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知识要点(知识点梳理)

2020-10-04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2023-2024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知识要点(知识点梳理)
2023年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知识要点梳理

(初中地理教研组整理编写)

第一章 辽阔的疆域

1、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北半球。

2、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3、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北温带,南部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4、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我国领土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最东端: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相交处;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 5、我国有14个陆上邻国,陆上国界线2.2万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

望的国家有6个 ,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 6、我国与越南、朝鲜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 7、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岛以东直接濒临太平洋。

8、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台湾岛,位于我国最南部(跨纬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区:海南;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我国东西距离(跨经度最广)的省内蒙古自治区;我国的内海:

渤海、琼州海峡。 9、我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

10、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我国:云南(云)、广西(桂)、广东(粤)、台湾(台)。

11、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14.12亿,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发展的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12、为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国家从2021年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三个子女的计划生育政策 )

13、2020年,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147人/平方千米,约为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2.5倍多。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以黑龙江省黑河市到云南

省腾冲一线为界:东南部地区人口稠密(东多),西北部地区人口稀疏(西少)。

14、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55个少数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份。 15、我国部分民族与其传统节日或艺术活动: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呼麦) 彝族——火把节 傣族——泼水节(傣族舞) 朝鲜族——长鼓舞

维吾尔族——手鼓舞 苗族—— 苗年 藏族——雪顿节 壮族——“三月三”歌节 16、汉族的分布遍布全国各地,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我国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特点。 17、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1、我国地形分布的总体特征是: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我国地势分布的特征是:西部高、东部低,呈阶梯状分布。

2、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 3、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一级阶梯地形以高原为主,第二级阶梯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四川盆地位于第二级阶梯),第三级阶梯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4、我国四大盆地中:海拔最高的盆地是柴达木盆地,面积最大的盆地是塔里木盆地,纬度最高的是准葛尔盆地,最温暖、湿润的盆地是

四川盆地。 5、我国四大高原:黄土高原的特征是: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内蒙古高原的特征是:地面平坦,一望无垠;青藏高原的特征是:冰川、雪山广布 ;云贵高原的特征是:地面崎岖不平,多梯田。 6、冬季,受纬度位置影响,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由南往北逐渐降低),夏季,受地形因素影响,除了青藏高原(海拔高)外,全国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 7、我国冬季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秦岭——淮河以南冬季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秦岭——淮河以北冬季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

8、我国温度带划分中:暖温带、亚热带的分界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9、我国年降水量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其中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10、我国共划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四类干湿地区,其中湿润、半湿润区的分界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1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是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我们所在地四川盆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暖湿润,夏季高温多雨。北京所在的华北平原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12、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 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是京杭运河。

13、黄河发源地青藏高原青海省的巴颜喀拉山,呈“几”字形,自西向东,经山东省流入渤海。

14、黄河上、中游的分界是河口 ,中、下游的分界是桃花峪。 15、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支流较多。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一遇暴雨,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

16、黄河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水流减慢,携带泥沙大量沉积下来,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 ” 。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17、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青海省的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它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有“水能宝库 ”(水能

资源丰富)和“黄金水道 ”(河流运输能力强)之称 。 18、长江因上游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且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 19、我国常见的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台风、寒潮,其中洪涝、台风容易在夏秋季发生,寒潮容易发生在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常见的地质灾害有:地震、滑坡、泥石流,每当雨季地质灾害容易在山区发生。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1、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2、我国土地资源现状的优点:总量丰富,利用类型齐全,缺点: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且各类土地资源所占的比例不合理,耕地 、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特别是后备耕地资源不足。

3、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和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南方耕地以水田为主,北方耕地以旱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

4、土地资源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

5、我国水资源总量位于世界第 6 位,若按人均计算,则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4 。

6、从时间分配看,我国夏秋季降水集中,冬春季降水少。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时间分配不均)的措施是兴修水库 ; 7、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特别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跨流域调水 (比如南水北调工程)。

8、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南方长江水系丰富的水资源调到北方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

9、针对我国水资源严重紧缺,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节水)尤为重要。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1、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贵重或急需的货物而数量又不大的,多由航空运输。 容易死亡或变质的货物,多采用公路运输。 大宗笨重货物,远距离运输,一般选择水运或者铁路运输(根据线路)。 2、在各种交通运输线中,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 3、农业的生产部门有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4、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5、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有我国四大牧区是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

6、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天然林)、西南(天然林)、东南地区(人工林)。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7、粮食作物中的水稻、小麦的分布呈现“南稻北麦 ”格局。 8、油料作物生产形成了(南方)油菜、(北方)大豆、花生 的差异。 9、糖料作物则呈现明显的“南甘(甘蔗)北甜(甜菜) ”的分布特点。 10、我国农作物熟制的地区分布:东北平原一年一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两年三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地区一年两熟,海南

等部分热带地区一年三熟。 11、我国主要的高新技术产业部门有: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装备。

12、我国工业分布的基本格局:东部沿海工业中心密集,并集中了主要的工业基地:辽中南、京津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中部工

业中心较多;西部分部稀疏。 13、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大中城市 ,北京的中关村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 简答题:

1、地势对我国气候、河流的流向、东西交通产生的影响?

答:对气候:有利于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地区形成降水;对河流:我国大多数流向自西向东,河流从地势高一级流向低一级时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对交通:河流自西向东,沟通我国东西之间的海陆交通,但阶梯地势变化大,阻碍陆上交通的发展。 2、山区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有哪些? 答:有利条件:山区因地制宜发展采矿业、林业、畜牧业、旅游业具有优势。不利条件: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耕作业;夏季易发生地质灾害。 3、试从地形、气候的角度,分析长江中下游地区多洪涝灾害的原因?答:地形:地势低平,雨季河流排水不畅;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过于集中,降水量年际变化大。 4、华北平原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原因? 答:自然原因:降水量少,年际变化大;社会经济原因:工农业分布集中,水资源需求量大;长期对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