凳儿|通火棍儿|女儿|孙儿|家孙儿|长孙儿|外甥女儿|侄儿|侄女儿|鼻子尖儿|扣儿
可数名词词根、词义不变、不指小:月牙儿|山腿儿|山洼儿|山窝儿窝儿|山沟儿|水汪儿|石子儿|土坯儿|砖坯儿|瓦块儿|瓦渣儿|炭核儿|玉猴儿|城门儿|巷口儿|村儿|屯儿|乡旮旯儿|月份儿|稻穗儿|麦口儿|犁把儿|磨把儿|磨眼儿|磨锥儿|稻粒儿|棉花桃儿|麻杆儿|转莲子儿|葵花子儿|土豆儿|莲子芯儿|豌豆苗儿|葱白儿|油菜籽儿|树梢儿|松子儿|杉条儿|笋皮儿|竹竿儿|拉拉秧儿|广柑儿|核桃仁儿|瓜子儿|黑瓜子儿|白瓜子儿|茉莉花儿|花骨朵儿|花芯儿|牛犊儿|羊羔儿|小猪秧儿|青皮儿|老雀儿|八哥儿|鸟窝儿|爬墙虎儿|蛐儿蛐儿|油芦儿|蛐儿蛐儿扫儿|嘟儿嘟儿|牙板儿|伏凉儿|青丝儿|绕麻儿|鲤鱼核儿|鲤鱼胎儿|鱼苗儿|鱼秧儿|鱼竿儿|鱼钩儿|渔友儿|虾仁儿|水鸡儿|当院儿|偏院儿|当门儿|对门儿|开间儿|正门儿|后门儿|边门儿|角门儿|板子门儿|篱笆门儿|门闩儿|逼门鬼儿|门眼窝儿|过道儿|扒头儿|沟头儿|菜馆儿|狗窝儿|瓜庵儿|床头柜儿|站柜儿|碗橱儿|菜柜儿|灯柜儿|圆桌儿|方桌儿|办公桌儿|饭桌儿|地八仙儿|罗汉桌儿|三抽桌儿|马扎儿|蒲团儿|草团儿|被窝儿|被里儿|被面儿|床单儿|被单儿|枕头套儿|油盒儿|衣架儿|尿罐儿|稻杆儿|高粮杆儿|碗儿|饭勺儿|汤勺儿|茶托儿|酒瓯儿|盘儿|瓶盖儿|屏锥儿|菜墩儿|肉墩儿|活扣儿|死扣儿|脸盆儿|盆架儿|痰盂儿|胰子蛋儿|脚盆儿|电灯泡儿|灯捻儿|攒钱罐儿|线轴儿|线板儿|搓衣板儿|拐棍儿|文明棍儿|苍蝇拍儿|头绳儿|琉琉瓶儿|吸管儿|底儿|樟脑丸儿|卫生丸儿|麻袋片儿|封皮儿|喇叭筒儿|锥儿|小毛娃儿|乖孩儿|小孩儿|赖巴孩儿|妞儿|爷们儿|大婶儿|姐儿|媳妇儿|老白毛儿|老头儿|哥们儿|儿媳妇儿|身子骨儿|个头儿|后脑勺儿|后脑窝儿|卷毛儿|脸蛋儿|花脸儿|酒窝儿|眼眶儿|瞳仁儿|眼珠儿|大眼角儿|眼皮儿|鼻孔儿|鼻梁儿|嘴唇儿|耳朵眼儿|下巴颏儿|嗓子眼儿|肩膀头儿|胳膊肘儿|咯吱窝儿|手脖儿|手面儿|手心儿|手指盖儿|指甲缝儿|脚趾盖儿|脚印儿|脚后跟儿|心口窝儿|大褂儿|马褂儿|罩褂儿|坎肩儿|背心儿|漫头抹儿|衣襟儿|大襟儿|小襟儿|对襟儿|袖头儿|按扣儿|鞋底儿|鞋面儿|鞋帮儿|鞋带儿|袜袋儿|瓜皮帽儿|帽檐儿|帽花儿|手
33
镯儿|脚镯儿|项链儿|文明链儿|项圈儿|百家坠儿|疙瘩针儿|围嘴儿|手套儿|包袱皮儿|爆米花儿|面条儿|面皮儿|大卷儿|豆沙包儿|油炸鬼儿|花卷儿|菜角儿|小笼蒸饺儿|萝卜鱼儿|窝窝头儿|腱胡儿|猪蹄儿|蹄筋儿|口条儿|牛肚儿|腰花儿|鸡杂儿|鸡蛋角儿|鸡蛋饺儿|荷包鸡子儿|卤鸡子儿|卤青皮儿|红白丸儿|豆腐皮儿|豆腐泡儿|粉皮儿|面角儿|托盘儿|菜码儿 可数名词词根、词义改变、指小:筐头儿|能豆儿|宝贝蛋儿
可数名词词根、词义改变、不指小:灰星儿|猫儿眼儿|憋死猫儿|黑窟儿|门牌儿|小米儿米儿|花生米儿|仙人球儿|趴地虎儿|虾米儿|阴井眼儿|针鼻儿|嘴儿|老师儿|外人儿|脚尖儿|肚子眼儿|扣眼儿|皮儿|地瓜干儿|山芋干儿|白芋干儿|红芋干儿|散黄儿|萝卜干儿|豆腐干儿 不可数名词词根、词义不变、指小:凉水儿|小石头块儿
不可数名词词根、词义不变、不指小:阴凉地儿|凉影儿|影儿|风丝儿|雾拉毛儿|滴点儿|毛毛雨儿|土坷垃儿|坷垃头儿|麦茬儿|西瓜瓤儿|白茬儿|枕头瓤儿|尺头儿|信穰儿|捞头儿|面叶儿|馅儿|肉丁儿|肉片儿
不可数名词词根、词义改变、指小:0
不可数名词词根、词义改变、不指小:灰糜儿|玉秫秫面儿|棒子面儿|蒜糜儿|辣椒面儿|霉醭儿|狗腥味儿|鱼食儿|鱼套食儿|锯末儿|浆糊儿|粉儿|糊儿|肉末儿|肉糜儿|鸡蛋碎儿|豆腐脑儿|滋味儿
其它类名词词根、词义不变、指小:0
其它类名词词根、词义不变、不指小:下沿儿|年三十儿|正月十五儿|明个儿|傍晚儿|瓜桃李枣儿|穷户儿|富户儿|父辈儿|平辈儿|零嘴儿 其它类名词词根、词义改变、指小:0
其它类名词词根、词义改变、不指小:迎冷儿|月头儿
2 子缀词
可数名词词根、词义不变:盐粒子|冻冻渣子|冻冻块子|雹子|土井子|塘子|石头块子|沙子|土坯子|砖坯子|生坯子|炭核子|炭渣子|玉狮子|日子|牛笼嘴子|身子|耙子|粮囤子|筛子|罗子|碓窝子|抓钩子|粪箕子|簸箕子|草罗子|筐子|篮子|谷子|棒子|棉花桃子|地豆子|秧子|豆扁子|茄子|瓠子|蒜须子|老帮子|树秧子|树身子|树叶子|树枝子|桑葚子|柘条子|杨子|竹子|笋子|竹
34
篾子|榆钱子|李子|柿子|柚子|橙子|橘子|栗子|榛子|花生米子|枣子|鸡草子|苇子|犍子|牛犊子|骡子|羊羔子|巴狗子|猪秧子|鸡冠子|鸡爪子|鸡蛋茬子|鸭子|公鸭子|母鸭子|小鸭子|狮子|猴子|豹子|舌头粒子|小燕子|鸽子|夜猫子|野鸭子|鹞子|土鳖子|狗鳖子|蝎虎子|蝇子|白子|蚊子|虱子|蜂子|扑拉蛾子|腻虫子|豚子|草鱼殻子|火头嚼子|倒枪子|鱼秧子|鱼苗子|鱼浮子|丝溜子|网脚子|虾子|癞蛙子|蛤蟆蝌蚪子|海帊子|房子|楼梯子|椽子|柱子|屏门子|门欠子|门吊子|笆障子|窗棂子|铁棂子|木棂子|水溜子|水管子|鸡笼子|草庵子|斜不梁子|地屋子|桌子|架几子|椅子|马扎子|草墩子|竹榻子|帐子|帐檐子|毯子|被袱子|褥子|被子|被里子|席子|草席子|凉席子|苇席子|苫子|草苫子|枕头皮子|油盒子|衣服架子|尿罐子|火剪子|火钳子|火筷子|火钩子|炭铲子|馍批子|锅铲子|锅腔子|茶缸子|豁子|筷子|筷笼子|盘子|酒坛子|罐子|瓶子|锼子|药碾子|扫帚把子|蒜臼子|蒜窝子|馍筐子|馍囤子|刨子|浮子|锛子|锯子|凿子|钉子|竹寨子|钳子|镊子|绳子|灰兜子|梳子|砸衣裳机子|尺子|洋线子|木机子|油泥子|电灯泡子|灯罩子|闷死罐子|戳子|气管子|袜底板子|针鼻子|耳挖子|鸡毛掸子|扇子|老鼠夹子|底子|棘拉子|布拉条子|温罐子|片子|话匣子|喇叭筒子|木头骨子|心尖子|孩子|丫头片子|毛妮子|妮子|半大孩子|山爪子|嫂子|儿子|身架子|骨头架子|脑门子|鬓角子|鞭子|脸膛子|脸盘子|眼眶子|鼻子|鼻梁子|嘴头子|唾沫星子|牙花子|耳根子|耳门子|络腮胡子|膀子|腿肚子|胳拉拜子|脚丫子|脚面子|肚子|小肚子|褂杂子|笼袄褂子|袖子|裙子|裤杂子|裤脚子|鞋子|鞋拔子|鞋撑子|袜子|洋袜子|布袜子|线袜子|帽子|耳套子|耳巴子|镯子|箍子|扳鸠子|簪子|耳圈子|坠子|
兜嘴子|裤子|粽子|卷子|包子|馓子|喝饼子|荤饺子|饺子|韭菜盒子|铺子|钱串子|麻叶子|肘子|猪蹄夹子|红白丸子|盐豆子|盐蛋子
可数名词词根、词义改变:油子|顶子|老妈子|一家子|小姑子|大姨子|小姨子|领子|果子 不可数名词词根、词义不变:金子|银子|麦茬子|麦余子|西瓜瓤子|米嘟子|香胰子|黑胰子|粗胰子|猪胰子|洋碱面子|手绢擦子|毛胡子|胡子|臊子 不可数名词词根、词义改变:0
其它类名词词根、词义不变:个子|零嘴头子 不可数名词词根、词义改变:条子
35
3 无儿缀或子缀的名词
可数名词:太阳|日子蚀|月老娘|月蚀|天河|星星|启明星|陨石|冰琉琉|棒槌|晴天|湖|野湖|河|水渠|渠|汪|蒲坑|海|河滩|堤|坝|红砖|青砖|二红砖|瓦|洋瓦|玉马|城里|街|城墙|壕沟|集|家乡|街道|路|星期|春耕|夏收|忙秋|粪坑|粪肥|井绳|水车|大车|牛索头|嚼口|犁|石磙|石磨|磨盘|碓头|洋镐|锄头|镰刀|铁锨|扁担|扫帚|仓屋|荞麦|麦仁|大秫秫|早稻|米|芝麻|麻籽|向日葵|葵花|转莲|地瓜|红芋|毛芋头|慈姑|山药|藕|大豆|四角莓|黄瓜|葫芦|葱|洋蒜|蒜叶|韭菜|韭黄|西红柿|苋菜|番茄|生姜|柿子椒|辣椒|胡椒|芥菜|莴苣|罗卜|茼蒿|小人参|油菜|树林|树根|松针|黄香|杉树|桑叶|杨树|柳树|柳棉|槐角|荆条|紫荆|冬笋|朽木|桃|杏|沙果|枣|枇杷|柿子饼|石榴|木瓜|荔枝|桂圆|龙眼|芒果|菠萝|橄榄|银杏|白果|核桃|西瓜|三白瓜|大三白|小风香|甜瓜|面瓜|荸荠|甜甘截|桂花|菊花|荷花|荷叶|莲花|莲蓬|水仙|含羞草|
喇叭花|牵牛花|杜鹃花|映山红|万年青|仙人掌|槐花|香菇|冬菇|青苔|绿苔|浦蒲丁|毛菇菇|菖蒲|臭蒲|浮浮草|公马|母马|牤牛|牤犍|母牛|黄牛|水牛|驴|公驴|母驴|草驴|走骡|骆驼|绵羊|山羊|狗|公狗|牙狗|母狗|四眼儿狗|狼狗|猫|公猫|母猫|男猫|女猫|公猪|母猪|阉猪|鸡|菜鸡|洋鸡|公鸡|母鸡|抱窝鸡|鸭蛋|鹅|老虎|母老虎|熊|狐狸|黄鼠狼|老鼠|蛇|小龙|长虫|鸟|乌鸦|老鸹|花喜鹊|大雁|斑鸠|鹌鹑|鹧鸪|布谷|啄木鸟|夜莺|鹦鹉|仙鹤|老鹰|野鸡|鱼鹰|白鹭|麦黄鸟|毛衣|翅膀|蚕|蚕蛹|蚕沙|蚕山|罗罗蛛|蚂蚁|蝼蛄|蚯蚓|地龙|屎壳郎|蜈蚣|蚜虫|大麻蝇|老母猪|臭虫|跳蚤|牛虻|驼金丝|扁头盖|蟋蟀|洋吱吱|蚂蚱|老太婆|老扫婆|砍头螂|蝉|马蜂|马蜂窝|萤火虫|臭大姐|放屁虫|蝴蝶|草鞋底|金殻螂|潮虫|西瓜虫|千条腿|红鱼|鲤鱼|草鱼|鳊鱼|黄鱼|季花鱼|鳗鱼|带鱼|鲈鱼|鲥鱼|贡鱼|孝鱼|火头鱼|墨鱼|乌贼|鱿鱼|大头鱼|鲳鱼|金鱼|泥鳅|鳝鱼|长鱼|鱼鳞|鱼刺|鱼骨头|鱼鳃|渔网|独笼|翻天印|海鱼|湖鱼|糟鱼|虾|鰢虾|湖虾|海虾|乌龟|王八|爪子鱼|团鱼|老鳖|螃蟹|河蟹|湖蟹|文螃蟹|武螃蟹|蟹黄|大鹰爪|癞蛤蟆|住宅|简脚|屋|私房|影壁墙|外间|里间|里外间|正房|主房|厢房|客屋|平房|楼房|四檐青|阳台|凉台|屋脊|屋顶|屋檐|屋山头|夹山墙|屋梁|梁头|檐棒|土檀|擎梁柱|石鼓|门|户|顶门杠|插手|门簪|门心|门轴|们轴承|门心板|门板|摺屏|锁|钥匙|窗户|窗台|走廊|过底|山云|兽头|滴水|猫头|花边儿小瓦|锅屋|饭堂|厕所|磨房|马棚|牛槽|牛屋|猪槽|羊圈|鸡窝|炕房|草屋|寝室|柴火垛|麦穰垛|书橱|案板|纱帽头|灯挂椅|躺椅|睡椅|椅子背|板凳|骨牌凳|插屏|蒲合|床|架子床|铺板|棕绷|皮条床|竹床|被胆|棉花胎|枕头|梳妆台|手提箱|晾衣架|夜壶|烫壶|暖瓶|茶瓶|热水壶|风箱|通
36
条|劈材|麦秸|豆秸|火柴|洋火筒|拨火筒|蜂窝煤|铝锅|洋泥锅|砂锅|大锅|平锅|锅帽|碗|海碗|茶盅|调羹|酒杯|瓢|面瓢|水瓢|葫芦瓢|切菜刀|石刀|案板|面板|水桶|走锤|捣桶|蒸笼|水缸|砂缸|瓦缸|油海|酒海|拖把|刷帚|擀面杖|招呼|手锤|曲尺|拐尺|皮尺|墨斗|墨斗线|洋钉|老虎钳|合页|折叶|瓦刀|托灰板|印板|剃头刀|光脸刀|缝纫机|烙铁|电熨斗|弹棉弓|纺车|螺丝刀|布桶|铜盆|洗脸水|手巾|水盆|擦脚布|汽灯|手电|电棒|电棍|罩子灯|油灯|灯草|灯笼|手提包|挎包|憋死猫|望远镜|印|木疙瘩|针锥|包针|球针|棒槌|掸瓶|蒲扇|草纸|铁丝网|铁条|洋铁条|油膏角|皮老虎|皮跨虎|剔牙棒|坤表|女表|嘴|遗囊|木头疙瘩|男人|男的|大男人|女人|女的|是人|小能能|孩子蛋|闺女|老货|大爷|大大|老太婆|老嬷嬷|大姨|大娘|妇道人家|小相公|任兄弟|拜过把子的|难兄难弟|弟们|兄弟|哥哥|
大哥|大姐|姊妹|干姊妹|城里人|街上人|乡里人|老冤|老侉|外路人|当地人|此地人|老外|贴身儿人|外人|同庚|三脚猫|半瓶醋|祖奶奶|上人|老太爷|老太太|外爷爷|外奶奶|答答|爸爸|娘|公母俩|对象|那一位|当家的|家下|大姑姐|内兄|内弟|姐夫郎舅|姐夫|小的|子女|客|外甥|连襟|亲家|亲家母|亲戚|干爷|身材|头|秃头|秃顶|头发|毛|毛胡子脸|富态脸|颧骨|人中|眼|眯缝眼|吊膀子眼|钩子眼|眼子毛|眉毛|睫毛|八字眉|嘴巴|舌头|舌苔|牙|门牙|大牙|虎牙|后槽牙|牙口|耳朵|肩板骨|胳膊|手指头|皮槌|巴掌|腿|大腿|箩筐腿|迎面骨|膝盖|胯骨|大胯|裆|屁股|脚心|脚趾头|八字脚|胸脯|疙瘩肉|肋巴骨|肚皮|腰|后筋骨|制服|中装|西服|套袍|旗袍|棉衣裳|棉袄|大衣|外衣|内衣|圆领衫|老头儿衫|底摆|单裤|卫生裤|筒子裤|灯笼棉裤|
连脚蹬|开裆裤|腰带|束腰带|裤腰带|皮带|拖鞋|棉鞋|皮鞋|胶鞋|普草鞋|猪头鞋|猫头鞋|虎头鞋|丝袜|绑腿|草帽|斗笠|护耳|百家锁|别针|围裙|雨伞|雨衣|雨披|手表|馍馍|高椿馒头|油馍|油炸馍馍|面糊馍|扁食|油条|烧饼|壮馍|烙馍|元宝|猫耳朵|烧卖|蛋糕|汤丸饼|面月饼|果子月饼|羊角蜜|肉丝|里脊|牛舌头|下水|大肠|大骨|圆骨|排骨|肋条|百叶|熟鸡蛋|软皮蛋|松花|变蛋|香肠|凤爪|肉鸡|狮子头|羊架|咸菜|辣菜疙瘩|豆腐|豆腐乳|红方|青方|黑木耳|白菜|白木耳|银耳|金针|黄花菜|海参|海带|海蜇|蜇头|盐|粗盐|细盐|
不可数名词:太阳光|日昏|月昏|风|旋风|云|巧云|老云头|霞|早霞|虹|雷公|雨|大雨|冰冰|冻冻|雪霜|新霜|雾|天|伏天|平原|旱地|水稻田|半山腰|高岗|河头|水|浑水|雨水|大水|洪峰|泉水|石头|小石头|狗头石|沙滩|沙土|毛沙|砖头|土堆|土拉|土拉堆|干泥巴|金|银|铜|黄铜|铁|生铁|锡|洋泥|炭|炭灰|木炭|洋油|白灰|水泥|吸铁石|玉|汉玉|肥田粉|垃圾|蒜泥|桂圆肉|蜂蜜|厦檐|台
37
布|桌布|桌围|灯草席|刨花|锅灰|青灰|烟子灰|抹布|擦桌布|麻穰|穰角|油漆|老粉|胰子粉|肥皂粉|洋碱|海帕子油|不子油|灯油|白竹布|荷兰漂|洋泥|黏胶|雪皮|口拉水|眼泪|胭脂|粉|隔锅饭|馏汤水|米饭|干饭|锅巴|粥|粢饭|云片糕|面粉|白面|黍豆面|杂面|豆杂面|挂面|面头|咕嘟汤|油茶|汤面|粉子肉|卤肉|熟菜|大肉|蒸肉|肉皮|皮肚|肉松|扑扑囊|猪血|鸡血|蛋羹|鸡蛋汤|看家菜|椒子酱|头菜|蒸菜|油豆腐|干丝|腐竹|豆浆|豆汁|豆豉|细粉|凉粉|藕粉|豆粉|芡粉|蜇皮|豆油|荤油|素油|花生油|香油|麻糝|芝麻盐|青酱油|酱油|甜面酱|豆瓣酱|鱼子 其它名词:日昏|月昏|伏天|红绿货|地方|春天|夏天|热天|秋天|迎秋|冬天|冷天|短至|立春|打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大暑|小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历书|皇历|年初一|阴历年|元宵节|七月七|正月|上旬|晌午|半天|庄稼|粮食|五谷|五谷杂粮|水货|水果|干果|鲜果|蘑菇|牲口|野兽|家具|洋戏|老辈儿的|穿戴|衣裳|首饰|茶饭|早点|晌午饭|晚饭|吃食|素菜|荤菜|母子
38
附录二:调查样卷(儿缀测试)
年龄:出生地(具体到乡镇):性别: 第一题:
要求:请用徐州话默读,然后判断下列词加“-儿”(儿化)后你的接受程度,在符合的空格上标注Y(yes)。
例如:“眼药水”,我认为基本上可以加“-儿”(儿化),读成“眼药水儿”,因此在从左数第六个空格中标注Y,如下图:
眼药水: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Y___;_____;完全可以
注意:一定要用徐州话读;
没有对错之分,请根据自己的第一感觉选择。
1. 门牌 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 2. 月牙 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 3. 风
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
4. 大雨 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 5. 水车 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 6. 肥皂 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
39
7. 八哥 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 8. 平原 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 9. 油条 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 10. 鸡蛋汤 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 11. 石磨 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 12. 肉鸡 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 13. 豆汁 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 14. 正门 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 15. 泥巴 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 16. 雨衣 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 17. 擦桌布 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 18. 镰刀 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 19. 米饭 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 20. 稻穗 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 21. 扫帚 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 22. 猪血 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
40
23. 炭核 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 24. 豆油 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 25. 壕沟 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 26. 洪水 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 27. 巷口 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 28. 芝麻 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 29. 雪 30. 桃 31. 村
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 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 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
32. 油茶 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 33. 草帽 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 34. 蒸菜 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 35. 虎头鞋 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 36. 大腿 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 37. 娘
41
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
第二题:
请用徐州话默读下面六段话,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句子补充完整。没有对错之分,请根据自己的第一感觉选择。
场景A:可口可乐公司生产了一种新款维生素饮料,如果你给这种饮料起名字,会叫它______。(mié儿,mié)
场景B: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的可燃气体,科学家们叫它_____。(chā儿,chā) 场景C:勇气号火星探测车在火星表面发现了远古湖的痕迹,根据它传回的资料,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猜测,这个湖中的液体并非水,而是一种未知液态物,你觉得这种液态物是______。(biáng xū儿,biáng xū)
场景D:恐龙时代的樟树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是二氧化碳,释放的却是一种微量气体,叫______。(dǐn儿,dǐn)
场景E:埃及古代有种织物,灿若云霞,分外美丽,畅销于地中海地区。这种织物叫______。(jì dùn儿,jì dùn)
场景F:《新唐书》记载,薛仁贵自己发明了一种火药叫______用来打仗,威力巨大,可惜配方没有传下来的。(qiǎ jiǔ儿,qiǎ jiǔ)
42
附录三:调查样卷(子缀测试)
年龄:出生地(具体到乡镇):性别: 第一题:
要求:请用徐州方言默读,然后判断下列词加“-子”后你的接受程度,在符合的空格上标注Y(yes)。
例如:“牛犊”,我认为基本上可以加“-子”,读成“牛犊子”,因此在从左数第六个空格中标注Y,如下:
牛犊 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Y___;_____;完全可以
注意:一定要用徐州话读;
没有对错之分,请根据自己的第一感觉选择。
1. 秧
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
2. 黄牛 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 3. 红砖 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 4. 茄
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
5. 水渠 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
43
6. 水车 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 7. 树枝 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 8. 碱
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
9. 萝卜 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 10. 高岗 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 11. 街
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
12. 垃圾 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 13. 桂花 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 14. 骡
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
15. 桌布 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 16. 洋瓦 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 17. 油漆 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 18. 眼泪 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 19. 沙
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
20. 地瓜 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 21. 水稻田 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
44
22. 沙土 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 23. 生铁 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 24. 筛
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
25. 阳光 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 26. 红芋 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 27. 干丝 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 28. 黄瓜 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 29. 抓钩 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 30. 豆浆 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 31. 芝麻盐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 32. 西红柿 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 33. 谷
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
34. 甜面酱 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 35. 大堤 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 36. 杂面 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 37. 冬笋 没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可以
45
第二题
请用徐州话默读下面六段话,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句子补充完整。没有对错之分,请根据自己的第一感觉选择。
场景A:可口可乐公司生产了一种新款维生素饮料,如果你给这种饮料起名字,会叫它______。(mié子,mié)
场景B: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的可燃气体,科学家们叫它_____。(chā子,chā) 场景C:勇气号火星探测车在火星表面发现了远古湖的痕迹,根据它传回的资料,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猜测,这个湖中的液体并非水,而是一种未知液态物,你觉得这种液态物是______。(biáng xū子,biáng xū)
场景D:恐龙时代的樟树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是二氧化碳,释放的却是一种微量气体,叫______。(dǐn子,dǐn)
场景E:埃及古代有种织物,灿若云霞,分外美丽,畅销于地中海地区。这种织物叫______。(jì dùn子,jì dùn)
场景F:《新唐书》记载,薛仁贵自己发明了一种火药叫______用来打仗,威力巨大,可惜配方没有传下来的。(qiǎ jiǔ子,qiǎ jiǔ)
4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