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和动态更新方法
【摘要】地下管线设施是现代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下管线设施探测过程中引入运用内外业一体化技术,同时结合运用数据库系统开展地下管线设施数据信息的存储过程与处理过程,能支持获取良好技术效果。文章将会围绕基于数据库的地下管线探测内外业一体化和动态更新方法,展开简要的阐释分析。
【关键词】数据库;地下管线探测;内外业一体化;动态更新方法 伴随着我国城市建设事业的快速推进,地下管线设施数量的持续增加,导致管线设施相关资料的变更频率逐渐提升。作为现代城市规划领域、建设领域和管理领域需要运用的基础资料,地下管线设施相关数据信息的内容准确性与时效性,能够发挥关键影响作用。但是,受复杂多样的主客观因素影响作用,围绕城市地下管线设施相关数据信息开展的动态更新工作,依然需要面对较多技术困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的快速发展,直接导致地下管线设施建设工程项目的规模快速扩张,每年都有数量较多的新铺设管线设施、新改造管线设施、新拆除管线设施,以及废弃不用管线设施,客观上需要投入较多人力资源要素和物力资源要素开展探测过程和数据信息处理过程。在地下管线设施敷设施工技术渐趋复杂条件下,导致地下管线设施探测技术难度显著提升,并且给具体工作环节的推进速度造成明显不利影响。地下管线设施数据信息采集过程与数据库系统建设相互脱节,影响破坏数据信息质量,以及数据库系统的总体运行效率。
一、地下管线设施探测作业的基本流程
围绕地下管线设施实施的探测作业流程和数据库系统建立作业流程主要包含如下内容:(1)地下管线设施探查作业环节;(2)地下管线设施基础参数测量作业环节;(3)地下管线设施相关数据信息处理作业环节;(4)地下管线设施
探测成果监理与成图输出作业环节;(5)地下管线设施探测数据入库作业环节。在上述作业环节中,地下管线设施探查作业环节与地下管线设施基础参数测量作业环节需要在野外环境中开展,技术人员在参与开展外业探查作业环节过程中,借由手工绘制形成纸质版本草图,或者是使用电子手簿(PDA)准确详细记录调查作业过程中获取的地下管线设施点位数据信息、属性数据信息,以及不同地下管线设施的相互连接关系,继而再运用全站仪设备或者是VRS RTK设备针对所有地下管线设施的点位坐标参数展开测量,同时测量对应的井盖高参数。地下管线设施相关数据信息处理作业环节的实质,就是要将地下管线设施探查作业环节与地下管线设施基础参数测量作业环节获取的数据信息输入CAD编辑处理技术平台,借助地下管线设施编号的唯一性完成匹配环节,推进完成围绕地下管线设施属性信息的赋值处理过程,最终建构形成准确的管线设施连接关系。地下管线设施探测成果监理与成图输出作业环节的主要内容,就是要将已经完成处理环节的地下管线设施相关数据,在经历规范全面的监理检查环节之后,生成并且对外输出数字管线图与管线成果报表。地下管线设施探测数据入库作业环节的内涵,就是要在将地下管线设施相关数据信息转变成满足数据库系统要求的格式前提下,将其导入数据库系统中。
当前历史发展阶段,占据主流地位的地下管线设施探测技术方法将探查作业环节与测量作业环节同时实施,借由配合使用PDA设备与全站仪设备,支持确保地下管线设施属性数据信息、空间位置数据信息野外采集作业环节、数字化传输作业环节,以及地下管线设施内外部成图作业环节呈现出一体化技术特征。此种技术模式在具体运用过程中不需要实施复杂化的数据信息录入操作步骤和图形信息编辑处理操作步骤,客观上避免了因开展地下管线设施数据信息二次编辑而发生差错问题的可能性,客观上显著提升地下管线设施探测工作的实施效率。但是,由于此种类型的地下管线设施探测一体化技术方法未能充分关注数据库系统的建立需求与动态更新功能,客观上存在多种问题:(1)在绝大多数地下管线设施数据处理技术系统内部,地下管线设施外业采集软件程序与数据库技术平台呈现出彼此独立的运行技术状态,外业采集获取的地下管线设施相关数据信息,在具体导入数据库技术平台之前,需要实施格式转换处理,客观上极易引致发生数据信息组成内容丢失问题。(2)在地下管线设施的安装配置情况与具体使用情况
发生变化条件下,修测数据信息与数据库技术系统中存储的数据信息未能建立有效的逻辑关联,客观上无法围绕现势数据信息和历史数据信息推进开展存储环节和管理环节。
二、地下管线探测内外业一体化技术系统的设计思路 (一)开发环境与运行技术环境设计思路
遵照地下管线设施探测作业流程分析结果,围绕地下管线设施探测工作领域开展的内业环节和外业环节,适合使用统一化的数据信息编辑处理技术平台。清华山维EPS2008地理数据信息工作站,是基于GIS基础上研究开发形成的生产技术平台,该生产技术平台内部运用内外业环节一体化的生产技术工艺流程,支持各类用户基于相同技术平台的操作界面上便捷化地完成地下管线设施外业数据信息采集工作环节、内业数据信息编辑处理工作环节,以及地下管线设施相关数据信息的数据库系统导入工作环节。鉴于上述情况,地下管线探测内外业一体化技术系统择取EPS2008充当数据信息处理技术平台和入库技术平台,择取EPSCE充当地下管线设施外业探测技术平台,在软件程序开发过程中运用在EPS2008与EPSCE基础上的二次开发技术方法,开发工具择选VC++6.0对应的MFC工具,且在技术开发过程中全面充分结合利用清华山维公司提供的函数接口程序和算法程序,且借助VBS脚本完成组织控制环节,最终将地下管线设施内外一体化探测软件技术模块打包处理成一个整体,借助EPS2008工作台面将其定制加载处理到技术平台中。
(二)软件程序结构设计
在EPS平台基础上的地下管线设施内外一体化探测软件结构体系,将数据库系统视作核心推进开展设计工作环节,借助空间数据引擎ArcSDE推进开展具体化的访问技术操作环节。软件结构设计参见图1。
图1:管线设施探测内外业一体化采集技术系统的软件程序结构设计示意图 在围绕地下管线设施推进开展外业探测技术环节过程中使用PDA掌上机设备,基于EPSCE技术环境下绘制获取到地下管线设施的关系草图,全面详细准确记录实际接受调查的所有地下管线设施的属性数据信息,运用全站仪设备或者是RTK设备针对地下管线设施的点位坐标参数展开测量;要基于PC设备上推进开展围绕地下管线设施相关数据信息的内业编辑处理环节,运用EPS2008地下管线设施测绘处理技术平台,对CEF文件和管点坐标文件实施导入操作,并且将其转化处理成以Access数据库文件作为基本载体的EPS2008工程文件(*.edb),在经历后续的编辑环节、处理环节和检查环节后,借助EPS2008程序提供的ADO接口推进完成管线数据库的数据信息导入环节。PDA掌上机设备与PC设备的数据交换过程,借助清华山维内部格式CEF加以实施。
(三)作业流程设计思路
设计形成内外业一体化作业流程过程中遵循的整体思路,就是要将数据库系统视作核心,统一开展内业环节、外业环节和数据库系统技术平台,采取积极措施控制减少中间环节和重复环节。管线探测一体化处理流程参见图2所示。
图2:管线探测一体化处理流程示意图 (四)管线数据信息的结构设计思路
(1)数据信息的结构组织。围绕地下管线设施开展的探测作业过程,通常以具体技术点位为对象依次开展,针对“线”的管理过程,通常借由连接两点的线段加以表示。由此可以知晓,地下管线设施的数据结构,能够运用GIS技术系统中的“点”要素与“线”要素加以表示,也即是“管点”和“管线”,“管点”主要用于描述地下管线设施井位的相关数据信息,具体包含地下管线设施的空间几何位置数据信息,以及物探点号数据信息、高程数据信息、技术特征数据信息、材质数据信息、权属单位数据信息等属性描述数据信息;“管线”主要用于描述不同“管点”间的连接关系结果,其具体内容涉及包含具备连接关系的两“管点”间的物探点号数据信息、管线规格数据信息、管线材质数据信息等。围绕不同类型的地下管线设施,通常可以将其划分成不同图层,并且具体建构形成管点数据库技术系统和管线数据库技术系统。
(2)属性数据组织。EPSCE管线生产技术平台内部运用模板控制技术方法。模板在本质上可以被认定成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其内部包含有数量众多的表格,且这些具体涉及的表格分别定义空间数据信息和属性数据信息的存储技术结构方面、图层方面,以及编码符号化方案、系统缺省参数设置等多个方面的相关技术要素,在实际开展技术操作环节过程中,仅需在Access内部定义地下管线设施点表,以及地下管线设施对应的属性数据信息与拓扑技术结构,接续借助EPS技术平台提供的ADO接口技术结构完成围绕Access数据库系统的连接操作,就能够实现围绕属性数据信息的组织环节与管理控制环节。
三、地下管线设施动态更新 (一)管线设施更新数据获取
(1)地下管线设施调查:EPSCE是能够发挥地下管线设施调查功能的电子平板技术系统,其内部运用数据库与图形属性联动技术方法推进完成针对地下管线设施相关数据信息的采集环节与记录环节。要将实际下载获取的地下管线数据信息转变成CEF形式并且导入PDA中,点击EPSCE中的“工程”选项按钮→“管线
草图”选项按钮,先选择管线设施的大类,后选择管线设施的小类,运用光标基于大致位置上完成点击操作,弹出“管点”的属性数据信息录入操作界面,继而在将属性数据信息录入到“管点”对应的属性表格后,点击“确定”结束“管点”绘制过程,继而自动化生成获取到对应的管点号(要将管点号在地面上完成标注,继而便于全站仪设备在测量过程中加以采用)。要运用光标将管井符号牢牢按住,并且通过向管线设施所在方向实施拖拽操作形成一小截管线,继而在光标抬开后自动进入围绕管线设施属性表相关数据信息内容的录入操作步骤。在探查获取到下一个“管点”之后,可以考虑将前一段管线头通过直接拖拽操作方法完成连接处理过程。
(2)地下管线设施的测量:PDA中包含的地下管线设施草图仅模拟呈现了管线设施的相对空间位置关系,客观上需要运用全站仪设备或者是RTK设备针对“管点”的真实坐标数据信息推进开展测量技术环节,测量仪器设备的内存卡中,应当记录存储与草图完全相同的管线点编号数据,继而便利开展围绕草图的自动配准过程,要注重将全站仪设备的内存数据信息下载到PC机设备上,继而在完成计算处理技术环节后将其转换成PNT格式。
(二)编辑与检查环节
将外业环节获取的地下管线设施CEF草图与测量PNT数据均导入到地下管线设施测量软件平台中,将CEF草图中包含的相关数据,与实际获取的管点坐标数据信息测量结果展开相互配准环节,针对具体项目的工程信息展开录入环节,以及推进开展针对具体数据信息的合法性检查环节等,获取到能够支持开展更新入库操作,以及获取编制管线结果的管线测量数据信息,继而为后续工作环节取得优质效果创造支持条件。
结束语:
综合梳理现有研究成果可以知晓,在运用地下管线设施探测一体化技术前提下,遵循地下管线设施探测环节与数据库系统建立环节同步推进的一体化思路,能支持确保管线设施数据信息外业采集过程、内业编辑处理过程,以及数据库系统输入更新过程的充分关联,调整优化传统作业工作流程,提升完整作业过程推
进效率,缩减数据信息内容差错问题发生数量,基于技术层面上充分解决过往存在的管线设施数据信息更新速度缓慢问题,以及数据库无法动态更新问题等,客观上能够给我国现代城市地下管线设施信息技术系统的建设过程提供充分参考信息。
参考文献:
[1]余磊鑫.地下管线探测技术在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1(07):155-157+161.
[2]张守伟.内外业一体化在管线数据更新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8(08):142-143.
[3]秦长春,韩要记,宋晓蛟.内外业一体化地下管线探测技术的应用与实践[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8,33(02):141-142.
[4]秦智慧.地下管线探测内外业一体化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工程勘察,2015,43(09):76-80.
[5]常洲,戴相喜,王华峰.地下管线内外业一体化探测技术研究及实现[J].测绘通报,2011(07):50-5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